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择日走红> 第二百九十一章 炙手可热的陆严河(一万六千字更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一章 炙手可热的陆严河(一万六千字更新!)(1 / 2)

陈梓妍的强势,胡思维领教过,京台很多人都领教过。

但是这一次的谈判,胡思维觉得陈梓妍的判断肯定失误了。这不是讨价还价的问题,而是原则性的问题。

京台就从来没有给哪个演员开过收益分成这件事。

任何一部剧,京台可以给这个演员超出市场水平的酬劳,但从来没有给过收益分成。

这是两个概念。

一锤子买卖和长线分成的概念。

但是,想要让这部剧拍出来,胡思维还必须硬着头皮去把陈梓妍的要求跟上面汇报。

胡思维的上头不是蒋兰,推动这部剧的人是徐斌。

胡思维能成为《十七层》的监制,就是徐斌在背后使力气,让京台在这部剧的势力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

当胡思维把陆严河写的第一集剧本和陈梓妍的要求交给徐斌以后,胡思维以为徐斌会直接骂一句“做她的春秋大梦去!”

这是徐斌的口头禅。每当别人提出了一个不合理的要求时,他就会骂上这么一句。

但是这一次胡思维却没有听到这句话。

他看到徐斌的神色陷入了沉默和思索之中。

胡思维一愣。

难不成徐斌竟然还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能性吗?

真的假的?

胡思维匪夷所思地看着徐斌,被他这不同寻常的反应给弄懵了。

-

陆严河并不知道陈梓妍跟京台他们是怎么谈的,只是在三天之后,胡思维一脸匪夷所思的表情告诉他,京台给出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8%的收益分成?”陆严河惊讶地看着胡思维。

胡思维问:“你不满意吗?”

“不是,这个收益分成……是怎么回事?”陆严河问。

胡思维更震惊了,问:“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陆严河摇摇头。

胡思维深吸一口气,说:“是陈梓妍提出的要求,片酬+编剧酬劳,200万元一集,10%的收益分成,最后按8%达成了一致。”

陆严河震惊地看着胡思维。

陈梓妍竟然帮他谈成了这样的待遇?

胡思维见陆严河脸上惊讶表情不似作假,问:“难道你经纪人没有跟你说吗?”

陆严河摇头,“这些事情,梓妍姐也不会专门告诉我,都是她在谈,谈妥了要签合同的时候才会跟我说。”

胡思维神色有些复杂,沉默数秒,说了一句:“你有一个好经纪人。”

-

关于这部戏,陆严河想了很久,《屋檐下》要改成什么名字比较好。

用《老友记》吗?但是,这个故事并非完全来自于老友记,除了开头用了《老友记》的开头之外,后面的人物关系和故事都并不一样。

而且,这六个人也并非老友,取这个名字的话,有点文不对题。

《生活大爆炸》就更不合适了。这个名字是来自于剧中几个主要角色,除了霍华德,都是物理学家,取自宇宙大爆炸。

一个好的名字,对一部想要做成经典的系列剧很重要。

要既简单,又有自己的特征。

在带着写好的两集剧本去京台开会的路上,陆严河看着外面林立的高楼大厦,玉明的繁华映入眼中。

《繁华人生》?

这个名字从陆严河脑海中划过。

不行。

马上又否认了。

虽然这是一段发生在繁华都市中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一点都不“繁华”。

《车水马龙》?

文绉绉的,像个年代剧。

陆严河沉默地看着窗外,感受到了取出一个好名字的困难。

-

这一次在京台的会,主要是跟内容有关。

作为编剧和核心演员,陆严河第一次得到了一部戏的话语权——并非别人因为他红或者是主角而听从他的意见,而是从一开始就需要他的意见。

京台,陆严河已经来过好几次了。

但是,他还挺少到行政区域来的。

这一次,陆严河跟陈梓妍成立的灵河影视制作公司将作为共同的制作方,参与到这部剧的制作中。

陆严河的片酬和编剧稿酬是分开签的,前者要跟星娱经纪公司分成,后者却不用的。

陆严河只是跟星娱经纪公司签了演艺方面的合约。

8%的分成同样是约定以编剧的身份获得的,合同上写得清清楚楚。

马副总知道了这件事,颇有微词,不过没有人在陈梓妍面前说些什么。

毕竟陆严河签的这个合同,片酬那部份是市场价,没有刻意压低价格,挪到编剧稿费上。

而收益分成……这事以前压根就没有在电视剧演员身上发生过。

只不过这件事在星娱却传开了。

陆严河给京台写了一个剧本,拿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待遇。

而在星娱传开这件事,意味着这件事很快就会在演艺圈扩散开来。

陆严河暂时还没有收到别人的询问。

他今天到京台是为了讨论主创人员的阵容的。

只是,没想到,他还没有走到会议室,就被蒋兰截住了。

“蒋台。”

