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言情>快穿之我的主人逐渐暴力> 第3章 年代文的倒霉知青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年代文的倒霉知青2(1 / 2)

在一周目中,徐若若家住东北岭市铁岗镇,父母是铁岗镇铁岗村里的,父亲是初中毕业找到了镇上的工作,这才搬到了镇上。

徐若若的父亲是钢铁厂的小组长,母亲是缝纫厂的正式员工,父母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有六十多块,加上一些票类,完全够一家人的生活开销,还能存下一大半。在六十年代,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但是,这是分家两年后的生活。在他们分家前,生活也是相当拮据的。

徐若若的父母,在那个以饥荒为常态,人人自顾不暇的时代,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很不幸,徐国强就是那个不会哭的孩子,能吃饱饭都是谢天谢地了,哪有什么心思想别的。何况十个手指有长短,人心本来就是偏的。

徐若若的父亲徐国强是家里的第二子,大哥生下来以后,徐若若的爷爷奶奶也就是徐国强的爸妈,自觉家里有了男孩,腰杆子都能挺直了。

毕竟在那个年代,没有男孩是会被人嘲笑瞧不起的,因此非常宠爱老大,父亲徐国强出生以后就没有那么重视了,但也不会不在乎,毕竟也是自己生的孩子。

徐国强的大哥徐国军因为家里比较宠爱,念书总是定不下心。小学识了字之后就辍学在家了,徐国强出生的时候,他的大哥也才3岁,那年是1937年,等到他的大哥辍学在家的时候也才十来岁,但是那个年代,十来岁的孩子已经是半个壮劳力了,每天可以赚5个公分了。

虽然大哥已经辍学在家干活了,但是家里仍然没多少钱可以支撑徐国强读书。庄稼人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还得养一大家子人。

徐国强也有一些小聪明,知道如果不能读书就永远面朝黄土背朝天,起码也要读完初中,才能试着找个铁饭碗。所以就磨着家里人把他送进了学校,为了能一直读下去,尽可能多的帮家里人干活,空闲时候就看书,小学五年,初中两年,这七年,徐国强除了在学校里面拼了命的读书外,抽空也会看看镇上的一些招工条件。

但是无论家里如何节省,高中再也供不起了。

幸运的是,徐国强空了就去镇上的招工厂子,偶尔的给大爷一点捡的蘑菇之类的野菜,保安大爷印象还不错,觉得这孩子有礼貌,品德好,因此钢铁厂要招3个人的消息,保安大爷偷偷的告诉了徐国强。

徐国强惊喜若狂,打听了招工要求,通过考试,成为了钢铁厂的一名临时工,这已经是幸事。

徐国强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每天是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学好技术,这才从十块钱做到了正式工的二十五块,又到小组长的三十多块,可谓是兢兢业业。当然,也是因为徐国强比别人更努力,厂长才能注意到这样勤奋的年轻人。

因为家里孩子众多,父母也供养不易,并且没有分家,每个人所得都得上交给父母,徐国强的爷爷奶奶幸好也是早早就分了家,不然徐国强能不能上学还两说呢。

徐国强出门在外,因此徐国强每个月可以给自己留五块钱,剩下的钱都寄到家里。也是因为这样,家里的情况渐渐好了很多。

而母亲,许红英是烈士子女,因为许红英父亲很少回家,所以只有许红英一个孩子,跟徐国强是同学,初中时,许红英父亲因公牺牲,母亲因病也跟着去了,国家给徐若若的母亲,也就是许红英作为烈士后代,补偿了一个缝纫厂的岗位。

两个人逐渐也走到了一起,两家也没有什么极品的亲戚,因此日子还是不错的。

说起父母,也是一桩好姻缘。本来徐国强起早贪黑的上班,所以一直到二十岁还没结婚,家里着急的紧,给徐国强介绍了好几个,徐国强也看不上。

而许红英,因为父母双亡,那个时候村里觉得许红英命硬,哪怕她是烈士子女,那些人还是存在偏见。许红英这也才拖到了二十岁。不然,当时以许红英的长相,有不少小伙子喜欢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