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玄幻>修真研究生生活录> 分节阅读 7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1(1 / 2)

,我也是温州地。”李培诚笑道。

李培诚这么一说,涉世未深的俞婉馨感觉李培诚更亲切了。

天目山隔临安县城并不远,两人不时聊上几句,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天目山南大门。

下了车,李培诚很绅士地为俞婉馨开了车门。容成大玉洞天既华盖山洞内,修炼之士很少,连她算在内也不过五个人。一位师祖,一位师父、一位师叔,还有就是她和长了她六十岁的师兄。洞府内的人都是老古董,虽然个个仙风道骨,淡泊云天,但却哪里会讲什么女士优先,尊重女士,不要让她端茶倒水算是宠着她了。

李培诚下车为女士开门,在如今的社会看来是再正常不过。但看在俞婉馨眼里,却是说不出的体贴、细心,动作说不出的优雅。心里暗暗将洞府里的那些老男人跟眼前地男人一比,发现在这方面那些人给眼前的男人提鞋地资格都不够。

可惜他不是修真人士,要不然跟他在一起修炼,生活肯定有趣很多,俞婉馨心里暗叹道。

李培诚自然不知道俞婉馨脑子里正把自己跟那些老古董进行比较,见她下了车,就道:“我要到大树王景区,不知仙子要到哪里,看看是不是顺路地”

西天目山以“大树华盖”闻名于世,拥有世界罕见的大柳杉群落,有一株柳杉早在宋代即称为“千秋树”,明代已是四五围大树,树龄长达径2米以上2千余年,清代高宗纯皇帝乾隆南巡游览西天目山时,封此树为“大树王”,但是,由于人为地破坏和环境的影响已于二十世纪30年代死亡,不过大树王之名却留了下来。大树王景区除了柳杉群落外,还有许多其他古老的树木,不少高龄银杏树也在那里。

俞婉馨不疑有它,道:“我要去四面峰。”

李培诚在来之前看过天目山的地图,闻言心里一喜,道:“四面峰就在大树王景区附近,看来我们还可以同行一段路程。”

李培诚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已经暗自决定得抽空去趟四面峰,看看那里究竟有什么玄虚。

俞婉馨闻言,心里也颇为高兴,道:“刚才让你破费了,车上本想讲些养生修性的道家之法与你听,只是车上有外人不方便,如今刚好,就一路走一路讲吧。”

李培诚闻言,心里暗暗好笑,这小道姑心肠倒不错,虽然我用不着,但却也算是承她的情了。

这话李培诚自然不说出口,而是微笑着感激道:“仙子看起来仙风飘逸,浑身散发着灵气,我早就想请教了,就怕唐突。”

俞婉馨心里想,你一个凡人懂得什么灵气不灵气的。心里虽然这么想,但这话听起来却很享受,洁白的俏脸,竟然因此飞上一抹红霞,却是说不出的动人。

正文第一百三十六章真人相聚

四面峰北连玉龙岗,三面临深谷,峰上有松树、杉树等。叶色翠绿,树冠如盖。峰突出众壑之间,居高临下,峭壁万丈,莫测其底,形胜险绝,峰前远眺,犹如万马腾云,脚下山峦起伏,林海苍茫,深谷幽壑,云蒸雾绕,色彩绚丽,如入仙境。明代慎蒙游天目记称四面峰曰“深、邃、幽、寂、奇、丽六者兼之,古称蓬菜仙岛,真为不沗,此天目第一奇绝处也。”峰顶有立玉亭,驻足亭内,全山景色一览无余。

世人只知此峰突出众壑之间,居高临下,峭壁万丈,莫测其底,却不知道在峭壁之下,云雾之中,别有一番洞天。盖因那是上古仙人在此处开辟了洞府,布了五行之阵,又布障眼隐形之阵,世人凡眼根本无法察觉。

且说那深谷之中,有一平台从峭壁探出,有数亩方圆,几棵老松抓在平台下面的峭壁之上。平台后面有个丈余高的山洞,山洞有石坎,石门,山洞之上写着天盖涤玄洞天,也便是传说中三十六小洞天之天目山洞。