“小陆啊,你今天来京台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呢?”蒋兰笑容满面地将一只手搭在了陆严河的肩膀上,以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亲密,旁边有京台其他人看着,“你们的会还有一会儿吧?到兰姐那儿先喝杯咖啡。”

陆严河确实是提前到了。

他没有想到蒋兰竟然会在半途把他截走。

陆严河想说这不太好吧,但脑海中又冒出陈梓妍跟他说的“不用表现得太配合,京台那些人就是这样,你越狂,他们越觉得你有本事,你越谦虚,他们越觉得你垃圾”。

于是,陆严河点点头,跟着蒋兰走了。

当会议室里的胡思维听说陆严河被蒋兰给截走了以后,气得跳脚。

“蒋兰这是想要做什么?!”

他急冲冲地去找徐斌了。

-

蒋兰给陆严河煮了一杯咖啡,端到他的面前。

“自从《十七层》杀青以后,我们就没有见过了。”蒋兰说,“本来上次你的生日派对我是要去的,可是那天正好有事,我就没有去得了,太可惜了,不过我有在网上看到你的发言,把我都给感动了,你真不愧是现在年轻男演员里最有潜力的,太好了。”

陆严河说了一声谢谢。

“蒋台,你找我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蒋兰笑着说:“哪有什么事呢,就是知道你要过来,所以专门请你过来喝杯咖啡,怎么样?”

陆严河喝了一口,点头,“很香。”

蒋兰:“我这两天才知道,原来你还会写剧本呢。”

陆严河笑了笑,说:“也只是随便写一写。”

“随便写一写就能写出可以拿8%收益分成的剧本,你是个天才。”蒋兰夸奖道,“难怪之前你不肯答应签那份长期合作协议了,有能力、有才华的人,都从来不担心自己没有机会。”

“我只是不希望被束缚。”

“理解。”蒋兰说,“是我做了错误的估计,我还希望以后你有好剧本,可以拿给我,我们合作了《十七层》,有一个很愉快的开始,后面也可以将这个愉快的合作继续下去,对吧?”

陆严河点头,说:“只要各方面都合适,当然。”

蒋兰说:“我听连备说,你手头上有一个同样是大逃杀题材的剧本?”

陆严河有些惊讶,摇头,“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而已,跟导演提了提,但还没有写。”

蒋兰问:“能不能跟我说一下是什么样的故事?”

“还没有想好呢,只是一个很基础的概念。”陆严河说。

蒋兰:“那等你剧本出来以后,要第一个来找我哦。”

陆严河眨了眨眼睛,笑着说:“我先努力把剧本写出来。”

“咚咚!”

蒋兰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响。

蒋兰转头看去。

徐斌已经直接打开门进来了,身后跟着胡思维。

“蒋台啊,你怎么能半路拐跑我们的陆老师呢。”徐斌对蒋兰开玩笑似的一笑。

“唉哟,我只是拉着严河来聊聊《十七层》的事情,瞧你们这紧张的。”蒋兰站起来,对陆严河嫣然一笑,“好了好了,我不留你了,严河,要不然徐台要跟我发脾气了。”

陆严河站了起来,“那我们下次再说。”

从蒋兰的办公室一出来,徐斌就笑呵呵地对陆严河说:“小陆啊,你写的剧本我看了,不愧是振华大学文学院的学生,第一次写剧本就写得这么好。”

陆严河说:“谢谢徐台夸奖。”

徐斌说:“思维一直跟我说,你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创作者,这一次我们一起做这个剧,我会全力支持你,你有什么想法、什么要求,都尽管提。”

陆严河点了点头,说好。

后面的会议,徐斌就没有参加了。

人家一个副台长,也不会参加这种具体事务的会议。

今天陆严河来京台,两个副台长出面亲自拉拢陆严河,已经是罕见的现象。

-

会议室。

导演白景年,监制胡思维,编剧和演员陆严河,导演助理江浔。

几个人坐在一起。

今天是来讨论演员阵容的。

“这部剧的背景是一群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江可乐是我来演。”陆严河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胡凡我想找颜良来演,陈晚秋找温明兰。”

颜良是陆严河的好朋友,温明兰是陈梓妍带的女演员。

陆严河一点也不在意自己说出这两个名字会让他们觉得这是在带关系户。

他写剧本的时候,就专门往这两个人的形象上靠了靠。

“他们的片酬——”胡思维马上皱眉了,因为这两个人都不算籍籍无名的演员,准确来说,都是有点名气了,片酬可不会低。

陆严河说:“片酬的事情,我会去说,不会超出你们定的预算,不用担心。”

胡思维一愣。

他有些疑惑地看了一眼陆严河。

以他对演员片酬的了解,这两个人的片酬再低也不可能低到5万元一集,陆严河能搞定吗?

