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衣冠不南渡> 第174章 天下事在列位忠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天下事在列位忠臣(2 / 2)

王祥一点都不怕卢毓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卢毓看着群臣,大声说道:“当下最重要的,并非是淮南之事。”

“淮南之事,还是得等天使返回,如实禀告。”

“如今天下的问题来自于官吏的选拔之事!”

“自宣文公定中正以来,中正不曾更改,野有遗贤,官员不足,这才导致了如今的诸多乱相!”

“河南官员的滥杀,河北百姓的乱局,都是因为这个问题。”

“我认为,应当对中正行革新。”

“当今中正,名额太少,贤明与否,中正官亦难以划分,以个人好恶而断,有诸多不公,我认为,不可以人来定品,或可定品宗族,予尚书铨选入仕之大权”

当卢毓将完全体的中正制抛给群臣的时候,在座大臣,眼里满是精光。

实际上,九品中正制最初诞生,其实是对汉代官员提拔制度的弥补,汉朝的孝廉制度,使得人才提拔权落在了地方的手里,地方把持着孝廉的名额,而九品中正是要收回这种权力,收到庙堂之手,可是因为变相的妥协,导致门阀政治愈发的强势,最后才导致了只看门

这是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结果。

这种发展结果对晋朝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对庙堂里的这些人来说,这是很令人鼓舞的。

能坐在这里的大臣,几乎都能确保自己的宗族是世家大族,哪怕原先不是,就凭他们如今坐在这里,往后也是了。

这最后的结果,对中下层的世家豪族不利,可是对坐在这里的人来说,这可太棒了!

代代富贵,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尚书来选拔,考核都节省了。

群臣原先因为五等爵位而平静下来的内心,此刻忽然躁动了起来。

爵位是很重要,可是这只能由一个人来继承,可这革新就不同了,族内所有人都能受益,每个人都能出头,都能为家族弄来爵位,这两个结合起来,那就更香了!

“卢公所言有理!!”

到这个时候,王祥最先起身,大声的说道。

群臣恍然大悟,难怪你们方才要一同反对司马昭,原来是为了这件事?!

用这件事来逼迫司马家让步?!

群臣的脸色当即就发生了变化。

“臣以为,卢公所言有理!”

当即就有另外一位大臣站起身来,“臣以为可!”

司马昭转过头来,顿时眼前一黑,因为起身的这位大臣,正是被他所信任的荀顗。

在这三人起身之后,朝中一片哗然。

司马昭深吸了一口气,他先前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没想到,这件事还是发生了。

可他并不惧怕,这些反贼无视庙堂的礼仪,可自己在庙堂里,终归是强势一派!

他皱起了眉头,果然,下一刻,就有大臣起身,“臣以为不可!”

起身的乃是侍中赵酆,他是故太常赵咨的儿子,赵咨是河内人,跟司马家的关系极为亲密,双方同进退,而作为他的儿子,赵酆也是司马师的铁杆心腹之一,对司马家言听计从。

他此刻愤怒的说道:“天下哪有给宗族定品的道理?!大族出身,就定然是贤臣吗?”

“如王凌,夏侯玄,李丰这些逆贼,哪个不是大族出身呢?”

“若是单以宗族来取士,甚至由吏部直接招纳,那还能招得真正的贤才吗?定然都是一些无能之辈,这是祸害天下的事情,绝对不能推行!”

群臣沉默。

他们在乎这个吗?

王祥却开口反驳道:“革新,并非是要以门

“反而是原先的政策,会使得庙堂招纳无能之人,祸害天下!”

赵酆看着王祥,气急败坏。

无耻老贼!

这种话你都能说的出口?!

定品宗族,居然还成了公正公平的好制度??

这不是纯粹看谁的家族厉害就让谁当官吗?!

司马昭伸出手来,让准备反驳的赵酆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司马昭大摇大摆的走到了群臣的中间,随即看向了远处的卢毓。

“我不许。”

他终于放弃了过往那温和的模样,脸色很是冷漠。

乃公不答应,你要怎么办呢?

这就是司马昭的底气了,庙堂里的事情,都是我家在管,我就是不答应,你能怎么办?军队都在我的手里,你要谋反?

当真以为我不敢杀人吗?

你们的官位,我说撤就可以撤。

不过都是无能之人,这些阴谋诡计,在我堂堂正正的军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卢毓眯了眯双眼,还不曾开口,王祥却再次大声说道:“将军!您并非庙堂之臣!”

“庙堂大事,在陛下,在太后,在大将军!”

“今日,大将军病重,这件事,我曾告知太后,太后言:可!!!”

此话一出,群臣顿时炸开了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