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武侠>我不成仙> 第106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9节(2 / 2)

尤其是诸多女修,对其颇有诟病。

倒是昆吾弟子自己绝口不提此事,大约也是觉得面上不光彩吧?

除“杀妻证道”外,当日见愁长老在诸天大殿前所立之誓,也十分值得人玩味。因为先前青峰庵隐界与雪域密宗,他二人就已经斗得难分难解,完全看得出是不死不休之仇,且曲正风已经陨落,见愁只要寻个由头,就能脱离誓言的束缚,重新向谢不臣寻仇。

比如,叛出崖山。

但这种猜测,甚至是隐隐的期待,不过永远只存在于一种隐秘的构想之中罢了。

若将其放上台面,在些许识高见远的修士面前说出来,恐怕只会换来一句:你懂个屁。

还是数十年后,智林叟一语道破。

誓立则不破,崖山自有风骨。仇固然大,诺却更胜。且剑皇弥留之际,一声“师姐”,以崖山托之,言实重耳。凡有情之人,谁能相负?

明日劫后数百年,十九洲风气为之一肃,天下不仁不义之行日少之。又经阴阳界战一场损耗,诸多修士乃觉修行之路虽然漫长,生死不过一念间事,感天机之不可测,来世之不可寄。

见愁大尊独开“我道”,修此一生,修此现在,问心问我问世界,与天道为友,从者甚众,渐成势也。

其本身修为,亦成十九洲最令人神往之谜。

劫后三十二年,第八重天碑,有界第一;

劫后一百三十年,第九重天碑,通天第一;

劫后二百六十年,北域禅宗雪浪禅师问境通天,飞升上墟,天碑第一“见愁”二字,纹丝未动;

劫后三百七十年,崖山掌门郑邀通天圆满,道成飞升,天碑第一“见愁”二字,岿然屹立。

按说修士一到通天之境,便离飞升不远。

但不管天下修士的修为如何变动,不管中间有几名修士登临此境,见愁的名字永远像是一座翻不过的山岳,立在所有修士的头顶上,难以望其项背。

前面几年,尚有人谈论一番,想她修为到底多高,战力几何,又为什么还不飞升,是不是有心魔。

到了后面,便都渐渐习惯了。

人们已经见怪不怪,将这九重天碑第一上的名字,视作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好像见愁的名字天生应该在那里一样。

大大小小的修士,一次又一次从西海广场之上路过,已经极少会在第九重天碑下面停下来。

唯有谢不臣不同。

近四百年的时光,似白驹过隙,弹指即逝,他的境界也从出窍飞涨到了有界巅峰,只差一步便可迈入通天。可每每从那九重天碑路过,他都会停留,抬首望着那最高天碑之上的“见愁”二字,默立良久。

越是大能修士,修为越是往上,才越能感觉到这简单的两个字,带给人何等强烈的压迫。

绝不会有人怀疑见愁的实力。

早在昆吾遭逢明日劫的时候,她就已经是十九洲实质上的最强武力。在之后的近四百年里,她已经极少出手。只有二百多年前,妖魔道上三大老魔作乱,昆吾崖山修士出海追击,久攻不下,她自极域十八层地狱返回,恰从海底出来,不过淡淡看了其中一老魔一眼,便令其灰飞烟灭。

其战力之恐怖,可见一斑。

眨眼又是一年小会,正好于崖山举行。

天下修士云集,倒是难得热闹。

郑邀飞升后,便由方小邪接任了掌门,算是头一次亲自操持诸般繁杂事宜,且又正碰上见愁师伯这几年不在十九洲,只好凭感觉拿捏,偶尔同昆吾商量商量,好歹没出什么差错。

往日脾气不好且还十分好斗的小子,身量已经拔高,修为也已经是骇人的入世后期,差一步便能迈入返虚大能的行列。但容貌上却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既有少年那一种天真的执着与热血,亦有青年较为成熟的沉稳与持重。

不轻浮,亦不世故。

不说话的时候有威严,笑起来唇角弯弯,但眼睛底下还透着点特有的混不吝的小邪气。

谢不臣带着昆吾一众修士来揽月殿辞行的时候,只瞧见他穿了一身火烧云似的赤红色道袍,背对着众人,面朝着前山的云雾,盘坐在殿前的窗前上,正埋头出神地看着什么东西。

他们都进了殿了,他才察觉到。

于是将手中正在看的东西一合,长腿一放,便从窗沿上站了起来,抬首一看,也不惊讶,只挑眉一笑:“圣君也要走了?”

原本阴阳界战后,谢不臣便因运筹帷幄被众修称为“紫微道子”,后来接掌昆吾,算得上是临危受命。在昆吾当时损失半数中坚修士的情况下,力排众议,急剧收缩了宗门原本的势力覆盖范围,韬光养晦,又亲力亲为培养门下修士。虽未收一人为弟子,却编纂了诸多的修炼典籍,涉及修炼、阵法、炼丹、炼器等各个方面,由浅入深,实在是少见地鞭辟入里。不仅昆吾修士受益,天下修士亦多有将之封为圭臬者。

如此二百年,竟真让昆吾缓过气来。

到如今虽依旧难与当初全盛时期相比,但也算恢复了大半的元气,且一门之风气清正许多。尤其是才入门不久的年轻一辈,已隐约有了几分显赫仙门弟子应有的纯粹。

世人虽因杀妻之事对他加以非议,可实在无法否认他绝顶的智谋与极强的实力,久而久之,自然觉得这“道子”二字的称号实不合适。

所以不知从何时起,便称作“圣君”了。

只是这两字旁人称来自然,从已经是崖山掌门的方小邪口中说出来,就显得生疏怪异。

但谢不臣并未在意。

经过当年诸天大殿上那桩桩件件,昆吾崖山这数百年来的关系自然算不得很好,且方小邪修的也是“我道”,早在还是个不通世事的小子时便同见愁亲近,不待见他才是寻常。

“近日来昆吾修士皆宿在崖山,实在多有叨扰,如今小会已经结束,自当前来辞行。”

谢不臣一身苍青道袍,清隽的眉目又比往日更多几分疏淡。

看上去真似个仙人,没沾几分凡气。

人立在殿中,一手负在身后,看了一眼方小邪手中捏着的折子,便自然地问道:“见愁长老依旧未归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