“其他的角色,我没有意见,导演,胡监制,你们有什么想法吗?”陆严河问。

胡思维跟白景年对视了一眼,说:“我们打算举办一个试镜。”

陆严河点头,“这样也挺好的,那就试镜吧。我们这部戏预计什么时候开拍呢?”

胡思维说:“我们想着至少在今年年底之前开拍,我们想要在寒假期间播出,这个剧的主要收视群体肯定是年轻人,尤其是学生。”

“年底开拍,寒假就播出?”陆严河有些惊讶,“后期来得及做?”

胡思维说:“这跟正剧不一样,情景喜剧的后期做得很快,而且,我们甚至打算边拍边播。”

“啊?”陆严河一愣。

胡思维说:“只有这样才来得及赶上寒假的档期播出。”

共八集,一周一集,总共要播两个月。

陆严河说:“档期和制作的事情我不懂,只能完全听你们的,我只负责把剧本写好,然后把戏演好了。”

陆严河这一说,让白景年和胡思维松了口气。讲实话,之前陆严河在剧本上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让他们以为陆严河在这部戏上会始终处于一个很强势的位置。以他编剧和一番主演的身份,他们还真无法打压他。

其实,陆严河也不想强势——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本身的性格是什么样子。但是前面给他的剧本太差,差得他都后悔自己没有看到剧本就答应了要演这部戏,一时间都觉得自己干了件傻逼事。所以,他在自己把剧本写出来以后,情不自禁就变得强势了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希望这个剧本被质疑。

胡思维和白景年两人都不是那种强势性格,否则,可能他们早就起冲突了。

白景年是京台的老导演了,拍过很多戏,不过,基本上都是一些水戏,粗制滥造填档期用的。必须要承认的是,国内大部分的电视剧都没有那么的精良,从立项开始就是为了糊弄钱去的。白景年是京台的老员工,不像外面影视公司的导演,是要靠KPI吃饭的。他戏拍砸了,也不影响他的收入。

但就这样一个导演,人到中年了,跟老朋友胡思维一合计,觉得还是想要认认真真地做出一个代表作来,而不是就这样糊弄一生,所以,白景年就把自己早就想要拍的这么一个故事写成了大纲,交给胡思维。

胡思维作为白景年的老朋友,知道他的能力,也想要帮白景年实现这样一个心愿。恰好徐斌也一直想要做出自己的品牌来。白景年过去拍的戏评价都不怎么样,主要是因为限制太多,题材、剧本、播出方式、档期……这些都不是他来决定,白景年就是一个按照台里意见去执行的工具人而已。他已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

这一次白景年提出要拍一个情景喜剧,胡思维就觉得,国内这个类型已经空白了很久,是一个好机会。于是,胡思维就拿着这个项目去找了徐斌,徐斌也是经历过情景喜剧爆红的那个年代的,反正就是一个短剧,觉得可以试一试,成本也不高,就同意了。

到后面,慢慢地敲定下来,可以做成周播的形式,又因为成本低,为了拉收视率,可以在首播期间不放视频平台网播,再到胡思维跟陆严河合作《十七层》,胡思维突发奇想,可以拉来陆严河演这部剧。

一部戏经过了这么漫长的过程,很多的东西都跟一开始计划的不一样了。

就像一开始白景年还说要自己写剧本。

但是一部戏就是这样,永远会随着过程中的变化而变化最终的样子。

现在,陆严河成为了这部剧的绝对核心主创,也是胡思维和白景年一开始没有想到的。

-

说定了这件事以后,陆严河就去找陈梓妍和周平安了。

“梓妍姐,明兰来演这个角色,片酬会比她市场价格低很多,但是,她不用花多少时间,只有八集,而我有信心,它会成为一个很受欢迎的剧的。”陆严河对陈梓妍说,“明兰会通过这部剧大红大紫的。”

陈梓妍对陆严河笑,说:“你跟我还说这么说干什么,就算你说让明兰零片酬来出演,她也会同意的。”

“嗯?”陆严河惊讶不已。

陈梓妍说:“你写的剧本,我看过之后就跟她说了,里面有一个角色很适合她,就算你不说,我也要帮她争取。”

陆严河问:“梓妍姐,你看中的是哪个角色?”

