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节(2 / 2)

唯有认真思考,能够举一反三之人才有往上走的可能。

嫡母姜氏也是官宦人家出身,跟着丈夫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见识自然也不少,她忍不住悄悄问樊氏:“这孩子之前果真不识字?”

樊氏小声说道:“的确不识字,据说当初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乞鞫都是按手印。”

姜氏越看越是惊奇,又问道:“这孩子心性如何?”

樊氏趁机将菟裘彦的事情叙述一遍之后说道:“这孩子于我们而言已经不仅仅是儿子,我家的救命恩人,若是彦儿真的药石无医,我……我怕也是要活不下去的。”

姜氏心有戚戚,她也曾夭折过孩子,只不过她还有其他孩子作为支撑,樊氏只此一子,如珠如宝,只怕更加伤心。

她安抚地拍了拍樊氏的手说道:“这孩子与你家有缘,好好养。”

这哪儿是个普通孩子,这是福星啊,或许她外孙没说错,这孩子没准是仙童转世。

樊氏小声说道:“我们自然也是想继续养的,只是当初是过继而来,如今大郎痊愈,此事略有些为难,夫君不好知法犯法,十分为难。”

虽然菟裘阅说自己有办法,但樊氏觉得若是娘家能帮一把或许能够更顺利一些,反正菟裘阅也没拦着她跟娘家说这件事情。

姜氏皱眉:“此事的确不容易。”

就在她们都在思索怎么解决的时候,有隶妾进来说道:“娘子,大娘携子前来探望。”

樊信崴听后便停了对菟裘鸠的考校,皱了皱眉,一旁的姜氏脸上的笑容变淡说道:“她怎得没派人说一声就归宁?”

这年头,嫁出去的女儿就不算自家人,回娘家被称为娇客,都是客人了,当然要提前说一声让娘家有个准备。

比如说昨日樊氏就是派人说了一声,得了娘家首肯才带儿子们回来。

菟裘鸠敏锐的察觉到花厅之内的气氛比之前冷淡了一些,本来还以为樊家人责怪大女儿不讲究礼仪,然后便听到身边的菟裘彦小声嘀咕说道:“她们一家真不懂礼,居然让我们碰上,晦气。”

菟裘鸠忍不住凑过去问道:“怎么?”

菟裘彦凑到他耳朵边上说道:“这位姨母说话不大好听,你且忍一忍不要理会她,嗯,她与阿母不大对付。”

菟裘鸠看了一圈大人们的脸色,心说好像不仅仅跟阿母不大对付啊。

作者有话要说:

菟裘鸠:菟裘彦真是熊孩子中的战斗机,他是真能忽悠啊,连亲爹都忽悠!兔兔呆滞.jpg

第17章

菟裘鸠听了菟裘彦的话立刻意识到樊氏这位姐姐跟她关系并不好。

他们两个说话之间,大樊氏便带着儿女进来给父母道安了。

行礼之后,又是姑嫂姐妹见礼。

只看这个场面是看不出姐妹两个有什么不对的。

就在菟裘鸠这么想着的时候,大樊氏眼一扫就看到了他,不由得问道:“这又是谁家的小郎君?”

樊氏纵然不喜欢姐姐也要把表面功夫做好,便介绍了一下菟裘鸠。

大樊氏在听说菟裘鸠是养子的时候上下打量了好一会,眼神透着一股精明锐利,看得人很不舒服。

大樊氏倒是没说什么,主要是这小郎君看上去太漂亮了一些。

这屋子里樊家的小辈和她的儿女都加起来都没人家好看。

在秦王的带动下,秦国从上到下都是标准的颜控,哪怕这孩子是她死敌的养子她也不忍心恶语相向。

于是她眼睛一转便笑着说道:“那我便恭喜阿妹又多了一个儿子,如此也好,之前阿姐便十分担心,只有彦儿一个儿子将来可怎生是好,现在好了,不过啊,孩子多了也闹腾的很。”

她说到这里没给樊氏插嘴的机会又笑道:“不过你就两个孩子,倒也不需要操心许多,像我家里这么多孩子才叫头痛。”

菟裘鸠站在一旁听了半天才听出来合着对方在炫耀自己孩子多?

一开始他还觉得这样的炫耀有些无聊,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年头讲究多子多福。

孩子多还都养活了那的确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一旁的樊氏倒是淡定平静,十多年了,她那个姐姐没少用这件事情刺她,她一开始也不是不焦虑,然而这一份焦灼都被菟裘阅安抚了下去。

再加上菟裘彦虽然不爱读书,但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他们一家三口和乐融融,而她姐姐在家中还要防着妾生子,她也就没那么在乎这件事情。

如今听到姐姐这么说,她甚至还能笑道:“难怪我见阿姐略微憔悴了一些,想来是太过操劳,阿姐也要注意身体才行。”

大樊氏一听脸上一僵,任何女子都不希望听到别人说自己老,尤其是这话从“竞争对手”嘴里说出来就更添一份嘲讽。

她咬了咬牙,勉强压下情绪,保持着微笑说道:“阿妹说的是,没办法,谁让二郎最近读书太过用功,都不顾自己身体,弄的险些生病,我得多照顾他才行。”

此时姜氏开口问道:“哦?二郎可是生病了?”

大樊氏立刻说道:“之前小有抱恙,如今已是好的差不多了。”

樊信崴这才说道:“用功虽好,但也不要太过好费心血,年纪轻轻拖垮了身体不是什么好事。”

大樊氏微微垂头:“阿爹教训的是,不过这孩子也算是争气,如今已经正式出学室。”

她一边说着还一边得意看了一眼樊氏。

众人夸赞了一番二郎聪明,大樊氏更是得意,转头看了一眼菟裘彦笑着问道:“彦儿与我家二郎同年,不知如今学到了哪里?若是有不懂的地方不方便问师傅,可以来我家问二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