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鄱阳湖(1 / 2)

凝视着远端雾海滔滔,直到远端渐渐泛起了红晕,转眼间,天慢慢地亮了起来,雾海云涌,不知是不是天意如此,云海竟然为日出让开了一条路,伴随阳光变得耀眼,太阳冉冉上升至鄱阳湖的水面,天地间一片金黄。

我眯着眼,等着太阳全部升起,鄱阳湖一片深红如血,青山相伴,当我还在思索美景与那首诗究竟有什么联系的同时,吴道仁却眉头皱起,自语道:“白虎抬头,排山吞海。”

我问:“什么意思?”

吴道仁说:“那是一个传说。”

“不就是神仙成嘛。”白胖子耸耸肩,瞄了一眼不远处的白云书院,“你们来到这儿,和他们不是一样的目的吗?”

“赵东来临死前给我留了一封信,提到那首含鄱口日出的诗,我觉得这里应该有点别的事情,一时好奇才来看看。”

我的解释显然不足以说服白胖子,他浑身上下都写满了俩字“不信”,但人家也没拆穿,而是继续说:“以前当地有一句传说,说的是‘银河冲天日,佛灯满天星,山现惊雷音,鳞虫寻仙踪’,而且鄱阳湖是西方白虎位,一旦白虎抬头,将会排山吞海,神仙城将会显露出来。”

望着远端冉冉升起的太阳,水天一色,这般美景不愧为华夏大地前三甲的观日之地。

白胖子伸了个懒腰,继续说起那个神仙城。

传说在鄱阳湖和庐山之间有一处神仙居住过的地方。

每当月亮落在鄱阳湖的中心,会浮现七彩云雾,这是因为在湖底有一只看守洞府的神兽,它叫“蜃”,不想让外面的人知道去往神仙城。

神仙城里遍地都是宝贝,里面的仙草可以治百病。但当年还有人误闯过海市蜃楼,和里面的人做起交易,结果赚的钱都是冥钞。

听白胖子的话,我倒是觉得很像与聊斋故事中记载的“罗刹海市”有着几分相似,但自古以来,民间的故事都口口相传,其中以杜撰居多,这种事儿根本当不得真,可看声白胖子等人一本正经的某样,我心里又泛起嘀咕,难不成赵东来的离奇自杀与神仙城相关?

我们站在观日平台处,看着那仿若白虎般的云朵散去,以风水的方法来看,鄱阳湖已经有凝气之兆。

作为憋宝人,深知这世上凡是风水灵秀之地,必会孕育天灵地宝,而鄱阳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必游之地,其中的风水含义,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后来我们下山一起离开,路上我始终思考赵东来的诗句,倘若按照诗词解释,无非就是一段景色描写。

可鄱阳湖又是长江入水口,作为华夏两大水系之一,无数龙脉走向与二者相关。

登山观望的场景,其实正是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风水脉络。

我仍然猜不透那首诗中的玄妙含义。

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白云书院的人也能来,就足以证明其中的不同寻常之处。

在庐山出来,我们三个赶赴附近的星子县,早在《水经注》说:“落星石,周回百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为有星坠此名焉”,星子县也因此而得名,不过后来为了知名度考虑,改叫做庐山市。

到了当地,我们三个找一间三人间的旅社睡对付一宿,第二天为搞清楚鄱阳湖的异象,特意前往附近游玩。

在湖边逛了大半天,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发现,眼瞅着天色不早,我们还找到一家比较有当地特色的饭店吃些东西。

因为第一次来,就说自己是来旅游的,想和老板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

老板听了我的话,当时就笑了,说你们几个什么都不了解清楚就来旅游啊?非汛期的时期,只要站在湖边,看向湖中央,那里有一座被淹没的古庙,等过去汛期才会完全露出来,可以进庙里上香,很灵验的。

我笑着说:“庙有什么好拜的,都是一堆石像罢了,他如果那么灵验,就不会把自己浸泡在水里。”

老板听我说完有些不悦,说:“你这个年轻人胆儿也太大了,啥话都敢说,告诉你们这咱这儿以前可叫‘落星墩’,那是天上玄武下凡变的,你们知道啥叫玄武吧?就是一种非常厉害的王八,它一出现就造成湖水泛滥,把老百姓的良田都给淹了,多亏唐朝一位高僧把他降服,又在玄武的背上建造寺院和佛塔,就是想让它在这里为老百姓挡住洪水,所以我们这边不管遇到多大的雨水,落星墩都不会被淹没,老百姓也不会有事儿。”

老板见我们好像并没有表现出太惊讶的样子,尤其吴道仁和白胖子他们俩,盯着碗里的饭菜,恨不得把后槽牙都咧开。

顿时以为自己讲述的事情没有震撼到我们,其实他哪里知道,这俩人走南闯北,一个号称京城第一大朝奉,另外一个号称是江湖百晓生,什么阵势没见过,平时就是这个德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