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228章 维内托一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8章 维内托一号(1 / 2)

肖冈田不太明白谢廖夫的意思,H1的维护费用都要2000万了,也就是说发射系统不到1000万?这怎么可能?

谢廖夫打开自己的X16笔记本,直接把支持触屏的屏幕压到180度开合角,打开电子图版。

“你看,如果我们造一架无人的H1,不载人,将舱内温度限制提高到最大阈值60度,减轻的重量够不够装下十吨载荷,能不能把维护费用压低到2000万以下?”

“那当然没问题,无论20度还是60度的温度对设备来说都没有区别,这样的话……我觉得1600万做一次维护肯定够了,隔热层肯定大幅简化了。”

谢廖夫:“那么,就是发射方式的问题的了,你听说过MAKS计划吗?”

肖冈田:“MAKS……马克斯,不,我想起来了,用安225发射航天飞机?”

谢廖夫:“在我死之前,联盟就在研究能够便宜且方便地把小型航天飞机或者空天飞机发射进入太空的计划,那个时候还没有MAKS,是米格设计局提出的‘螺旋’计划。

他们打算制造米格105,一种小型空天战斗机,由图波列夫设计局制造的高超音速载机背负飞到5马赫左右释放,自行飞入太空,跟你们的腾云计划差不多。

后来在80年代,安225诞生后,闪电设计局通过好几个计划设想后推出了MAKS。”

MAKS空天飞机计划,是上个世纪联盟推动的一个空天飞机项目。

计划的核心是使用安225载机,将MAKS小型空天飞机和200多吨的燃料罐组合体运到10000米以上高度,达到一定速度后将组合体释放。

然后MAKS航天飞机尾部的两台能提供275吨推力的发动机启动,一路推着组合体直达近地轨道,之后抛弃燃料罐。

整个发射过程安225载机起飞花不了什么钱,装200多吨燃料的罐子也要不了什么钱,航天飞机可回收,也只有维护费用。

谢廖夫:“H1比MAKS更大,但这没关系,安1250机背载重可以有500吨,搭配300吨重的燃料罐就够了,至于发动机必须使用高比冲的氢氧发动机,就H240吧,放大一点做一台H300,一万米高空以110%功率输出,330吨推力肯定有。

安1250起飞一次才多少钱?一次性燃料罐加上燃料最贵,可能要1200万左右,所以整个发射系统3000万是能压下来的,并且它的过载绝对够低,3G左右,比用新远五号甲发射更低。”

肖冈田随机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当年MAKS计划对外披露的一些信息,很快就验证了谢廖夫的说法。

“那么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制造或者改造一架无人H1以及设计燃料罐,这比等待H2M完成要简单太多了。”

谢廖夫:“是的,基地里什么都有,给我1个月的时间我就能完成设计,整个计划也花不了什么钱。这个计划唯一的缺点是燃料罐不能复用和液氢燃料有点贵,但只有两百多吨,预算可以控制。”

“那我们去找总裁……”

“不”谢廖夫摆摆手,“10亿以下的项目,我自己决定,三个月时间,我们努努力,12月的时候让我们的MAKS飞上太空,C级基地刚刚有空余产能,就让他们来吧。”

……

“蓝剑航天发射了第一枚液氧煤油可复用火箭青龙二号,据悉,青龙二号的回收LEO运力达到了20吨,目前对外商业报价5700万美元起。

这是我国中小型民营航天企业的一次巨大成功……”

8月23日,青龙二号火箭在九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并成功回收。

这是国内除了新远公司以外民营航天企业制造的最大火箭,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火箭。

起飞推力870吨的中大型火箭,7台液氧煤油发动机,可回收,怎么听着有点熟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