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穿越>穿成苏培盛了> 第16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6章(1 / 2)

就在延寿寺街西路,面摊老板给几人添了茶,叫王致和南酱园。

哎哟,苏财东!崔盛手忙脚乱地扶住突然从长凳上歪下去的苏大公公,实在不知这位爷又受了什么惊吓。

苏伟干干地笑了两声,掩去面上的惊讶,这一回总不枉他肝肠寸断地穿上一遭了。

腊八节过,朝堂关于太子废立的议论一时偃旗息鼓,任谁也不想步左都御史劳之辨的后尘。然,储位之事并未由此揭过,万岁爷的几番圣谕,在暗地里掀起了朝臣心中的波澜。

十二月十三,四爷府

东小院内,傅鼐、常赉、恩绰等人一起入见四阿哥。

主子,近来鄂伦岱、阿尔松阿、王鸿绪等人小动作频频,傅鼐拱手禀报道,自皇上处置了劳之辨,这几人就私下里联络了很多有易储之心的大臣。

这点爷早有意料,四阿哥靠坐在书桌后的木椅上,皇阿玛虽然压下了废黜太子的言论,却没有放太子出咸安宫。处置了劳之辨后,更是斥责了盲目为太子申辩的权臣宗亲。

可是,兆佳氏恩绰踌躇道,皇上也有言在先,若太子全全康复,便另有决议。这样看来,万岁爷即便有意空悬东宫,一时也未必下得了决心,这时候盲目动手,不是如同火中取栗吗?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更急不可耐,常赉插嘴道,这些人跟太子一派对立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等到太子被拘禁,一条条大罪落到头上,万岁爷也有了废储的心思,再加上没有大阿哥挡路。可以说,是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若是因为一时犹豫,让太子出了咸安宫,东山再起,岂不是平白丢了这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傅鼐说的正是,四阿哥缓了口气,现下只是不知他们打得什么主意。不过,咱们大可不必废这个脑筋,二哥那儿应该比咱们更着急。

可是,傅鼐皱起眉道,八阿哥会不会借此机会从中谋利呢?毕竟鄂伦岱几人都是为他办事,太子那儿尚且自身难保。若真让他动摇了太子的地位,加上几大世家的保奏,八阿哥会不会由此登上储位?

四阿哥抿了抿唇,一手轻拈,二哥做不做得太子,于我没多大关系,但是胤禩绝对不行!

那,主子打算如何应对?常赉垂首道。

老八府邸周围那些道士,皇阿玛应当也听说了,四阿哥一手撑着额头,你们替我送一封信到大阿哥府中,再暗地里抓一个道士处置了,埋进胤禩郊外的猎园里。

傅鼐、常赉等人对视几眼,齐齐行礼道,奴才领命!

时值正午,张保提着食盒进了内厅,身后的小太监还额外捧了一个罐子。

都这个时候了,你们几个留下跟爷一起用膳!四阿哥站起身道。

奴才等遵命,谢主子恩赏,几个人俯身后,跟随四阿哥出了书房。

张保伺候着四阿哥坐下,盛了鸡汤,四阿哥看着那个眼生的罐子道,这是什么?

哦,张保退了一步躬身道,是苏公公让人送回来的,说是民间的小吃,让您尝个新鲜。

在座的几人对苏培盛都不陌生,恩绰在阿哥所时跟苏伟就有些交情。四阿哥对苏培盛的看重,几人心里都清楚,虽说眼下苏培盛不知何原因住到了府邸外头,但他们不是那些眼界狭窄的内府下人,丝毫不敢轻易小看了这位与四阿哥一同长大的六品公公。

苏培盛送回来的?四阿哥一脸好奇,有些迫不及待地抬起筷子道,打开给爷看看!

额,是,张保认命地一低头,上前掀开了陶罐的盖子。

几乎同一时刻,桌上的几个人纷纷后退,若不是因为有主子在场,没人还会硬挺着坐在桌前。

四阿哥捏住鼻子,扇了扇熏人的气味道,这是什么东西?苏培盛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这种东西都敢往爷身前送!

主子息怒,张保连忙盖上盖子,苏公公说,这叫臭豆腐乳,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是豆腐发酵做成的。民间不少人吃上一顿,就再也离不开了。苏公公打听了做这东西的作坊,还想借此大赚上一笔呢。

他是有钱没地方花了?四阿哥捂着鼻子,咧着嘴道,这东西这么臭,能好吃到哪儿去?快,拿走,拿走!

是,是,张保连连点头,让身后的奴才拿走了陶罐。

京城初冬的雪,下的不大,却粘人的很,断断续续的一直不停。

乾清宫外,太监们扫了一遍又一遍,唰唰的声音从晨起就没停过。

康熙爷坐在内殿,批阅奏章,几份都察院的密折被摆在案头。

这些人啊,未免太沉不住气了,梁九功将新茶轻放到桌上,就听康熙爷一声长叹。

万岁爷勿须忧心,不过是老年光景罢了,梁九功压低声音道。

康熙爷一声轻笑,摇了摇头,也罢,朕也想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看一看朕的儿子们都有多大的胆子。

作者有话要说:

王致和臭豆腐乳始创于康熙七年,王致和南酱园开在康熙十七年,王致和的臭豆腐跟长沙的炸臭豆腐不是一种东西,虽然俺们东北都叫臭豆腐,但这里还是加上臭豆腐乳作为区别。王致和臭豆腐真正成名是在慈溪时期,成为宫中的御菜,慈溪很爱吃,赐名青方。这也算我给小苏子开的金手指吧,其实是我在吃臭豆腐时偶然想出来的,O(∩_∩)O~

第225章众意谁属?

康熙四十四年

十二月中旬,佟府

佟国维在朝野一片沉寂之时,拟折上奏,请万岁爷对太子一事早做决断。

隆科多闻讯匆匆回到府中,面色颇为不善,阿玛此举实在欠妥,前有大阿哥的前车之鉴,八贝勒立足尚且不稳,何以如此匆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