当前位置:选书网>玄幻>地藏曲> 第20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8节(1 / 2)

一众文人皆拜服,本来在这些文人眼中,最是瞧不惯佛家那套纯熟忽悠的言论,可是当秦歌出现在他们面前之时,他们从秦歌身上感觉到了一种大慈悲,感觉到了一种宽广如海的大智慧。

秦歌只是点了点头,径直在一张桌子边坐了下来。

过了片刻时间,负责此次文比的主考官来了,这个主考官正是王洛。此时的王洛已经白须冉冉,年过半百了,可是那双眼睛却异常的清澈,没有丝毫的杂质,头顶上隐有三朵莲花浮起。

这正是儒家大儒的象征,三花聚顶,凝而不散,足可称为当世大儒了,假以时日,王洛著书立说,便可被尊为圣人。

年过半百的王洛举手投足间有一种大家风范,蕴含着无穷智慧的双目在场中文人中闪过,让这些文人感觉到了如沐春风,心情一下子便舒畅了许多。

当王洛眼睛望向秦歌之时,他久久不语,那张处事不惊,就算是泰山崩于前也不色变的脸上显露出激动的神色,他激动地说道:“秦……秦兄弟,真的是你吗?”

故人相见,秦歌淡然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道:“许久不见,王兄终于将儒家之道发扬光大了。”

王洛道:“若非当日秦兄以一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引来儒家历代圣贤精气,我今日又怎会有如此成就。”

当王洛话语落下之际,满场文人都静了下来,他们显得异常的激动,眼前这个浑身光芒四射的僧人竟然是数十年前引来圣贤精气的秦歌,引起远古圣贤共鸣之人,活生生出现在眼前,他们经过短暂的惊骇之后,心中便起了一丝丝争强之气。

众文人的变化王洛自是看在眼中,而且他心中也极想秦歌再次重现昔年百圣齐鸣的盛景,让自己一饱眼福。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幻着,但是却又从未改变过,历经数十年,秦歌再次回到了原点,回到了当时年少青衫薄的时代,不过原先之人,早已容颜衰老,唯独不变的只有那心中燃起的信念不变。

“秦兄弟,数十年未见,你于儒道上必定会有一番新的领悟,不妨让我们开开眼界。”王洛雀跃欲试,当年秦歌以弱冠之年引动圣贤精气,这等奇观前无古人,往后只怕也无来者。

在场文人也是如此模样,心中急切期盼着。

秦歌无法,只得缓缓起身,轻轻抬起双足,朝桌椅处行去,他的双足踏着平和的韵律,那一声声沉闷的响声回荡着,余音不绝,在众文人耳边响起,让这一众文人都感觉到整个身心也随着秦歌足下发出的韵律跳动。

继而,所有在场的文人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以及呼吸都随着秦歌足下踏着的韵律跳动,咚咚咚的低沉声音在整片场地中回响。

秦歌所立之处离王洛不过三丈,可这三丈距离秦歌走得极慢,当他脚步停下之时,所有文人都感觉到心头空落落的,方才那种玄妙感觉荡然无存,心中似乎少了些什么。

“秦兄请!”

王洛吩咐身旁下人捧来一张约有三尺长宽的上等流沙玉笺,在秦歌身前铺开。秦歌微微欠身,在砚台上蘸了一些墨水,轻轻挥动狼毫玉笔,用力地在流沙玉笺上书写一番。

秦歌写的极慢,而且末了之时,他仅仅只写了一个字。

当在场文人看清秦歌所书之字时,皆有些不敢相信,因为秦歌所书写的字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和”字,这平凡的字体没有透露出任何的气息,与普通人写的一般无二。

等了一会儿之后,并没有远古圣贤前来膜拜的奇观,众文人心中非常的失望,皆情不自禁的猜测,数十年前秦歌以弱冠之年真的能够引来远古圣贤的精气?

