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盗墓笔记> 古董这一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古董这一行(2 / 2)

如果不捡漏就需要了解什么概念比较火,比如说今年佛教一定是大火,秋拍之前不管多少价位的,多收点佛像,一定能赚。

还有就是信息差,我朋友在西昌拿下了一长串老蜜蜡。200元一克,一共16万,到了成都拆成9串,一串26万瞬间就卖光了。好东西特别是和宗教有关的,销售十分快。

还有就是中外的价格差距和壁垒。

义务之光同质量的蜻蜓眼十分少,在中国蜻蜓眼还是刚刚开始的概念,而且中国人对于琉璃有一种天然的心理障碍,如果他们知道那东西和玻璃几乎是同一种东西。

古法制作的琉璃现在工艺都做不到,但是在材料体系,很多中国人内心有障碍。

但是在日本,蜻蜓眼是按克来买卖的。

但是咱们不能把东西拍给日本人对吧,这是个原则问题。但是咱们也不能把东西便宜给别人,你无法肯定别人会不会妥协。所以这种东西,有节操的人就必须为它寻找一个更有节操的主人。否则基本是卖不出去的。

这是古董买卖里一个我们很看重的,钱之外,买者是否会是一个好藏家,更加重要。

我的藏品中有好几个,是用房子换来的,所以这些藏品并不代表我有多富有,代表的是我有多痴迷。中间过程也是十分的艰苦。

现在人对于知识的理解有的时候很可笑,比如说只看过几次嘉德拍卖的新闻,知道元青花拍了9尾数的价格。就觉得元青花都值钱。

花溪口的元青花难看的像屎做的一样,几千块的以前都有。

还有买过黄金就觉得自己对于加工费的比例非常了解,2000元一克的黄金觉得是笑话。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老金子。

总之古董行业,离北京越远的地方,价格是低谷,把东西往北京送,一定可以赚钱,赚多赚少看自己的主顾。除了一个地方。

西藏。奸商都去那儿了。

那么怎么入门这一行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