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穿越>清穿之皇太孙躺赢日常> 清穿之皇太孙躺赢日常 第5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清穿之皇太孙躺赢日常 第57节(1 / 2)

说奴仆们被徐霞客后人的仇家利用,说奴仆们不爱大明,说奴仆们是属于造反……

可是奴仆们的怨恨是真实的。奴仆们和跟着李自成的百姓不一样,他们吃得起一碗饭,他们有的得宠还过得非常好。可谁愿意做奴仆?谁愿意自己的子孙后人也都是奴仆?

主家公子一句调戏的话,当家主母说丫鬟yin荡,丫鬟就要跳井自杀……这是他的亲自证实过的事情。

可是,徐霞客的后人儿郎们在前头和清兵打仗,那不是大忠义吗?一家妇孺老小被自己的同胞、自己的奴仆杀了,是什么的心情?

家、国、天下……他狠狠地一闭眼,他突然感觉自己不懂了。他就感觉他那单薄的胸腔里突然冒出来一股气,一股不服输的气。

他是读书人,他明白很多很多的道理,他不去骂任何一方,他也不去站任何一方,他要——都骂!

他转头,看向一脸“认真”的小公子,轻轻问道:“小公子,这些话都不好听污人耳朵,金农去骂人,好不好?”

弘星定定看他一眼,“郑重”点头:“去吧。”那架势,跟派一个大将军出征一般,金农不由地又笑了出来,心里的阴霾散了好多,头脑也更加清醒。

发现陈中堂对他一脸警惕,眼神警告,他给陈中堂一个安心的眼神。陈廷敬起身抱着小殿下进到包厢关好门,金农深呼吸一口,起身,迈开大步来到人群厮打的地方。

“砰”的一声巨响,又是“砰”的一声巨响,金农动作利索地摔了几个装饰的大花瓶,大吼一声:“我是金农,我见过小殿下。”

几十个厮打在一起的书生终于停了下来,临分开之际还你踢我一脚,我踢你一脚。

一个个的,服饰凌乱,发辫散开,还有鞋子掉了的,玉佩荷包掉了的,还有脸色挂彩鼻子冒血的……哪还有斯文的样子?金农嘴角一咧,笑到一半才反应过来。

发面馒头胖子愤怒:“你笑什么!”

金农“板脸”:“诸位,乐呵乐呵哈。别这么严肃嘛?过去的事情嘛,人人都有一笔账,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追根究底,按照心学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都有一个独立的自我。”

“顾炎武先生说,华夏是文化的华夏,不是哪一家哪一个朝代的华夏。大道是什么?是非对错是什么?谁都有自己道理,圣人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咱们各自捂一捂。”

浑身气势一变,眼睛狠厉,声音嘶吼:“吃都吃不饱活不下去了,还他娘的讲究什么大道理吗?这话对吗?你们自己心里有数!你这个发面大胖子,你饿三天试一试?你吃草根树皮试一试?”

发面胖子气得直喘气,不敢吱声。

“圣人说‘不吃嗟来之食,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失节事大饿死事小’这话对吗?你们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你这个打人最凶的瘦子你说,你要变成狗去咬一条狗吗?你还是人吗?”

那个嚷嚷着“我家就是起事奴仆的”读书人一脸悲愤:“人活得不如狗,当然要变成狗!”

金农更气。

“借口!”

“天下熙熙,皆为利益。当我不知道?”

“不就是皇上要整顿江南奢靡之风,要提拔匠人,要让老百姓吃饱穿暖可以读书吗?不就是你们有钱的怕底下人赶上来?不就是底下人要趁机朝上爬?一个个的这点儿心思,都别借着过去说事儿。”

“你们不配!”

“当今皇上是仁君,是明君。每个人都有大好的前程。可你们,活在太平盛世不思报国不思做人,老老实实的独善其身也做不到?你们配提起当年吗?拿先人说事儿,你们的脸那?”

“农人种地,匠人做活,就连商人都运货发货,你们做过什么?小殿下才四岁就关心病人,关心农事,你们也配称为读书人?我呸!”