疑窦渐起,那些文人都在大胆的猜测着,由小声的议论变成了指责。

秦歌安然如山,过了许久他才将手中狼毫玉笔放了下来,对着王洛说道:“我千世轮回的种种都在于此!”秦歌的话语很短,面对众文人的指责,他没有任何的反驳,只是对王洛如是说道。

对于秦歌的底细,王洛知道的异常清楚,王洛之子燕歌行能贵为中土道门第一人,这完全是拜秦歌所赐。王洛从燕歌行的话语之中已然知道,秦歌前世之身乃是故老传诵的地藏王。

如此超卓人物亲笔所书写的文字怎会如此平常,而且秦歌更是说了他千世轮回的种种都在于此,由此可见,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和”字,肯定不凡。

秦歌说完之后,踏着稳健的步子,徐徐消失在众文人的眼前。

王洛凝视这个“和”字许久,终于脸色变了,他惊骇道:“这个和字竟然活过来了,从这其中我竟然看到了历史的更迭,看到了人间的兴衰,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王洛这惊世骇俗的话语一出,所有文人都变了脸色,他们知道王洛必然不会说假,是以一齐朝着王洛靠拢过来。

略带淡金色的流沙玉笺上,一个古朴却又不失大气的“和”字犹如龙飞凤舞,一笔一划中似是藏着无尽的天机,众文人看在眼中,也渐渐地看到了王洛所说的景象。

历史在更迭,王朝在兴衰,岁月在流逝,一切的一切都在这个“和”字里面重现了,此刻的流沙玉笺似是蕴含着无数星辰,在所有文人眼中散发着幽碧蓝光。

一个简简单单的“和”字,承载着无尽年代中,无数神祗与无数生灵的愿望,滂沱的希望之光从流沙玉笺中逸散出来了,整个天地都变成了蓝色,而且一点点蓝光在飞舞着,就像是湛蓝星宇中,闪烁不定的星辰。

所有文人都震惊了,他们感觉自己置身在浩瀚宇宙中,又像是游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那个简单古朴的“和”字一直贯通了整个人类的历史,深深烙印在了所有文人的脑海里。

一个简单的“和”字代表着天地间所有生灵的愿望,在场文人身为辅佐帝王共掌江山,更强烈的明白这个“和”字所代表的意义,一时间所有文人都变得沉默了,他们在沉思……

王洛将这张流沙玉笺持在手中,宛如擎着一面大旗,猛烈挥动着,这张流沙玉笺倏然飞上了半空,继而亮如星辰般的湛蓝散发出来,天地间碧蓝一片。

“和。”

浩荡之音像是从远古而来,到未来而去,让在场众文人犹如被醍醐灌顶,又如被惊雷震慑,耳鼓发聩。当这书有“和”字的流沙玉笺散发出湛蓝星辉之时,从四面八方涌来了无尽的信念之力,汇聚成一道河流,冲入流沙玉笺之中。

浩荡星辰在闪动,那个“和”字越来越清晰了,一笔一划像是代表着天地间的至理,滂沱而大气,古朴而厚重。

“和!”

每个看见高空“和”字之人,都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巨喝,无数个“和”字从他们口中喝出,整个天地都变成了碧色,流沙玉笺上的神华越来越亮了,彻底将天际的日头盖过去了。

历史在更迭,岁月在流逝,王朝在兴衰,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王朝,都印在了所有人的脑海,他们看到了无数神祗在痛哭,无数神祗在为三界和平而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儒道之力在于平定天下,在于控制王朝的兴替,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对于人间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如果说儒释道三教之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当属儒家无疑,儒者身居庙堂,一言一行关乎着人间生灵的存亡,他们的作用比释道两家要强大得多。

三界劫难将至,秦歌没有办法阻止,但是他可以靠自己之力,去团结三界众生,也可以借助众生之力,完成自己千世轮回,遍尝人间疾苦,让自己的心境得到升华,与天地精神来往。

任重道远,秦歌所需要做的事太多了,可是时间远远不够。

在中土往西三千里之地,这是一片荒芜的焦土,漫天黄沙滚滚,鲜少有生灵的存在。不过在这片荒芜的沙漠之中,杀戮在上演,沙漠中的资源异常的稀少,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居于沙漠之中的部落不得不靠掠夺为生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