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好消息(1 / 2)

唐阮阮来到这里已经快一个星期了。

她每天都出门去村子里四处逛逛,不少大叔大婶看见她,都亲切地打着招呼,“阮阮啊,身体好点了吗?以后多出门转转,下次有空来家里玩啊。”

大川村民风淳朴,位置偏远,乡里乡亲大多都沾亲带故,唐家是后来才在这里定居的。

从村口大树下听来的人们的闲聊中,唐阮阮知道了唐家的故事。

唐山一家是饥荒时逃难到这的,他父母在村子里给他找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姑娘阮溪,等两人结婚后不久就驾鹤西去了。

唐山和阮溪就在村里用阮家的宅基地起了个院子定居下来。

后来生唐实时家里条件不好,又赶上了秋收,村医遗憾地告诉唐山,阮溪生孩子大出血救不回来了。

为了养活小小的唐实和唐阮阮,唐山四处借钱借奶养孩子,一个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到这么大。

可上天总不厚待老实人,去年秋收,唐山和村干部一起去送粮食,路上被一出来散心的厂二代骑车撞进了田埂下。

左腿磕在一块石头上,没送他去医院,二代丢下一百块钱骑车跑了。

唐山的腿去医院时太晚,医生说想治疗好至少要花两百块,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外面还欠着债,唐山放弃了自己的腿。

拿着那一百块钱,一半还了债,还有一半留着养孩子,唐山每天就一瘸一拐的去田里上工。

也亏的村里人好,给他们一家申请了补助,每年能多分那么点粮食和肉维持生活。

靠着自己一手精巧的木雕技术,唐山还能时不时换点钱回来改善家里生活。

初来乍到的唐阮阮不知如何改变家里的困境,只能每天数着那个日子到来——很快就要土地改革了。

天气渐渐冷下来,很快就要到年底了,又是人们期待的分粮食分肉的时候。

这天,唐山回来没有像往常一样刻木头,而是沉默地坐在炕上不知道思考着什么。

吃饭时他告诉两个孩子:“村里干部说了,过了今年,以后田就是我们自己的了,不用交公粮每天按时上工了。”

唐山一脸愁容,这政策突然变了,自己的腿又这样,怎么才能跟上步伐养活两个孩子呢。

而唐阮阮内心狂喜,要改革了,她有办法挣钱养家了!

唐阮阮之前是一个全职美食博主,在各个平台有千万粉丝,靠着自己灵敏的味觉和优秀的手艺,做出的食物有许多都成了网络潮流。

她相信凭借自己的手艺一定能改变家里的困境,治好唐山的腿。

可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问题,她该如何向唐山解释自己做菜的手艺呢?

家里平时是唐山做饭,就只有稀饭咸菜,红薯土豆配菜干这几种食物,唐阮阮甚至连火都不会烧。

为了以后能顺理成章出去卖吃的,唐阮阮和唐山商量着接过了做饭的活计。

早上,她早早起来用蒸熟的土豆混着剁碎的菜干做了土豆饼。

惹来唐实大声的赞叹:“姐姐你好厉害,土豆都能做的这么好吃!”

中午,她把红薯土豆剁成小块混在稀少的米粒里,放进泡开的菜干,做成了后世的少米版捞饭。只放了一点点盐巴也能让饭菜变的可口。

下午,实在馋肉的唐阮阮让唐实带自己去附近的小溪,拿着昨晚求唐山编的简易鱼篓放在水里。

唐实看着姐姐的动作,摇了摇头告诉想法简单的唐阮阮这样是不行的。

他从地里扒拉出几只蚯蚓,把蚯蚓卡在鱼篓上面的缝里。

这个时候的水冷,鱼儿都饿的没饭吃,村里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溪边找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