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憋宝秘闻(探险者的诡异往事)> 第64章 北魏异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北魏异闻(1 / 2)

看着棚顶上方密密麻麻的文字,我们最想感激的就是北魏孝文帝。

这个皇帝绝对是个人才,迁都洛阳之后,对汉文化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不让鲜卑族穿胡服,更不准讲鲜卑语,全国上下统一篆体文字,学习汉族习俗,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献。

我也用手电筒仔细观察着文字,奈何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瞧吴道仁聚精会神的样子,对此颇有研究。

他一边摇头晃脑一边感慨道:“原来如此..竟然是这样..我的天啊…没想到是真的..

这让我顿时不淡定了,他到底想说啥啊?

当时和陈江南对视一眼,甚至想冲过去动手揍他。

等到吴道仁仔细读完棚顶内的文字,他转过身告诉我们,说棚顶内侧的文字是墓主人写的“箓牒”,由道士专门记载一生所做功德的事情。

拥有此物被认为死后可以持箓牒上仙界,根据功德进行封赏,位列仙班。

这上面还有一些古朴的道家符文,都是用来加持功德,为自己升仙所准备的。

而整口棚顶的碑文更像是一张完整的符箓,用密密麻麻的文献记载着自己的功德,认为这些功德会随着灵魂一同上升仙界。

所以说,这里面的文字记载大都夸大其词,但墓主人的身份却被他发现,吴道仁很认真道:“这上面写的人叫崔浩,是北魏年间的一位重臣,非常厉害,可最后也是不得善终。”

“崔浩此人拥有经天纬地之才,更擅长五行阴阳,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都是罕见的人才,你要说他布置玉蝉衣和箓牒我倒是相信,可根据记载,这个人明明是死无全尸啊。”

听吴道仁讲,崔浩连古人诸葛孔明都不放在眼里,性格狂放,自比兴周八百年的姜太公,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

曾帮助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

这个箓牒里面记载了崔浩生平的重大的事件,比如阻止迁都,救万民于水火,统一北方,打通西域商道。

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他对佛教的打击。

当时那个年代国家经常打仗,缺乏劳动力,由于佛教地位兴起,凌驾于王权之上,出家为僧不仅可以逃避兵役,还不用纳税。

很多的青壮年都往寺院跑,假借佛祖之名,做伤风败俗的事情,堪称社会蛀虫。

文字还记载,崔浩有一次在街上听到许多百姓探讨,说释迦牟尼转世之人会在灵岩寺普降佛光,为百姓祈福。

善男信女可前去跪拜,消除罪孽。崔浩对此非常不满,可王公大臣都对此深信不疑,导致那天街道到处都是人。

崔浩为了搞清楚缘由,扮作普通人参与了这场盛会,当时有僧人大搞仪式,声称捐长生财库用来修建庙宇,可以积累自身福田,为来世求取福禄,让无数的百姓恨不得把家底都掏出来。

崔浩那天通过买通内部小沙弥,潜入到了寺内,他在寺里撞见一位样貌俊美的男子,此人不仅没有剃光头,反而穿着一身白衣,样貌俊逸不凡。

他和崔浩走了个对脸,带路的小沙弥吓得跪在地上,不停磕头,这让崔浩非常纳闷。

结果对方非常蛮横,指着崔浩说:“你见到本尊,为何不跪?”

崔浩一时没反应过来,就问你谁啊?

青年怒斥道,“大胆,本尊乃释迦牟尼转世!”

崔浩有些微怒,反而冷笑问道:“你说是难道就是吗?”

青年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想要给崔浩点颜色看看,结果他竟然双手合十,颈后金光奕奕,如天神下凡。

但崔浩本就精通五行阴阳,又是兼修儒家、道家学术之人,跟随太武帝征战四方,哪里会被吓到。

他骂了一句“妖孽作死!”顿时抽出宝剑,劈死了白衣男子。

原本还牛气哄哄的男子倒在地上,到死也没闭上眼睛,他没想到崔浩真敢杀了他,随着鲜血流淌,尸体一点点变成一只白色的狐狸。

寺里的僧侣急忙前来,崔浩环顾周围的光头,怒骂道:“尔等胡教,妖孽作祟,乱我民智,该杀..该杀!”

崔浩身为当朝重臣,他一旦发怒,后果自然可想而知。

而他经历那场释迦牟尼转世的闹剧,虽说不欢而散,但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去看,所有参与过的和尚都赚了个盆满钵满,这令他内心中铲除佛教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偏偏在家中的当天晚上,崔浩做了个梦,梦里他见到一位穿着袈裟的和尚,自称是佛祖的使者,希望他能放过天下僧人,让佛法心印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作为回报,他会传给崔浩“遗蜕仙法”,能够使灵魂不死,未来永远生活在极乐世界。

谁知崔浩根本不领情,一把就将僧人揪住,在梦里给他一顿揍,打得僧人跪地求饶,大骂僧人是妖孽作祟,甚至还打算将僧人剥皮抽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