他的胳膊挥舞,少年人的气势勃发,很有一股勇往直前的勇气,面容因为激动而狰狞,身体因为愤怒而颤抖,但真的震到了这些闹事的人。

“我金农今儿就说话在这儿,我就是想要银子,我凭本事赚银子花,我就是看不惯你们这一张张嘴脸,恶心。

匠人不是我们的同胞?农人不是人?奴仆不是人?世家富人没有给江南修桥铺路清理河道做过事情?都只盯着自己屁股,心眼比针尖小!都不看看自己那张脸多扭曲,还是人吗?”

“江南的地盘就这么大,皇上他老人家不知道?大皇子都亲自出海,皇上亲口说天下很大,很大,鼓励我们出去,不敢出去的,也有点儿廉耻别阻拦皇上和小殿下的决定!”

他一番话洋洋洒洒,一半人面色红涨面露羞愧,可也有更多不服气的。

那个锦衣华服的公子神色高傲:“金农你甭说这些虚的。你跟在盐商屁股后头赚银子很荣耀?你还有文人的气节?因为你,酒税大涨,你还有脸来苏州?你有本事回去杭州老家!”

金农对他狠狠地一瞪眼:“文人的气节是靠一张脸?我呸!我金农怎么不敢回杭州?酒税大涨不是好事?酒对比盐巴,孰轻孰重?你家里就是卖酒的,你也不能昧着良心。”

“这话某人同意。”一个中年读书人大声开口,“要喝酒的人,美酒涨价十两他也会喝,少喝点儿对身体更好。可是盐巴是什么?人不吃盐巴不能活。”

“同意。”另外一个书生也开口,“我家是大夫。我知道盐巴很重要。其他地方有那些人,大脖子病、各种病,有水土的原因,也有饮食的原因。柴米油盐,哪一样都不能少。”

店老板背诵一个老先生的稿子,手捧碎瓷片眼泪花花。

“古人就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清有那么多人吃不饱肚子,有那么多人要读书,要变啊,不变怎么行?你们这些读书人,不知道‘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啊?”

“皇上他老人家圣明,仁慈。我等当惜福啊。大皇子都出海,你们哪个更金贵?我们有小殿下,有了牛痘之法,有了更多的粮食,更广阔的未来……你们都是读书人,不想着怎么回报皇上和小殿下,在这里争什么啊?”

其他人听得都面色红涨,羞得慌。店掌柜越说越是心疼自己的花瓶。金农瞧着店掌柜的手,上的碎瓷片,头脑彻底冷静下来——十两银子不够赔偿的!

那个大白胖子看他一样,一脸嘚瑟:“金农怕了?没事,小爷有银子,替你赔了店家。店家说得好。先好好地回报皇上和小殿下,再来谈论其他。大皇子都出海了,谁比谁金贵?”

那个锦衣华服的公子接口:“店家一席话,江某躁得慌。以后江南这地盘,各凭本事竞争,是本事,不是血统,也不是出身。”

那个瘦子微微低头,嘴角一抿,声音闷闷的:“我们也想回报皇上和小殿下,可我们拿什么回报?

你们一出生就耳濡目染读书习武亲朋好友捧着,穷人家的孩子连一心读书的待遇都没有……”

发面胖子一瞪眼:“好好做好自己的事儿就是。不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世家里的纨绔子弟光败家的不知道多少。各人甘苦自知!”

“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那是甘苦自知?你知道做奴仆的苦楚吗……”

“都别吵都被吵。”店家是真怕他们再打起来,那个叫为难。金农立马跟上:“都不服。嘴里说这些有用?寒门贵子有好官贪官,官家子弟也有好官贪官。

如今皇上他老人家和小殿下给天下所有人希望和机会,你们有本事,就去跟着皇上和小殿下做好官打贪官——广厦万间、天下无饥寒,人间无冤屈!”

*

人群因为金农的这句话情绪燃起,谁没有当年捧起书本时立下的誓言,谁没有那当年的青春年少志向高远?大机遇当前,一人一句的,都是热情高涨,还有几分不打不相识的味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