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耽美>烈酒家的小相公> 第17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节(1 / 2)

他先前只收到他霁西巡抚传回给他的消息,霁西布政使有多次贪污受贿的记录。

派人秘密走访过后,确实查出布政使有收受贿赂的迹象,不过都是帮人考评功绩一事。

这种事,他知道,底下官员不想因为没有功绩被罢官,就得向上头贿赂,还有那种土皇帝当久了,想一直在这个地方任职的官。也会向上头贿赂,就如同先前昌南安阳府知府一样嘛。

他原定的是,今年年底就拿这位霁西布政使开刀,宰了他好犒劳救灾的骁勇军将士。

没想到这个霁西竟然还藏着一条买卖人口的线,而且还是官商勾结的买卖人口!

官!官!官!

他的为民做主的好官,竟然有天会成为向老百姓伸出利爪的恶魔。

这天底下究竟还有没有王法!

昌盛帝心中有把怒火在燃烧,这次,他不想再像忍耐朝堂官员那样忍耐霁西的官员。

他要血洗霁西!

“着,督察院、刑部、大理寺三法司,三司会审霁西,朕要以快的速度知道这人口拐卖的前因后果,还霁西一个朗朗乾坤!”

自昌盛帝登基后,注重民生以来,朝堂之上从来都是,户、吏、工三部出风头,还没有轮到过其他部门出手的时候。

这次,霁西这么大的案子,直接调动了朝堂三法司,三法司个个摩拳擦掌,向昌盛帝保证道:“臣等必不负陛下所托!”

三法司一出手。

霁西的天,立马就变了。

那些隐藏在霁西背地里的阴沟老鼠们全都被三法司给逮住翻了过来。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霁西从上到下,三百多位官员落马,其中光知府就有二十多位,更别说上面的承宣布政使司,几乎是沆瀣一气,蛇鼠一窝。

十五年的时间,加上这次盛北水患,从全国各地,拐卖了一万多名女童哥儿,其中被折磨致死两千多名,剩下还有一千多名终生残疾,死于各种花柳病的三千多人。

剩下的四千名则是安置在全国各地的秦楼楚馆,终日以卖淫帮这帮贪官筹集钱财为生。

这些官员如何不富!怎么不富!

拿到确切消息的昌盛帝把奏折往朝堂一扔:“都好好看吧,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励精图治,报效国家。”

“这……”

朝堂官员从地上捡起昌盛帝扔给他们的奏折,全都大惊失色了,拿着奏折的手都在抖。

“说吧,说啊,”昌盛帝已经完全不顾及帝王威仪地敲着桌子吼道,“朕看你们这次还说得出什么话啊!”

“平日里你们互不作为,相互攻讦,互相推诿责任,朕看在你们为先帝打江山付出过不少心血的份上,忍也就忍了,这次你们还有什么理由让朕忍下这口气!”

“臣……”吏部尚书很想说些什么,可刚吐了一个字却什么也吐不出来,作为吏部尚书,霁西官员做下此等伤天害理之事,他这个吏部尚书却一点都不知情,实乃失责。

“说不出来了,”昌盛帝凌厉的眼睛看着他,“说不出来就别说了。”

“东郭义!朕念及你乃先太后娘家人,且对缙朝忠心耿耿,一直对你们吏部多有忍让,”昌盛帝这次直接不客气了,“朕这次要罢免你官位,你们东郭家可有话说?”

“臣,——无话可说。”东郭义向昌盛帝叩拜,主动解下官帽,他千算万算,本以为把许怀谦这个老显得他们吏部无用的人才给挪开,他们吏部能松懈一会儿了,没想到,居然栽在了霁西官员这件事上。

这人的际遇有时候真是说不清楚。

解决完了吏部,昌盛帝冷冷地看了看户部、工部:“希望朝廷其他各部也要以儆效尤,别以为自己身后有撑腰的就可以在朝堂之上胡作非为,没本事不可怕,没本事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还整日想着捞钱的官员才可怕。”

说罢,也不管这两部官员如何胆战心惊,直接向朝堂任命道:“调吏部左侍郎沈延绍暂代吏部尚书一职,协同三法司办理霁西拐卖一案,所有涉事官员,一律抄没家产,凌迟处死!”

“凌迟三个月!”

昌盛帝跟许怀谦的想法一样,觉得一刀砍了太便宜这些霁西官员了,一万多女孩、哥儿的命让他们享了十五年富,死之前还没有遭受什么痛苦,这岂不是帮他们解脱了。

凌迟得一刀一刀刮,刮他们三个月的时间,慢慢地折磨死,那些因他们而凌虐至死自残,失去了家人,只能靠在青楼为生的女孩才能心理上舒服些。

也能让失去女儿,痛苦不已的百姓们才会觉得解气!解恨!

朝堂上出了这么大一件事,很快京都所有官署都知道了,连孟方荀也知道了。

这么大的事,他是很想报道在邸报上,让天下百姓看看的。

可他刚写一篇能让天下百姓赞美缙朝的荀报,这版就要揭露缙朝丑陋的嘴角,他不知道可不可以。

便向韶雪风呈递了折子,让他向昌盛帝问问要不要报道。

昌盛帝二话没说便道:“报!如何不报!不能只让百姓看到好的一面,也要让百姓看到坏的一面!”

当皇帝的如何不清楚,任何事都有两面性,要一直报道缙朝的好,时间一长,百姓自己都觉得假。

只有这个邸报一直真实,百姓们才会相信邸报,相信缙朝,相信他这个皇帝。

有了昌盛帝这番话,孟方荀可算是放心了,亲自去了三法司了解清楚此次案件的真实情况,拿到资料后,回家写了一篇绝对能激起全国民怨的邸报。

他的文字本就有很强的感染力,加上这这件事中血淋淋的事实,这份旬报,一发出去,全国上下,顿时骂声四起。

“杀千刀的官员哦,好好的人不做,非要做畜牲!”

“骂他畜牲都是抬举他了,人家当官的都是抓拍花子的,这群官员倒好,直接当起了拍花子的,家里的畜牲听了都觉得晦气!”

“以后看到那种地方还是绕道走吧,以前只知道里面的姑娘不干不净,不是什么好人,现在知道她们也是苦命人,就更不要去那种地方了,只要那里头没了买卖,就天底下就没有拍花子的人了!”

“那种地方我们这些老百姓本就进不去,都是那些当官的去了,以后看到进入这种地方的官员,不用说,一准是贪官污吏!”

“说起来还真是晦气,先进因为盛北的事,我还觉得这当官的的都是好人呢,没想到都是蛇鼠一窝,没准那被皇帝罢免的官员头头,就是一条又大又臭的老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