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玄幻>回到清朝当海盗> 分节阅读 30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08(1 / 2)

人都在积极地在这些地方寻求新战舰技术。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和美国政府不大量建造洛阳级战舰呢我听说总统先生只批准了大秦级的建造计划,命名为波士顿级。”毕竟都是海军学员,三句客套话都还没说,就直接奔向了主题。尼米兹是第一次见到秦关,他很少与黄种人打交道,从体形和面相上看不出秦关和23岁的自己有巨大的年龄差异。

秦关犹豫了一下,他其实知道的也并不多,但是他能够理解从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出发武装军队的道理。

“洛阳号有很多昂贵的电气设备,造价高达3000万美圆,足够建造三艘龙级战舰了。中美两国海军要求的是在技术上略微领先,在数量上足够履行战略任务,因此昂贵的先进战舰反不如龙级受青睐。中国只是试验性地建造一艘,用于检验船舶制造新工艺。也许,装备这样的战舰要等几年以后吧”

尼米兹想了想,又问出了一个问题:“海军莫非特少校和陆军麦克阿瑟少校都在提议装备军用作战飞机,现在大西洋舰队里很多军官都在议论着这个事情。不知道殿下对此事有何看法”

同学聚会变成了类似于外交谈判或者是答记者问的场合,可笑的是发问求解的是学长,而回答问题的是只有15岁的刚入学不久的小学员。其实,这也是在海军学院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美国学生总爱向中国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现实搁在那里,是美国海军在共享亲爱的中国兄弟的新战舰技术。

秦关眨巴了一下眼睛,道:“海军装备飞机莫非特少校这样建议吗”

“少校假设有一种庞大的军舰,可以铺设足够飞机起降的平甲板作为跑道,这样的话,飞机就可以在海上起降了。”尼米兹很留心海军理论和装备的新动向,这可能就是他在未来走向成功的原因。

“那么,飞机在海上起什么作用呢”秦关就这样把发问的位置牢牢占据着,他想知道美国海军到底对航空母舰了解多少。

“侦察,校射。就象中国海军在东海海战做得那样,学院曾经很激烈地讨论东海海战,那时候我刚入学,哦,威廉知道得比较清楚,我请他给殿下介绍一下。”尼米兹把接力棒传给了在一边想说话却插不上趟的哈尔西。

侦察,校射

秦关放下心来认真地听哈尔西绘声绘色地讲着海军学院大讨论的情形,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第六章扰攘的世界第4节初探北冰洋

太平洋的最北部,与北冰洋连接的海域被世界各国称为白令海。这个名称源于1725年,俄国海军将军白令受彼得大帝之命,率领25名探险队员开始了长达17年的两次远洋探险,最后到达了美洲北部的阿拉斯加,证明了亚州和美洲大陆并不是连接在一起的,而是隔着一条海峡。1741,年,白令在航程中患坏血病逝世,因此人们把海峡称为白令海峡,把阿留申群岛和北冰洋之间的海域称为白令海。

这片海域,被寒冷的千岛海流所控制,所以在四月天里,仍然是寒风凛冽,天空中不时地飘洒着雪花。

任荐孝中校站在海析号轻巡洋舰的舰桥上,指挥着这艘英国造军舰以10节的航速缓缓地接近着北冰洋。在他身边,有几个军官正用望远镜紧张地了望着前面的海域,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海上的浮冰甚至是冰山。

已经有八年舰龄的海析号曾经是北洋舰队的第一主力舰,与海天号1904年在淅江外海触礁沉没并称两大新型巡洋舰。如今,这艘名为二等巡洋舰的舰船在吨位上只相当于嘉陵级驱逐舰,在速度上则比嘉陵级低了四节,因此被排除在了主力舰队之外,成为所谓的太平洋巡逻舰艇。其实,海天号的火力装备还是不错的,有7座鱼雷发射管架和大小舰炮34门。航速凹节,具有17万匹英制马力地动力。全舰130多米,装备了撞角,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被派到这里担负起考察北冰洋水域的任务。

而实际上在任荐孝中校的心里,很明白这次航行的重要性。程璧光准将的命令很清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向北,为北极光号破冰船的航行收集足够多的资料。水文的、气候的、地理地、资源的这些资料统统都要。因此,在中校的麾下不只是海军军官,还有帝国大学的教授以及在水下航行着的0y011号潜艇,在后面大约20海里的海面上。还有一艘小型补给船。

相对于西方各国热衷于从美洲大陆北端地伊丽莎白女王群岛或者格陵兰岛向北极点进发的探险行动,大中华帝国海军需要绕道从白令海峡进入楚科齐海,接近北极点。因此航行的时间和航行的难度要远超西方各国。

“中校,我们即将进入北冰洋,右舷一点方位就是威尔士角。”航海官汤廷光少校看着海图报告着。

“让摄影师准备拍照,从这里开始。我们需要详细记录航程。”任荐孝举起了望远镜向一点钟方向看去,一道陡峭的岩壁出现在眼前。有过在美国海军西雅图海军站实习经验的中校知道,美州大陆西侧多半就是这样的陡壁和押角。

海析号地左后方,0y011号潜艇悄然浮出了水面,在水下潜艇无法跟随着巡洋舰速度。在完成对白令海海面下50米的洋流考察后,潜艇浮出水面以加快航速。

湛江军港,海军造船厂。

六座船台和两条干船坞、两个浮动式修理船坞组成了船厂地核心部分。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就围绕着这些中心点在日夜奋战。焊光闪闪,锤声阵阵。加上工人们的喊声和电动机、柴油机驱动的运载机具运行的声音,把整个厂区演染得格外热闹。

穿着普通工作装的林凤鸣总工程师走到了六号船台前,这里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北极光”号破冰船的下水前建造工作。自从王汉伯爵调到张家港后,有帝国第三大船舶基地之称地湛江船厂就由林总工程师全面负责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