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穿越>穿成亡国太子妃> 第11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节(2 / 2)

往年北戎都是入冬后才开始攻打大楚边境,但今年才入秋,北戎就已发动了攻势。

北戎先前拿下了河西走廊,此番从河西走廊、羌柳关同时夹击北庭,纵使连钦侯手中的十万铁骑以骁勇著称,却也难以招架。

李信便是在此时发兵北上,打的旗号是帮连钦侯一同抵御外敌。

民间先前对李信全是骂声,毕竟都谣传他二子挖了武帝陵墓。

但现在,民间对李信的言论,却全是往好了说。

什么先前河西四郡失守,连钦侯不发兵相助,以至于四城尽归异族。如今北庭有难,李信二话不说发兵,胸怀宽广,乃一代明主。

甚至已经有一批文人开始声讨楚承稷他们,言外敌当前,李信支援北庭去了,他却还在南方拖住李信的兵力,让李信分身乏术,前楚皇氏比起李信,就是上不得台面。

楚氏皇族从前那些荒唐事又被拿出来说道,不过这次骂得更多是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楚炀帝一心求长生之法,大旱大涝百姓接连饿死,满朝官员却无所作为。

大楚曾辉煌过是真,后来从根基开始腐败,民生艰难也是真。

李信这回采用的手法确实高超了不少,那些大楚晚期对百姓造成的灾难和伤害没法辩解。

秦简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写诗词文章大骂李信起兵时,放任手底下兵卒抢掠百姓,奸淫妇女。

只是这次他的声音,很快又被那些吹捧李信心怀大义的言论给盖了下去,甚至还有人说,李信的军队进入北庭,发现那里的百姓食不果腹,啃树根草皮,直接搭棚施粥,救济当地百姓。

秦筝这个经历过后世互联网时代的人,瞧见李信的这波舆论反击战,也不得不赞叹一声高。

北戎攻打连钦侯,李信发兵援助,且不说他究竟出了多少力气,只要他底下养的那批文人,将这事大肆宣扬出去,李信就同时把连钦侯和楚承稷他们都踩在脚下了。

可能连钦侯拼死拼活抵御外敌,李信带着他的人马作壁上观,最后传到世人耳朵里的,还是他不计前嫌带兵帮连钦侯,才让连钦侯赢得了这场战。

而驻守在江淮的陈军攻打他们,她们防守也会被说成是窝里斗,不顾大局。

秦简这些天大动肝火,骂人骂得太厉害,舌头都起了泡,却还是没能在舆论场上帮楚承稷他们扳回一局。

秦筝让人给秦简送了几盒下火的茶叶过去。

她不信李信筹备这么久,当真只是为了在北戎攻打北庭时,发兵前去帮忙。

更大的可能是,李信想让北戎打垮了连钦侯的势力,再出兵相助,顺带收服北庭。

如果再顺势击退北戎人,套在李信身上的光环可就更耀眼了,以他的手段,把自己鼓吹成第二个武嘉帝都有可能。

一个人被捧得高了,摔下来时也会摔得越狠。

这波舆论战,她们不需要做其他的来打压李信,只要把李信北上的真正目的捅出来就行。

而这唯一的突破口,还得回到凉州失守,为何连钦侯没收到凉州府的求援。

只要有证据指认是李信故意失凉州,让北庭陷入眼下被北戎夹击的局面,他给自己鼓吹的那些帝王胸怀什么的,就一个都维持不了。

原书中女主为自己父亲翻案时,是从她父亲的副将那里找到突破口的,最后才查出故意让凉州失守的,是李信最为倚仗的一名名唤李忠的大将,他这般作恶给出的解释却只是记恨女主父亲的才能。

秦筝觉得里边肯定还有隐情,找到楚承稷,想让他从这些线索去查。

楚承稷却皱起眉头:“凉州失守,凉州都护满门都被北戎人屠了,无一活口,你说的那副将,也死了。倒是李忠,乃此次援助北庭的陈军主将。”

第105章亡国第一百零五天

凉州都护府满门被屠这个消息,委实是让秦筝懵了好一会儿。

原书中凉州失守,女主父亲和带兵前去相援的连钦侯都死在了北戎人手中。

因为女主父亲副将指认是女主父亲轻敌,误入了北戎人的圈套,才导致了这场败仗。女主父亲成了罪人,都护府被抄,女主也被贬为奴籍发卖,这才被男主——连钦侯世子买了回去。

现在却变成了整个凉州都护府被屠,女主父亲的副将也死了,这其中肯定有什么隐情。

秦筝蹙着眉心道:“先前凉州遇袭时连钦侯没收到都护府的求援信,紧跟着凉州都护府就被灭门,凉州副将也死了……太蹊跷了些。”

她手上捏着书卷的力道不由得加大了几分:“我看话本时,凉州都护的女儿为她父亲翻案,副将供出李忠,有一封同李忠来往的书信作为证据。我记得那封信藏在副将家中卧房的一处墙砖里,有了那封信,就算是拿到了李信故意丢凉州的证据。”

楚承稷点头应允:“我修书一封往北庭,让连钦侯那边去调查信件一事。”

江淮与凉州相隔甚远,一去一来都能耽误不少时间,北庭边界紧挨着凉州府,此番李信是他们和连钦侯共同的敌人,让连钦侯的人自己去找信,的确比他们这边派人过去方便得多。

秦筝想起前些日子秦夫人同自己说的事,同楚承稷商量:“北庭战事一起,母亲很是担心笙儿,我也怕连钦侯那边如今忙于应对北戎,无暇顾及笙儿,打算遣人把笙儿接回来。”

楚承稷思索片刻,道:“好,顺带派一万人马前去支援北庭。”

连钦侯现在不仅得应对北戎的强攻,还得防着李信背后捅刀子。

他们在此时前去,绝对是给连钦侯添了一大助力。

秦筝却有些担心青州眼下的局面:“调走一万人马,驻守在江淮对岸的陈军又攻打青州可如何是好?”

青州这些日子一直在招兵买马,但城内现今也才三万兵马。

徐州被淮阳王咬住了,青州若有难,徐州分不出兵力相援,孟郡的兵马得看守粮仓,又调不得,唯一能指望的只有安元青的永州军。

之前董成投靠时,岑道溪就同秦筝说过怕是诈降,秦筝至此多留了个心眼,不敢把永州军满打满算地当成自己人。

楚承稷坐在梨花木交椅上,绣着繁复暗纹的墨袍领口下,那段雪白的里衣交领很是扎眼,烛火沿着他侧脸勾出一条金线,他手中握着一卷竹简,姿态从容随意:

“李信发兵北上,为自己揽了个顾全大局的贤名,我们一样发兵北上,青州再同陈军交战时,且看李信手底下那些文人还能怎么说。”

秦筝当即道:“悠悠众口难堵,若只为了挽回名声就发兵前往北庭,让陈军有了可乘之机,得不偿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