“陈晚秋。”陈梓妍说,“美丽大方,性格温柔但带着一点小偏执,这个性格,感觉就是照着她写的。”

陆严河笑了起来,说:“你说得没错,我在写这个角色的时候,确实是代入了温明兰的形象和性格去写的。”

陈梓妍说:“你觉得这部剧会很红吗?”

“要么很红,要么血扑。”陆严河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可是,我觉得它会受欢迎的,咱们国内已经有很久没有出现过一部讲述年轻人生活的剧了,现在全都是职场剧、恋爱剧、仙侠剧,大家都很腻了吧。”

陈梓妍:“虽然看腻了,可这些题材还是每年都会出几个爆款,说明有观众,长盛不衰。”

陆严河点头,“但我想这部剧会弥补很多观众的需要的。”

“你说得没错。”陈梓妍点头,“我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专门讲年轻人的生活和情感关系的剧了,当初你们录《年轻的日子》那档综艺,最打动我的就是李真真提出的那个概念,实际上她也说得很对,有很多的年轻人都是希望看到这样的题材和类型的。”

比起陈梓妍对他的支持,周平安则充满挑剔目光。

“颜良虽然没有你和李治百火,但也不至于沦落到五万元一集的片酬,他好歹也是个偶像。”周平安说,“而且,他正在拍戏。”

陆严河:“我知道他在拍戏,但我也知道他这部戏十一月份就杀青了,平安哥,你应该知道,颜良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会坑他。”

周平安:“一个八集的情景喜剧而已,再火又能火到哪去?而且,过去我们国内情景喜剧火的都是家庭伦理的居多,你这种讲年轻人生活、梦想和友情的,还没有主线剧情,怎么看都是扑街相。”

陆严河认真地看着周平安,说:“平安哥,你知道吗?这是一个让我从京台拿到整部剧8%收益分成的剧本,你认为这个一个扑街相的剧本能得到的待遇吗?”

周平安的嘴角瞬间抽搐了一下,被这个消息给震惊到了,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你认真地读过剧本,你就会知道,这个剧本很好。”陆严河说,“你不信我的眼光,也应该信梓妍姐的眼光,梓妍姐会让我去一个扑街相的剧里担任一番主演吗?”

陆严河目光坚毅地看着周平安,“虽然你和我之间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我知道你是一个很有能力的经纪人,如果没有马副总对你的指示,也许我们也能够合作得很愉快,你不如抛开对我的成见,认真地读一下剧本,看看我说的是不是对的,再做决定。”

周平安:“就算你这个剧本再好,五万一集的片酬,我也绝对不可能答应你。”

“如果我说,等这部剧播完以后,颜良的片酬就可以涨到五十万一集呢?”陆严河认真地看着他。

周平安一愣。

陆严河说:“我甚至可以说,这部剧肯定是要拍第二季的,颜良在第二季的片酬就可以涨到五十万一集。”

周平安笑了。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周平安说,“你现在的片酬也在五十万一集吧?”

陆严河点头,说:“我就是在说,颜良演了这部戏,他就会红。”

周平安:“你以为你是预言家啊,你说什么我就信什么?”

陆严河:“我不是预言家,但我是现在唯一一个会给颜良递剧本、请他演主角的人,因为他是我的朋友。”

周平安沉默了。

陆严河说:“平安哥,你先看看剧本吧,今天我先走了,另外,我手上也还在写一部以颜良和李治百为主角的电影剧本,也许你觉得我是个新人,写的剧本很烂,但也许你还不知道,贾龙和陈碧舸都已经决定要主演我写的电影剧本了,而黄楷任刚跟我预定了一个以他为主角的剧本,现在你还觉得我写的剧本配不上颜良吗?”

-

“我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做扯虎皮、拉大旗了。”

陆严河在电话里的语气都兴奋了起来,一点不见他刚才在周平安面前表现出来的自信、强势和不由分说。

“当我把贾龙、陈碧舸、黄楷任他们几个人的名字一说出来,周平安的脸色马上就变了。”陆严河说。

陈思琦也笑了起来,“可以啊,无师自通,但你这也不叫扯虎皮、拉大旗,你又没有在说谎话,有的时候为了搞定一个人,可是连谎话都要说的。”

“嗯?”陆严河问,“你吗?”

“是啊,不过也不是说谎吧,就是两边套,最后事情办成了,也就不是说谎了。”陈思琦说,“这是一种策略。”

陆严河问:“冬日特刊做得怎么样了?”

