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穿越>穿成苏培盛了> 第24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2章(1 / 2)

年氏没有马上开口,而是定定地看了苏伟半晌,苏伟一直低着头,神情从容中透着点点紧张。

片刻后,年氏突然一笑道,苏公公劳苦功高,若真有退下去的那一天,自然是该载誉还乡,颐养天年。

苏伟长长地吐出口气,向年氏俯身一礼道,多谢小主成全。

苏伟行礼告退,凌兮关上了内室的门,面带喜色地对年氏道,小主这回能放心一二了吧。依奴婢看,那东小院根本不是铁板一块。至于王爷,到底还是王爷。

年氏缓缓弯起嘴角,拿起桌上的盒子轻轻嗅了嗅。

走出西配院,小英子跟在苏伟后头大大地打了个哈欠,我说师父,咱们大晚上的过来,就是送一张皮子啊。

当然不是,苏伟晃晃荡荡地走着。

那咱们是来干嘛的?小英子举起灯笼,走到苏伟身侧。

卖-蠢-,苏伟拉长了音调回答。

什么?小英子征愣地眨了眨眼睛。

苏伟转头看了不成器的徒弟一眼,伸手揉了揉他后脑勺,小英子,你记着,如果哪一天,你碰上了一个自私自大,破罐破摔的破主子,一定要时刻警醒着。以防他不经你同意,擅自秀恩爱不说,还当众炫富!所谓枪打出头鸟,这个时候为了自己的安宁日子能尽量过的长远点儿,适当卖卖蠢、装装傻,还是很有必要的。

小英子静静地沉思了一会儿,又沉思了一会儿,最后点点头道,虽然我几乎没听懂,但你说咱们王爷是自私自大,破罐破摔的破主子这句话,我记住了!

第318章南珠

康熙四十七年

一月末,毓庆宫

天色将晚,书房里传来阵阵咳嗽声。太监安怀端了一碗银耳雪梨汤正要入内,只听身后一声,我来吧。

奴才给侧福晋请安。

你先下去吧,李佳氏接过雪梨汤,轻轻推开书房的门,太子正坐在书桌后诵读古经。

殿下休息一会儿吧,李佳氏把汤端到书桌旁,您近来总是咳嗽,该请太医来看看才好。

不用,太子放下经书,接过汤碗,只是一点风寒,休养两天就好了。

李佳氏轻声叹了口气,拿了件外袍给太子披上,妾身听奴才说,皇上派了张鹏翮审理噶礼和张伯行互参一案。

恩,太子放下汤碗,抬头看了李佳氏一眼,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这些年,真是辛苦你们了。跟了爷,总是担惊受怕的。

爷说哪的话,李佳氏红了眼眶,嘴角却弯了起来,能跟着爷就是妾身们的福气,妾身现在什么都不求,只求能多些日子跟在您的身旁,好好照顾您,陪伴您。

太子点了点头,眉眼间很是平和,好在弘皙、弘晋都快长大了,爷总不至于让几个孩子也跟爷一样,一生困在这四四方方的天地里。

二月初三,雍亲王府

四阿哥下朝回来,苏伟收拾停当,正准备出门。

你又要去哪儿?四阿哥不满地看着不务正业的某位公公。

我去吉盛堂啊,今天有一批新货到了,苏伟带好瓜皮小帽,甩着辫子,把一张脸显得团团圆圆的,吉盛堂去年收益很好,今年蒙古那边也要扩大销路了。我这几天得去和掌柜的理一份章程出来。

四阿哥不满地撇了撇嘴,一边换下朝服一边道,吴记和隆盛也快交年帐了,那帮盐商可都是出了名的狡诈。你小心着些,别被忽悠的太厉害了。

什么叫别被忽悠的太厉害啊?我难道注定被忽悠吗?苏大财东颇为不满,做生意这块儿我可比你有经验的多。再说,你要不放心可以派人接手啊。我手里有吉盛堂、西来顺,还有王致和南酱园,已经快忙不过来了。

当初是你自己起的头,你当然得负责到底,四阿哥脱了靴子,盘到榻子上,当然,你要是不想干,肯天天陪在爷身边,爷立马找人替你。

苏伟哼了一声,正想转身出门,却见张保捧了几本折子进来。

托合齐、齐世武几个会饮结党的事儿是不是有什么进展了?苏伟抻着脖子凑了过去。

今早,皇阿玛重提了当初王懿弹劾托合齐之事,下旨令九卿审明具奏,四阿哥翻开手里的几本奏折,自皇阿玛开朝臣密奏之风,秘密参奏太子一派的折子便如过江之卿。若我没有猜错,今早皇阿玛的态度就是一种示意。用不了几天,就会有人公然上折弹劾了。

太子这次,是真的不行了吧?苏伟坐到四阿哥身边,就算有江南科场一事,可若皇上是真的下定了决心,就算民心所向,恐怕也难以力挽狂澜了。

四阿哥将奏折放在炕桌上,手指轻轻抚过,储位立废,全在圣心。其实,对于二哥,我还有些许疑惑。只不过,眼下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二哥若是倒了,爷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胤禩了。

苏伟抿着嘴角,点了点头,脑中却闪过另一个熟悉的人影。兄弟阋墙,真的无法避免吗?

吉盛堂

苏伟下了马车,杜宏迎了出来,财东来得正好,伙计们正清点入库呢。这批料子质地上乘,因天气寒冷,蒙古还运了不少山珍药材来。

恩,苏伟点着头,往店里走,正好吴记和隆盛商号也要入京了,到时可以让他们带一批南下。对了,杜掌柜这几日辛苦点儿,蒙古那边要扩充销路,咱们得赶紧理个章程出来。

哎哟,杜宏一笑道,这事儿就用不着小的操心了,有人特意进京跟您商议来了。

人?谁啊?

苏弟,后院的门帘被撩开,露出一张颇为熟悉的脸。

王大哥,苏伟惊喜地瞪大眼睛,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昨晚跟商队一起进的京,王相卿跟苏伟在方桌后坐下,这一别就是一年多,我这一路走来,听了很多京城的消息,好在苏弟一直平平安安的。

嘿,苏伟憨笑着挠了挠后脑勺,我福大命大,王大哥不用担心我。倒是你,一直带着商队在蒙古各部转悠,没遇到什么危险吧?

王相卿闻言弯起嘴角,做行脚商的,怕什么危险?不过是各商号间吞并竞争,无所不用其极,颇为棘手。但好在,有钱能使鬼推磨,有苏弟这个大靠山在,吉盛堂算是扎稳了脚跟了。

那就好,钱你不用担心,苏伟拍了拍胸脯,去年吉盛堂收益翻了两倍,我又和两淮盐商有了合作,马上就有银子进帐了,要多少你说句话就是。

苏弟还是这样,王相卿微微抿起嘴角,眼波如水,让人,舍不得不亲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