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玄幻>回到清朝当海盗> 分节阅读 38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82(1 / 2)

解决老战争遗留问题,维持平衡”的方法搞得有点头晕了。还好,总理大臣在摇晃过脑袋后想明白了,体会到了真意。

皇帝是用北非意土战争来捞好处,达到战略目标,再把巴尔干的问题通过俄国去激化,转移世界的注意力并消耗土、意、奥三国国力,再次求得欧洲局势在巴尔干的连绵战火中地平衡。险棋也是妙棋帝国通过波斯志愿军,将得到北非的石油开采权和驻军权,促使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升级却又维持着微妙的平衡,还可以在军火销售上赚上一笔。

这样一来,连德国也搞不清楚帝国真正的态度了,只能把仇恨的目光转移到俄国人、英国人、法国人身上,加紧去战争准备。不知这皇帝的脑袋是怎么长的

唐绍仪也明白了,他站了起来有点激动地道:“这样,带国实际上又得到了两次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表演的机会。至少可以做出这么一种姿态来,谁先动手开仗帝国就反对他这种姿态可以保持到我们需要的机会降临。当然,这种姿态下并不妨碍我们去撺掇德国或者法国开仗。

时过境迁,因势而异嘛诺贝尔和平奖不发给陛下还真说不过去。要不帝国也组织一个什么国际奖励基金,搞个大中华帝国皇家奖励哈哈“

唐绍仪最后一句插科打诨的话瞬间就把办公室里紧张的气氛调节的轻松起来。

1911年春,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反对素丹和法国侵略者的人民起义。5月,法国以保护侨民为由,占领非斯及其它城市。德国向法国要求割让部分法属非洲殖民地为补偿未果,于7月1日借口保护本国商人,派遣炮舰“豹”号开往摩洛哥港口阿加迪尔,因此导致战争危机。史称“豹的跳跃”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英国认为德国此举是对英国海上霸权的威胁,表示不惜因摩洛哥问题与德国一战。大中华帝国适时地站了出来,派遣外交部副大臣伍铭枢前往欧洲进行和平斡旋,提议由德国、法国、英国重新回到谈判桌上解决摩洛哥问题。之前,所有中国石油技术人员从爆发危机的北非撤离,摩洛哥石油勘探和开采工作陷入瘫痪。

当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发生后,一直虎视眈眈的意大利认为再不行动将可能失去机会,便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地区意大利人受到不公正待遇”为借口,先发制人,抢在土耳其出兵北非之前,于1911年9月28日向其发出最后通牒,威胁入侵上述地区。同日,大中华帝国全国第一届运动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在开幕式上,帝国政府总理庄严宣布:大中华帝国反对一切形式的侵略战争

也就在这一天,土耳其王储尤素福会见了大中华帝国驻土外交大使丁能益,得到了大中华帝国的维护土耳其正当利益的保证和在适当时候就中土六年同盟条约的延期续约一事展开外交大臣级别的会谈。

土耳其迅即抽调了两万人组成的援军准奋开赴北非。战争,一触即发

9月28日晚,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赶到了摩洛哥首都非斯,与在那里外交斡旋的大中华帝国外交副大臣伍铭枢伯爵会晤密谈。

“侯爵先生,全世界都知道大中华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有尚在有效期的同盟条约,皇帝陛下也曾经多次向全世界表示维持和平、保持中立的愿望。可是,帝国要遵守国际法准则和道义,面对盟国即将遭受到的侵略,帝国绝对没有任何坐视的理由阁下,您应该清楚目前帝国遭遇到的尴尬处境,也应该可以理解帝国在此事上做出的决定。”

兰斯多恩侯爵的心猛地下沉了,忙道:“贵国政府”

伍铭枢盯着英国人一字一句地回答道:“帝国政府将向波斯人民穆斯林志愿军提供便利。”

“志愿军波斯志愿军”兰斯多恩惊讶地再次确认着,他心里立刻就回想起英国在支持意大利对土耳其战争问题上地失策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远在亚洲的大中华帝国会插手这个事情

“一旦爆发战争,帝国政府不能去阻止波斯人民援助穆斯林兄弟,更不能置同盟的义务于不顾,请大臣阁下谅解。”伍铭枢重复强调了一次自己的立场。

英国外交大臣会怎么想能怎么想啊中国的理由是冠冕堂皇的,人家的是志愿军不是国防军,已经给足英国面子了。要真按照中土同盟地关系来看,中国派出大量的正规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远东和北非,这么长的距离真的能够被中国人忽略掉控制在英国手里的苏伊士运河恐怕会成为关键因素吧还有,意大利军舰敢于向装载着波斯志愿军的船只开炮吗那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洛阳号战列舰在地中海的出现中国人对意大利人的全面战争中国难道不清楚现在意大利对土耳其动武实际上已经被德国和英国默认并支持着的吗英国在拉意大利,德国在挽留意大利。这个国家在1911年变得非常重要不,如果远东的中国出现在欧洲的纠纷里,如果太平洋联盟加入协约国的阵营,会有什么结果呢

英国外交大臣遭遇到最棘手的问题,他不能马上用最正确的话去答复中国人,他没有丝毫的把握。因此,这个会晤等于是中国人对英国人下的一个通牒吧

“阁下,波斯志愿军需要和平友好地通过苏伊士运河区,当然,帝国会和土耳其商量在战后向英国资本部分开放昔兰尼加的石油开采。为了和平,请大英帝国无论如何为了欧洲和北非的和平来考虑,也为了中英两国之间的长久友谊来考虑,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战争,必然会将大中华帝国卷入进去。120万帝国国防军在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在强大的海军舰队护送下履行帝国应该承担的国际义务。如果这些还不够的话,那帝国将为道义而不惜动员全部力量。中国,向来是重信守诺的礼仪之邦,在1911年,无论会面临什么样的危机,中国人依然会坚守自己的传统与信念。”伍铭枢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的理由和威胁。

兰斯多恩最终没有做出答复,因为他必须要和伦敦联系以后才能对这么重大的时间给中国以答复。会晤没有结果地结束了,等待着下一次的会晤也许、可能会解决问题。可是事件的进展没有给英国人留下太多反应时间。

1911年9月29日,意大利海军战舰炮击土属北非沿岸城市。

1911年10月1日,大中华帝国政府正式向意大利提出抗议,同一天,波斯志愿军一万多人踏上商船、油轮,浩浩荡荡地开赴北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