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玄幻>回到清朝当海盗> 分节阅读 42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29(1 / 2)

几名中级参谋军官麻利地拉开了幕布,露出了地图架上专门拼接成的巨幅地图,整个西线的形势全部展现在地图上。

“诸位,兰斯战役中我们在谢曼德达姆战斗中损失惨重法军中央集团军群,这已经昭示着一个真理,攻城炮群和步兵冲击在坚固的防御体系和弹性防御理念下失去了战术价值。没有防护有力,火力强大、移动迅速而机械可靠的装甲兵器的协助,进攻者注定到遭受惨重的伤亡。当然,我无意用这个事例去评说什么,只是从军事角度,从有效利用军队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考虑今后我们制订进攻方案时的准则。而刚才我已经说到,我们需要进攻”

法国将领们纷纷看向亨利菲利普贝当将军,这位六十一岁的老军人在战前还是位上校,已经快退役的上校。如今却成为协约国军副总司令和法军总司令。米什勒将军的眼光里含着认同,德斯佩雷则有些不在乎,福煦完全是你贝当说啥我就说啥的意思。

英军将领则显得礼貌一些,他们的目光没有集中到黑格陆军元帅身上,而是保持着对协约国军总司令的关注。经历了大海战和兰斯战役伴随中国军队进攻后,看到中国飞机的神勇表现后,他们似乎抛弃了古板的作风,倾向于积极接受中国将军的领导。

聂文青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全场,故意道:“贝当将军。您的意思呢”

贝当是有名的热衷于用防御打消耗战的将军,他的身份和他的意见将代表法军将领。聂文青恼火的就是这一点,作为总司令,他的精力要花很多在沟通解释和稀泥上不过这次,用进攻来促进积极防御的战略绝对不容许更改

贝当站引起来,略微示意后道:“我完全赞成积极防御下的进攻战役。”说完,他向总司令友好地点了点头,然后就座。

聂文青放下一块大石头,离开座位从参谋手里接过指挥棒,道:“东部战线多山,进攻者将遭遇地形带来的诸多不便,因此不予考虑。西北部英第一、第六集团军正面,河网纵横,进攻同样不利。那么,我们最好的进攻出发地在埃纳河中部地区,雷代尔目前是德军在埃纳河南岸阵线的主支撑点,那么我认为,进攻雷代尔,把德军彻底赶到埃纳河以北地区就值得我们充分考虑了。我的想法是:组织三个战役集群,以攻略雷代尔为中心组建中央突击集群,由法军第,、12、20、32、第一殖民军为主,以中国朝鲜军第一师,海军陆战一师,第一装甲旅为突击力量,配以第七、第八航空队,形成强大的立体打击力量,力图一举收复雷代尔,将德第四集团军主力6个师消灭在埃纳河以南。为了配合中央突击集群的作战,西北战区以普卢默将军的第二集团军,高夫将军的第五集团军为主力,配以中国第九师、中国海军航空兵组成西北突击集群,先一日发起康布雷战役。攻略交通枢忸康布雷,打乱德军交通线,并吸了德军的注意力。中央、西北两个集群的攻击前奏不采用炮击改为轰炸机群敌有生力量和后方兵站、铁路沿线的轰炸,突击作战,以装甲部队为先导,确保攻击的突然性。另外,凡尔登兰斯战线,以法西部集团军群为主力发起对埃尔河西岸瓦伦之德军的牵制性打击,以积极的攻击行动打乱德军可能的攻击行动,另,该战线以法预备集团军全员待命构筑预备阵地为攻击基础,不利则迅速转入坚固防御。”

聂文青转过身来再次扫了部下这些将领一眼。

“这次攻势要求尽快发起,才能有效打乱德军的进攻准备,因此,中央突击集群攻击时间定为4月18日清晨。西北战区提前一日进攻,中部战区提前两日进行炮火准备,同日发起进攻。”

新的战役,从这里拉开了序幕

第41节东线无战事

西线协约国军和德军都在筹备着新攻势,双方的统帅部几乎采取了一样的策略进攻性防御。不过,双方的出发点则各有不同。

鲁登道夫是希望通过一次战役的胜利来达到和平谈判展开进行的目的,真要在战役中击败法国,那无非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和努力的方向而已。基于这个出发点,德国军队的人力、物力准备就是为短期激烈大战准备的,而不是为大纵深突破,力图取得更大战果准备的充足后备军和物资。可以这样说,德军在战略上已经在防御,在战役战术上则采用进攻的方式达到目的。

聂文青的想法则比较复杂。他要执行北京“拖延战争”的决定,又要消饵战线上的危机,不得不去主动打击德军。被动防御这个词在大中华帝国国防军的将领脑袋中是不存在的。因此,他制定的三路攻击计划。是为完整防线、牵制德军进攻、迫使德军在防线崩溃的威胁下放弃战役准备,将军队和物资调集到发生危机的雷代尔以北地区。高明的将军是能够指挥敌人的,而现在,聂文青和鲁登道夫都在试图指挥对方。不过现实却是:协约国军在德军放弃兰斯突出部以后,巴黎的威胁已经解除,同样拉平了的战线在英国远征军预备集团军达到法国后,储备了较为充足的人力,战局已经逐渐向有利于协约国军的一面发展。事实上。协约国军在兰斯战役地攻击行动,就是争夺战争主动权,从战略相持转为战略进攻的信号。只不过。聂文青上将,这位协约国军总司令。却在试图阻滞这种变化的速度。

中国的战略很简单,用西线频繁的,近乎势均力敌地。有胜有负的一次次战役最大化地吸了德军到西线。这样一来,俄国战场上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小。濒临崩溃地俄军就有喘息之机。而东线德军力量的最大化削弱,又为东线集团军群未来地主力总攻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因此,南线和中东的战事也几乎是在为这个战略态势的达成而服务。

南线。西西里岛登陆作战完美结束,全岛都在南集团军和英法军队的控制下;埃塞俄比亚的战事也很顺利,一个加强旅的国防军波斯军部队,在英国军队和埃塞俄比亚土著的配合下,已经于4月初扫平了全境3万余意大利军队。这样,南线的危机迫使意大利从巴尔干东北战线俄西南战线即俄罗边境抽调大量军队回国防御协约国军队必然发起地登陆亚平宁战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