陈思琦说:“正在紧锣密鼓地选稿子,石夏老师终于答应给我们一篇散文了。”

“嗯?”陆严河露出惊喜的表情。

陈思琦:“真是不容易,努力了这么久,石夏老师前两天忽然问我,他写了一篇小文章,问我要不要,我说当然要啊,怎么可能不要,我都在电话里跟他发出了惊喜的尖叫,把他吓了一跳。”

陆严河知道陈思琦为了搞定石夏老师,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这都差不多快一年时间了,光是去石夏老师家拜访就不下三次,平时逢年过节都送礼节过去。

“咱们《跳起来》冬日特刊的全明星作者阵容,终于可以加上石夏老师的名字了。”

“祝贺。”陆严河笑着说,“对了,有件事我得提前跟你说一下,我在这本特刊的专栏里,准备写一下这部剧。他们打算在寒假期间播出,我想在《跳起来》上宣传一下。”

陈思琦:“这当然没问题。”

陈思琦又说:“我们《跳起来》的所有媒体号都可以配合宣传。”

陆严河:“我这几天一直跟别人说,这部剧一定会爆,一定会红,说得信誓旦旦,自信满满,其实完全没有把握。”

陈思琦:“这说明你终于又进阶了。”

“进阶?”

“嗯,没有一个真正有才华的创作者不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无非是表现出来和没有表现出来的差别。”陈思琦说,“而且你在演艺圈,这可是一个每个人都在拼命夸大自己的地方,你不信誓旦旦,别人率先看轻你,以前你有梓妍姐在,她帮你搞定了这些,现在你自己要做一部剧的主创了,在这个剧组里面,只能靠你自己搞定了,现在来看,收效挺不错的,不是吗?”

陆严河嗯了一声。

陈思琦说:“而且,我也相信这部剧会红的,你说的话没有错,如果只是你自己盲目自信,为什么贾龙陈碧舸他们会选择你的剧本,为什么胡思维和白景年这两个资历这么深的老前辈会邀请你来做编剧,为什么京台会同意给你8%的收益分成,这些其实都说明了你写得好,你写得好,才会有这些事情发生。”

“你真的很会鼓励人啊,我被你给鼓励到了。”陆严河笑着说。

-

结果,李治百气势汹汹地找过来了。

“你找颜良跟你演戏,怎么没找我?”他质问。

李治百开了车,直接停到了学校门口,把他给喊了出来。

陆严河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说在学校门口等他,让他赶紧过去,还以为出了什么紧急的事情呢,匆匆忙忙赶去,结果就是为了陆严河这个戏没有找他的事。

陆严河哭笑不得,说:“我们就是个小成本剧,暂时请不起你好吧,周平安怎么可能会同时答应你和颜良一起降片酬来演这部剧。”

李治百呵呵笑了一声,说:“之前还说要给我和颜良写个电影剧本呢,结果现在电影剧本没有看到影子,反倒先写了个把我撇到一边的剧本了。”

“这不是正好京台那边找我合作嘛,又不是刻意的。”陆严河说,“而且,我都把《十九年犯罪实录》推给你和颜良了,他们找你了吗?”

李治百点头,“找是找了,也让我去试镜了,不过还没有消息,估计没看上我吧。”

他说完,眼睛又一瞪,“你别打岔,这事是你干得不地道啊。”

“那角色更适合颜良有什么办法。”陆严河说,“难道你要去演一个性格温和、积极阳光的人?我想象不出来你这个样子。”

李治百:“……”

陆严河说:“让你演一个暴躁的、情绪化的人,我还能想象出来。”

“我是来找你兴师问罪的,不是来听你吐槽我的。”

陆严河笑着说:“这不是跟你解释,为什么不找你演嘛,当然,最主要的是片酬,你太贵了,又不是我出钱,是京台出钱,他们不肯出钱,难道你让他们占便宜啊?”

李治百瘪了瘪嘴。

“而且,我写的剧本里面,有另一个角色想给你演。”

“嗯?”

陆严河说:“《鱿鱼游戏》,一个跟《十七层》很接近的题材。”

李治百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你又写了另一个剧本?”

陆严河点头。

李治百:“陆严河,你脑子里面是装了多少故事?我靠,你这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陆严河心想,这可不是他想出来的,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搬运工而已。

在《鱿鱼游戏》中,有一个年轻男警察的角色,也是主演之一,他没有参与到死亡游戏之中,而是怀疑这个游戏跟自己失踪的哥哥有关,所以潜入组织之中调查这个秘密,是另一条支线,当时饰演这个角色的男演员靠着这部剧一炮而红。

陆严河对李治百说:“剧本还没有写出来,但是人物已经想好了,等剧本写出来以后,我再给你看。”

李治百马上就点了点头,对陆严河兴师问罪的那个态度也没有了。

“那还行,算你态度不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