有一个童子拿着把扫把在平台上扫着落叶,不时抬头看着天空,却丝毫不怕上面游观之人看到,盖因他们根本看不到。在世人眼里此处悬崖峭壁,偶有杂草小松夹缝生存,却根本没有平台。

洞内别有天地,颇为宽广,有近百亩方圆。中间有一十来亩的水池,水池清澈见底,有鱼有龟在池中游弋,隐隐有仙灵之气从池底飘逸而上。池周围郁郁葱葱,古树药草。有一木桥蜿蜒于池面,直通一古朴道观。

水池边,一垂柳之下,两道士正在对弈。

一位童颜鹤发,鼻高额宽,宽袖青袍。颇有神仙气质。此人正是华盖山洞平云真人,俞婉馨之师父。

另外一位身材雄伟如山,一袭古朴青袍,一头黑发随意扎起,颜容俊美,竟是一飘逸中散发着狂放的中年美男子。此人便是天目山洞洞主姜青真人。

姜青真人身后束手而立一年轻美男子,只是他的身上有股傲气,虽然收敛得很好,但却仍然让人不想与他接近。此人是姜青真人弟子江子华。虽有傲气,却也有傲的资本。看他的年纪不过三十岁不到,却已经是先天境界了,或许再过不了多久便能凝化真气,真正步入修真行列。

平云真人很显然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不停扯着胡须。最后长叹一声,道:“姜真人不仅修为领先我,早我一步踏入金丹大道,就连棋艺也胜贫道一筹,不服却是不行啊。”

姜青真人闻言哈哈一笑,道:“平云真人过谦了,贫道无非运气好一些而已。”

虽是这么说,姜青真人的脸上却仍然忍不住露出一丝得意之色。浙江有古人遗留三大洞天,九小洞天。那三大洞天占着先人恩泽。有灵山灵水,故得天独厚,能人辈出,比九小洞天实力稳稳胜了一筹。而天目山洞虽是小洞天,在九个小洞天内却是别树一帜,实力隐隐领先。

天目山洞实力领先其他小洞天原因之一,便是姜青真人已经步入了金丹大道。

平云真人见状知姜青心里得意,但也不点破,只是仰天长叹一声,道:“据传上古时代。地大物博。洪荒原野。高山峻岭,灵气浓郁。仙法玄奥无比,修真能人辈出。却不知道何故到了如今却地窄物稀,灵气枯竭,上古道典不见踪影。我等虽然一日不敢偷懒,却也无非比常人多活一些时日。”

姜青闻言,心情也有些沉重起来,他能步入金丹大道,却是因为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先人遗留下来的碧霞石。有碧霞石相助,修炼速度方才大大提高,与近期步入了金丹大道。只是这事,他却不会对任何人说。

平云真人年长姜青数十岁,已是凝气后期,他见姜青有得意之色,生怕他骄傲自满,误了修炼,故一番感叹,乃是好意提醒他。见姜青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知话语起了作用。便哈哈一笑道:“姜真人已结金丹,便有资格入昆仑仙山听那玄妙道法,说不定哪日便能炼成元婴,到时便真是半仙之体,上天入地,何等逍遥。”

姜青真人虽然在修真人士中算是有些狂傲之人,但却也不是没有自知之明,知道要修至元婴,却是难如登天,所以闻言感叹道:“

修道之路漫漫而无穷,难难难”

姜青真人连说三个难字,个中滋味,只有他们这些数百年如一日修炼的人方能体会。

站立与姜青背后江子华眼中却有不服之色,只是没多言。

两人正感叹间,洞外传来鹤唳之声。

“肯定是仙都山洞天地赵冶真人到了。”姜青道人收起感慨,说着便向洞外走去。

那扫地地童子仰头望天,只闻鹤唳却不见鹤来。正奇怪间,却又闻飞禽扑翅之声,接着就见谷中云雾一阵翻滚,蓦然多了一骑仙鹤之道士和一御剑道士。

那御剑道士长得跟那仙鹤的两条骨感十足的长足一般,瘦得似乎风一吹就能把他给吹倒了,只是他的相貌倒是清瘦慈目,颇有得道高人的味道。仙鹤上是一位年轻的道士,身材修长,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有点像小白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