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纹阴师> 第13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节(1 / 2)

——张爷。

张爷的第二世,就是明末的一个将军,或许他能知道当时江湖武林的事情。

为此,我关了门,买上一壶一千四百多的茅台,骑着电瓶车去找了一趟张爷。

到来的时候,张爷正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练武,看到我的到来十分惬意,拿汗巾擦了擦汗,请我坐下喝酒。

听我说起这个事情,忽然沉吟了一番,感慨无比的跟我说:

“这个事情,我当年听说过,当世我也在明末,可在晚一些,应该是三四十年后吧,当时那个姑娘的孙女,做我的生意.....你知道,我也是一个武人,切确的说是带兵打仗的武将,武艺不如他们这些专业的练家子,我这个人武力值不太高,但是我听说武行圈子里,有那么一个传说。”

张爷说自己武力值不该高....

是对比那些名将,他的那气势我估计一巴掌吊打白小雪是没问题的,人家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将军,手下起码千条性命。

“什么传说。”我问张爷。

张爷眉头一挑,笑道:“江湖一把好手,齐眉秃鹰龙臣的传说,那可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江湖传说。”

我给张爷倒了酒,说张爷跟我好好说说。

张爷对我说:“武林圈子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武行的高手,当世那两位佛山的大宗师,可是名声远扬啊,其实那个龙臣,也不是一个十足的坏人,这件事......他本身另有隐情的。”

我就问张爷是什么隐情。

“你那是从齐昊森角度的版本,而我这里,却有一个龙臣角度的版本。”张爷笑了笑。

我说:难不成齐昊森在骗我?

“没有骗你。”

张爷说:“要说这齐眉棍龙臣,据说在广东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长得一字眉,三大五粗,络腮胡子还是个大光头,手持一根长棍走江湖,和那土匪差不多,因此得了那个诨号,还加入了张献忠的反军,他那人,本身就是个恶人,也可以说是一个好人。”

我说什么叫是恶人,也是好人。

张爷目光闪烁了一下,说:“他那人好坏,咱说不清楚,他江湖草莽出身,比较出名的,就是他路过一个小村,看到一群马匪在烧杀抢掠,杀光了男人,奸淫妇女,他当时看得怒目圆瞪,就一个人手持齐眉棍,干掉了十几个好手马匪。”

我说这齐眉棍龙臣,是个行侠仗义的侠客。

“你先听我继续说。”

张爷摇头,说:“后来呢,他杀光了马匪,又抬手把那些过来道谢,感恩戴德的女人们,全部一棍子敲碎了脑袋,脑瓜溅了一地。”

我顿时不吭声了。

救了那些女人,杀了劫匪,又反过来把那些女人给杀了....

当时就有人问龙臣: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救人又杀人,那还不如不救。

龙臣却哈哈大笑说:“老子做事,就这样,杀那群天杀的马匪,留着当个祸害,就送他们去见阎王爷,那些女人没了丈夫亲人,被人污了身子,留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受苦受难,苟延残喘活着.....还不如老子一棍子结果了她们,免得活下去受苦,也送她们去见阎王爷。”

我听到这,感觉这龙臣真是一个怪人。

心里也有些恍悟,为什么谢必安要做这个恶人的生意,因为他这个人也是个奇人,虽然恶、却恶得有自己的道理。

“这个世界上,怪人还是挺多的。”我给张爷继续倒了一杯酒。

张爷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我小子就是识趣,接着又给我讲了下面发生的事情。

原来,龙臣是一个恶人,却恶得有自己的道理。

他在其他地方,杀人无数,却对于比武这件事情,觉得十分神圣,他是一个武痴,是一个大光头,而那齐昊森却是一个儒雅的文士,十分的敬佩对方,邀战了一千多回,屡战屡败,但还乐此不彼。

又有人问他:你为什么知道明知道是输,还去挑战人家?

龙臣哈哈大笑说:“因为我想赢啊!”

打了二十多年,几乎每过一阵子,他就要去佛山一趟,输了一千多回,没有一次是赢的。

在齐昊森结婚生子后,他还想去挑战,结果觉得丢脸,胜之不武,毕竟人家泄了元阳,习武之人,最忌讳破身。

他一咬牙也跑去一家青楼,找个女人坏了自己习武的身体,再去挑战,这一回,他赢了。

可是这一次,他还很失望。

又有人问他:为什么你这一次赢了,却又不开心了?

龙臣说:“因为我胜之不武啊!就算是我和他差不多了,但他也没有了战意,有妻子,想隐退了,我想和他巅峰的时候打一场,堂堂正正的赢他一次,证明咱苦修的蠢材啊.....是能赢过天才的。”

我听到这,才有些听明白了。

原来当时在别人结婚后他去挑战,并没有占便宜。

齐昊森的确是一个习武天才,天生就有好出生,也有好习武天赋,龙臣是个武痴,天赋不佳,日夜苦修,兴致勃勃,十分高亢就像靠努力打赢对方一次。

这个时候,就和之前听到的事情对接上了。

张献忠让人来找他劝降齐昊森,他觉得那是一个机会,能让对方提起斗志,堂堂正正赢一次,就过去邀战了。

结果这一回,龙臣输了。

因为齐昊森背后有家人,战意熊熊,发出了十二分的斗志,在死亡边缘突破,哪怕已经有三年没有沾过武艺,也反败为胜。

张献忠听了此事,很恼怒。

就要杀了齐昊森的家人,龙臣在军帐中听了这个事情后,心里就琢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