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玄幻>回到清朝当海盗> 分节阅读 39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92(1 / 2)

到袭击,他中断了访问医院的计划,命令汽车返回市政厅。此时大公的副官哈拉希伯爵领会到了将军的意思,从前座转过头向殿下报告:“殿下,我们将回到市政厅。”

身受重伤的大公一开口,鲜血就喷射到了副官的脸上。

索菲在中弹后的麻木状态中看到这一幕,惊惶地抓住她的丈夫喊道:“上帝,我的上帝,你怎么了”然后,她自己也从座位上无力地滑落下去,只能用脸去贴在大公的膝盖表示自己的关切和担心。

“索菲,亲爱的,死不得活下去,看在上帝和孩子的份上,活下去。”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一句一口鲜血地向妻子喊道,可是他的妻子却陷入了昏迷状态。

大公鼓起余力想搂起妻子,却无力地失败了,只是把头上绿毛头盔弄掉在座位上而已。

“殿下,殿下您没事吧”副官一边催促司机开车一边问道,他想通过问话来保持殿下的意识清醒。

“没什么,没什么,没什么”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在搂住妻子的身体含糊不清地说着。这个时候的他在瞬间回忆起了14年来的生活,想起了还在维也纳的三个孩子。

1914年6月28日上午11点,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医院去世,一对苦命鸳鸯最终幸运地一起往登天堂

谋杀。并没有马上引起国际局势的恶化。

当正在萨尔茨堡夏季别墅休憩的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从他年轻时代的好朋友,他一直没有更换过的副官爱德华帕尔伯爵手里接过电报记录后,只咕哝了一句:“上帝,太可怕了。”然后,这位皇帝闭上了眼睛长长地出了口气,说了一句让伯爵记录在日记里的话:“触犯全能的上帝是不能不受到惩罚的,老天爷恢复了我不幸未能维持的秩序。”

这是一句很明显的暗示,皇帝对皇储的被谋杀并未感到悲痛,而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味道。他对他的继承人以犯贵贱通婚之罪来向他挑战而遭到了上帝的惩罚表示出了对神的敬畏和感谢。

不过,老皇帝的思想并不代表奥匈帝国所有人的思想,也不代表全世界的思想。在当天晚些时候,在“霍亨索仑号”皇家游艇上的德国皇帝威廉正在庆祝德皇威廉运河基尔运河开通19周年,他接到电报后,脸色发白,一声不响地回到了舱室。大公是他的好朋友好猎伴,皇帝真心喜欢并尊敬这位专情倔强的朋友。

消息,很快就传递到了全世界

第六章扰攘的世界第99节战争浪潮

1914年的6月28日是个星期天,在这个不幸的星期天发生的事情并没有马上激发出恶果来。

到了第二天,一群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开始在市区抢掠殴打塞尔维亚人,迅速地激起了有“团结或死亡”黑手党组织的塞尔维亚人的反击。主动袭击者迅速地陷入困境,奥匈帝国驻波黑司令官兼军政长官波蒂奥克雷将军立即命令军队进入市区并控制了局势。在这场规模并不大的骚乱中,有50多人受伤,一名克罗地亚袭击者身亡。

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6月29日,得到消息的各国纷纷向维也纳发去电报。德国皇帝威廉公开地在电报里表示“奥地利完全可以相信自己的盟友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成为强有力的后盾。”美国总统威尔逊则“代表美国人民和政府表示慰问和吊唁,并致以总统本人的哀悼和深切的同情。”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在政府电文后面附加了一条,英国宫廷将志哀一周,表示对大公的深切怀念。俄罗斯已经丧失了权力的沙皇则表示他的宫廷将志哀口天。同一天,来自东方的大中华帝国政府的电报则向世界表示“强烈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活动,大中华帝国将一如既往地秉承维护和与国际道义。”相差半小时,北京又向维也纳拍发了更亲切一些的电报,在表示哀思的同时表示“支持奥匈皇室的合理主张”。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约瑟夫皇帝在6月28日、29日有发动战争的意愿。相反地,在萨拉热窝民族骚乱后,奥匈帝国政府出于稳定当地居民情绪,促进波黑的最终融合与合并的考虑,让财政大臣莱昂冯比林斯基向骚乱中受伤和遭受财产损失的塞尔维亚人作出拨款赔偿。不幸的谋杀事件和地方性的骚乱事件似乎就要平息下去,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可是,事实上奥匈帝国驻波黑的军政长官波蒂奥克雷将军粗暴地抵制了政府的赔偿行动。在将军地主持下,很快经过对谋杀者的审问后,矛头对准了塞尔维亚王国政府。而“塞尔维亚人谋杀了皇储”的证据和结论也很快在维也纳出现,但是,奥匈帝国外交部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保持了缄默。而在维也纳以及其他的区。报纸和某些政府机构却在鼓动反塞尔维亚地民族情绪,在维也纳的街头出现了这样的广告牌“所有的塞尔维亚人都必定灭亡”

约瑟夫皇帝没有参加大公夫妇的葬礼就回到了夏季别墅城堡,这跟1889年前皇储鲁道夫开枪杀死口岁的情妇后自杀的葬礼显然有很大的区别。另外,这个国家还有一些人为大公夫妇的死而高兴不已。外交大臣莱奥博尔德冯贝尔希多尔德伯爵和奥匈军队总参谋长康拉德男爵就是其中关键性的人物。外交大臣一直抱有消灭塞尔维亚人的心思而参谋总长则早在1908年就怂恿老迈的皇帝打一场对塞尔维亚的“预防性战争”。皇储被谋杀一事。给他们实现主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不过。他们要发动战争就要得到皇帝的同意,要得到皇帝的同意最少要得到盟国的保证。因为塞尔维亚人跟俄罗斯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19121913年,俄国表现出来的,对巴尔干的兴趣不得不让两人去慎重考虑。结果是,攻击塞尔维亚肯定会引来俄国的抗议,但是有德国钳制俄国的话,那个还在恢复期的北极熊一定不会加入战争。

1914年7月5日。在奥匈帝国外交大臣的再次要求下。德国皇帝和总理郑重表示将完全支持友邦的行动。而事实上。德国皇帝在下这个保证的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到战争的临近。他对海军上将蒂尔皮茨说:“我不相信会有严重的战争发生。俄国不会站在轼君者那一边,而英国、法国、俄国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事实上,德国皇帝轻率的表态是以“德国的全部资源为担保向战争开了一张空白的、随时可以填写的支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