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武侠>龙蛇演义> 转载:民国武林趣闻。 {真假自行分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转载:民国武林趣闻。 {真假自行分辩}(1 / 2)

太极拳名家旧事录



一:杨少侯自杀海上。

关于杨少侯自杀,在陈微明的海云楼集中有明确记载。那么杨少侯为什么自杀呢是因为有几位国术馆的教师通过李景林约好了杨少侯,要与杨进行切磋交流。

时杨已68岁,虽名气很大,但真打起来已力不从心。杨少侯是很要面子的人,事先请人试了回手,确感非常吃力由于答应李的事又不好回绝,为了保全杨家太极的名声,于是选择了杀身成仁



2郝维祯潦倒京城。

民元郝维祯来京,遭杨健侯冷遇,在京城站不住脚,于是去了天津,去访李存义和李瑞东,在河北公园李存义的徒孙李玉琳向郝请益,试了回散手郝维祯竟不能胜于是又折回北京,斯时盘缠用尽,病困交加,潦倒在宣武门,几于毙命后经人救助才终于得以返乡



3吴鉴泉汗颜西子湖。

民国十八年,杭州举办国术游艺大会,吴鉴泉应邀为评委,同时作为表演员表演太极拳,时评委副主任褚民谊是吴的学生,吴颇得意,评判时对朱国禄的拳击打法颇有微辞,认为朱的打法不和于国术时朱国禄之胞弟朱国祯邀吴与自己作一对上台一较,朱国祯称:我只用国术,不用拳击,看能不能赢你朱站在台上三次邀吴,吴不敢应时值深秋,而吴竟汗流满面,双手微颤后经李景林与陈微明调解,才作罢



4陈照丕动口不动手。

国术馆有摔跤名家杨法五,生得虎背熊腰闻陈谈太极拳以轻破重之高论,欲与陈一拭,陈远避之一日陈教拳时,杨又至,立于一旁陈望见,立刻解散学员至杨前顿首曰:您总得让我混碗饭吃,我不敢在您跟前练拳,可您总得让我有个说拳的地方吧



5武术家也是普通人,真正修养高深的没有几位。

1979年在京的老武术家在西单聚会,由于后很多武术界的老人儿很久都没见面了,一般见了面都客客气气都相互称对方为某老师孙剑云看见吴图南向吴打招呼说:吴老师您来的早啊吴回答道:我在等你那,干闺女孙剑云反映可是真快,立刻跟了句:哎,你这干孙子,怎么几天没见,跟姑奶奶开起玩笑来了吴图南站在那儿尴尬地笑了笑,没敢再说话旁边不知是谁说了句:真是自取其辱往事历历在目,讲出来是想说明今天的人不要被故事和文字异化了。

汪佩琴说“马岳梁老师一足着地,以金鸡独立之势,用少腹迎着三十来岁青年拳师的双推掌。双方相持不到一分钟,这位推人的小伙子满头大汗,脸上神色显得十分尴尬,而八旬老人依然是单足着地,神态自若。”青年说:“我在推马老师少腹时,只觉得他腹中有一股气在跟着我的手转,只要我一用力,这股气就会聚到用力处,使我的力在圆形的气团上滑过去。”马老师还曾在香港以金鸡独立之势迎着五名摄影记者的推击而不动。



skate初学杨式太极拳时,所接触的书籍文章无不是说杨式拳如何如何厉害,如何如何天下无敌,杨少侯乃是杨家第三代中功夫最精纯者,但其自杀一事一直是个迷。如瀛人先生所言为真,则殊为遗憾,须知李存义晚年在山东也曾经栽过,但也无损其一世名。

杨澄甫一门旧事

1武当2000年11期有篇文章,万籁声自述和杨澄甫交手始末,结论是时年40岁的杨技击功夫平平,不是年方26岁的万籁声的对手。况且万在历届国术擂台赛中成绩也只是处于中游。

2陈微明专攻杨家太极是有原因的。

民14年春,陈因冯玉祥逼宫,辞了清史馆篡修一职愤然南下海上,于是创致柔拳社,并在报上登广告招收学员在陈登的广告里是要教授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的。

后来陈独教杨家太极,是因为在致柔拳社的开幕典礼上,应邀前来的孙存周跟这位陈老翰林开了个玩笑,孙存周对陈微明说:你这位老翰林都下海了,我们跑哪儿弄饭吃去

孙存周本意是捧陈微明的场,意思是说他懂拳,可话未达意使陈微明产生了误会陈微明想我跑到上海来让老师的儿子没饭吃,这怎么行于是从此陈微明在致柔拳社只教杨家拳不教孙家拳,于是自然也就不教形意八卦了

李雅轩在杨家太极的传人里算是够胆的,他参加了杭州的国术游艺大会,虽然连输了两场被淘汰,但敢上去已属不易

至于很多人为什么最后练到太极拳上来,并不是因为太极拳有多么突出的技击作用,而是因为太极拳是个研究道理的拳,更是个适合老年人修身养性的拳

所以拳术家上了岁数后多转练太极其实,我本人也是个练了一辈子太极的,我举几个例子是想告诉人们不要迷信太极拳,不要听信那些不切实际不合事实的有关前人的传闻



3李雅轩书中的那个说法是3分实7分虚。

所谓3分实是李雅轩确实考入过中央国术馆。

所谓7分虚,第一,杨澄甫从未做过中央国术馆的教务长,也不可能被张之江请去做教务长,因为那时中央国术馆还没有教务长这么的职称。

中央国术馆成立时设有少林门和武当门,没有设教务处也没有教务长。后来馆内闹起了门派冲突,而且愈演愈烈。

于是在1928年底取消少林、武当两门,设立教务处,教务处处长是朱国福。

第二,杨澄甫在世时很少与门外人比武。杨澄甫教人多强调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当时杨澄甫吃的不是技击这碗饭,而是健身这碗饭。说杨澄甫是技击名家,这种说法当时很少听到。

杨澄甫曾先后在江苏国术馆担任一等教习和浙江国术馆担任过教务长,时间都很短。原因就是杨澄甫基本不与外人比手,而在国术馆与人比手是天天都少不了的。杨很不适应。

杨澄甫在江南的名声主要靠两个人的宣传和抬举,一个是陈微明,陈微明为杨澄甫著书,使杨家太极拳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另一个是黄元秀,黄元秀通过练杨家太极拳治愈了他的肺结核,黄元秀在军政界颇有些影响,杨澄甫能去浙江国术馆当教务长便是黄元秀力荐的,黄元秀是浙江国术馆的董事,在浙江影响很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