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黄河禁忌> 第3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节(1 / 2)

“黄河金门和憋宝门溯源已久,想当年憋宝门下想要出山打响名头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昆仑,而另一个便是黄河。”

玉姐站在霍老太身后,看了我一眼,喃喃说道:“只是昆仑山是中国第一神山,万山之祖,其中地势险峻,险象环生,能在那里修行的都是妖中异类,在那个很少有人类涉足的地方,有着上千年道行的天灵并不在少数,像是凤凰的原型鹑乌、九头虎尾的吾昆兽,以及能口吞蛟龙的赤蛇,根本就不是凡人能触及的领域,所以大多数憋宝人在出山时,会选择拿黄河下手。”

“黄河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的起源,藏在水里的怪物和怪事,以及沉淀在河沙中的老物件数不胜数,稍微运气好一些,根本不用费多大力气,便能博得头彩,名噪天下。”

我听了点点头,别的不知道,单是我从小到大有关于黄河里的传闻耳朵里早就被塞满了,什么卡车大的巨鳖,通体纯白的巨蛇,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万尸齐吼,说上十天十夜都说不完。

要是以前还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口说杜撰的话,在经历了这么多光怪陆离的事情之后,恐怕很多事情,都不是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

玉姐见我若有所思,清咳了一声继续说道:“只是在这世上,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规矩,在黄河一带,就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金门,虽然知道它名头的人很少,可是但凡了解他们的底细的,都会称他们为黄河守护人。”

“黄河金门名字最早的由来是因为最开始的时候,门内之人都是黄河上采金的手艺人,靠着一手:观山、按脉、辩水、寻金等采金古法,能找到隐藏在黄河河床中的金矿,有道是分水定金、观山寻脉、潜渊夺金、凌云淘金。”

“这当中的分水、观山、潜渊、凌云便是金门后来发展出来的四个分支,和憋宝一脉的南派七门和北派六脉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我听了有些愕然,照这么说的话,那黄河金门岂不是天底下最有钱的门派?

玉姐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心思,瞥了我一眼说道;“这寻金定脉之法可谓点石成金,富可敌国,所以金门一派行事低调而神秘,外人多不得知。”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金矿早就被官府掌控,不允许私人开采,在早些年间,私自采金之人一旦被发现非杀即剐,这也就导致了很多金门之人金盆洗手,养老的养老,出国的出国,只留下了极少数人还留守在黄河边上,以普通人的身份生活在人群当中,世代守护着黄河。”

“黄河里有什么好守护的,有了这么多钱,环游世界,吃喝玩乐,干什么不好,非得留在那鬼地方。”我下意识地说道。

玉姐听了微微笑道:“每代人的肩上都有着不同的责任和担子,金门之人对黄河的了解就如同自己的左右手,可是越是了解,就越觉得这条河里有着常人所不知的秘密,他们摒弃了老手艺当中跟寻金采金有关的手段,再加上这么多年在黄河里的经验,形成了新的护河之道。”

“是什么?”

我心里砰砰直跳,似乎已经能预感到玉姐要说什么。

“水鬼请煞!”

“不可能!”

我腾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看着玉姐浑身直达打哆嗦。

“水鬼请煞是黄河捞尸人的手段,怎么会和金门扯上关系?!”

玉姐摇摇头,示意我坐下,叹了口气说:“捞尸人是捞尸人,水鬼是水鬼,不然凭他一个凡夫俗子,懂点辟邪之法,怎么可能会单凭一双眼睛就看透河水,知道水底下藏着什么东西?”

“那你是说这水鬼请煞,其实就是金门当中的辩水之法?”我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道。

“也不全是,辩水只能通过河水的清浊流势来判断水底有没有金脉,要想一眼看透河水,必须是在出生时便被秘药洗眼,这个法子还是早年间一位栽在金门手中的憋宝人吐露,而且想要分辨出金门之人其实也十分简单,只需要注意在他们的脖子上,有没有一道特殊的刺青。”

玉姐说着眼神与我四目相对,我感觉嗓子眼有些发紧,颤巍巍地说:“沉,沉沙鱼?”

“嗯,沉沙鱼其实是金门最早饲养,用来寻找河底金沙的一种的吞金鱼,只要将它放在事先观测的水域中,不出一个时辰,这沉沙鱼便会自己游上岸,再剖开它的肚子,查找体内有没有金沙,便可确定这里到底有没有金脉。”

在玉姐说话的期间,我脑海里空白一片,水鬼请煞,吐烟招魂,还有脖子上的刺青,爷爷身上藏着的秘密太多,难道真如玉姐所说,他一直都是黄河金门之人,只是隐瞒了身份,在三岔湾苦心经营多年,守护着黄河里的秘密?

再往深处想,我爹一个普普通通的做小生意的人,怎么会去到罗刹城那般传说中的鬼城,而且大哥一出生便被丢弃,可是以爹娘疼爱我的程度,不到断气的那一刻,怎么可能亲手把自己的孩子扔掉。

而且霍老太为什么要问我爹的行踪,在得知他可能去了罗刹城之后便断言八爷之事定有金门插手,那我爹又算是什么,也是金门中人?

这也就是玉姐当时在龙泉庄时说的我跟金门的渊源?

而且井底那人到底在我身上看出了什么,才会说出我能活到现在一定是有人付出了巨大代价这般话。

之前姚二爷在说跟我爷爷有渊源时我还纳闷,这样身份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认识我爷爷,可是现如今看来,要是我爷爷真是金门中人的话,那么一切都解释的通了。

想着想着我全身发汗,一层层汗珠在额头上布满,突然觉得好像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刻意瞒着我什么,只有我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

我深深吸了口气,看着霍老太问道:“那八爷的失踪,究竟和我爹有什么关系?”

霍老太沉着眉,想了想才说:“那是因为,八爷这次再下黄河,是和你爷爷手中那面白色小旗有关。”

第六十四章白旗

“又是那面白旗?”

我有些喃喃道,第一跟八爷见面的时候他就问过这面旗子的问题,现如今又为了这面旗再下黄河,里面有什么古怪不成?

“那什么,霍奶奶,这旗子到底有什么用啊,八爷这么对它这么重视?”

想了想我还是厚着脸皮问道。

霍老太不阴不阳地笑了一声,“怎么,白老鬼没跟你说过?”

我挠了挠头,说:“没有,我只听他给我讲过有关这面白旗的故事,但是这个白旗,我从小到大都没见过,以为只是个传说呢。”

“看来白老鬼藏的够深啊,连自己的孙子都瞒着。”

霍老太看了我一眼说:“听说少东家还是大学生?”

我点点头说:“是啊,二流大学,正寻思着这几天去报道呢。”

“嗯,放在隋文帝杨坚那会儿,也算的上个秀才了。”霍老太淡淡道。

“秀才?”

不知道为什么,一听到这称呼,我就想到了民国末期那种还穿灰袍带瓜帽,长着一大撮白胡子,张口闭口就是之乎者也的老头。

“三场功名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呐,从古至今,读书人想要出人头地,就只能参加考试,记得朱元璋刚当皇帝的时候,像少东家这种能考上秀才的,还能免三次死罪呢。”

霍老太说完没由来地发出一声干笑,我见她这样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好端端的说事怎么扯到朱元璋头上去了,她总不会还经历过朱元璋那个年代吧,那也太匪夷所思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