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6章 参议(1 / 2)

在电视台的摄制组画面中,长征十号的总师云洪军看上去有些干瘦,两只眼睛下方是厚厚的眼睑,无一不说明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是怎样的疯狂工作。

长征十号的基础设计用了多久?1分钟,这是佘院士回忆的时候说出的时间。

过去几十年悬而未决,不断争论的问题,最后只用了1分钟就确定了基础构型。

曙光计划通过的时候,长征十号团队就火速组建,立即展开具体设计,并且从长五的团队里拉来了七八个人,套用长五的设计经验,以最快的速度结束了长征十号的整体设计工作。

然后得到具体尺寸的津沽火箭制造基地就开始生产箭体,六院拼命搞YF130,同时还要改进YF77真空版,YF75D等等。

箭体方面也是压力极大,首先5米直径箭体来制造重力3600吨的火箭就意味着一定会有强度问题,捆绑四根千吨级助推器也需要从头研制分离机构。

这其中遇到的麻烦数不胜数,上面来的领导四次实地探访,足以表明上级的焦急态度。

10个月,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航天局以自己从未想过的速度,创造出了航天史上的奇迹,用最短的时间制造了足以登月的巨型火箭。

不管长征十号的构型潜力如何,不管为之投入的资金有多少,但都无法抹去长征十号团队的巨大贡献,他们注定成为传奇。

长征十号的首飞云洪军全程要亲自跟随,他生怕这枚承载着登月梦想的火箭出现任何一点意外,所以干脆就跟着转运船一起前往琼州,每天都要看着7个超长集装箱才能安心。

面对记者的采访,虽然他说的都是些固定格式的套话,却让人能够在他单薄的身影上感受到磅礴的力量。

在这一天新闻的最后画面中,云洪军对着镜头淡然说道:

“我代表长征十号研制团队,保证长征十号的发射能如期顺利进行,曙光计划将带着它最初的目的,将我们的航天员平安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

……

从津沽到琼州海运路线很多,远望号火箭运输船将不中转一路直达,只需要短短4天时间就能到达港口,然后用不超过10天时间完成卸货、总装和检查,最早可以在8月12日发射,最晚8月15日。

有人曾建议租安1250,两次飞行48小时内搞定,而且从降落的新远航天发射场到琼州航天发射中心也快得多,但是被以稳妥为由否决。

不过船运的时效也不算慢了,总比几个内陆的发射场好得多,稳也确实稳。

不像新远唯一可行的水路路线需要通过拥挤的长江航道,这一段路很麻烦而且风险不低,被迫发展空运。

8月5日的时候,7个集装箱就被转运车运到了琼州发射场1号工位。

这个容纳过新远一号系列、新远二号、新远二号甲、新远三号的发射工位,终于迎来了自家的火箭。

琼州发射管理局为了庆祝这一点,特意为运送长征十号的车队办了欢迎仪式,整条转运道路披红挂彩,黄局长亲自现场一路护送。

从长征十号抵达琼州开始,CCAV每天都要报道一次这枚巨型火箭,全国网友也在大范围内进行讨论。

同样,在外媒那里长征十号也达到了极高的热度。

在8月1日那天,CNN的新闻标题只有简单的一句:

“LongMarch10willarriveatWenchangunchsite.(长征十号将抵达琼州航天发射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