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流放后我带全家造反了> 第251章 迷路之小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1章 迷路之小双(1 / 2)

山道上,一支近千人的精兵良将飞驰而过。

在历经十天的加速,他们最终在靠近兴元府一处居高临下的山头停下。

徐振英带队,考虑到她的身份,因此跟在她身边的几乎都是精锐。如莫锦春、王兴业、顾桂花等人,甚至部队里综合成绩靠前的士兵都给了她这一队。

要不是考虑到这次是行军打仗,需各个战队实力均衡,明小双、刘大壮、徐慧嘉他们都希望跟着保护她。

徐振英知道,这一次他们攻占兴元府,最需要防备的是被人偷家,因此黔州和金州府边境不得不防。

好在这一两个月她大力推进水泥路,整个金州府内的交通可以说是四通八达,消息传播比之前至少快了两三倍。

如此一来,倒是可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莫锦春带人占据居高临下之位,所有人身穿绿色军装,悄无声息的隐蔽在两侧密不见天日的丛林里。

随后徐振英道:“王兴业,你带两百人去前方五公里的官道上埋伏。如果兴元府的人出来,就报于我们知。若围剿有遗漏的,你们就斩杀落单逃窜之人。”

莫锦春这时才忍不住问道:“城主,您出发之前不是说我们的目标是兴元府前面的县城吗,为何如今却正面攻打兴元府?据我所知,兴元府位置得天独厚,历来有重兵把守,城中守兵怕是成千上万,咱们只有区区一千人,如何攻得下来?”

顾桂花却道:“莫教官不用担心,城主既然带我们来,定然有万全之策。”

徐振英笑笑:“我们这一队的目标一直都是兴元府,先前不告诉你们,是不想走漏了风声。兴元府用不着我们打,再等两日,他们就会出来送人头。”

“城主是打算诱他们出城,然后在此地伏击他们?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既然如此,城主打算用何计策将兴元府的大军诱出城?”

徐振英笑,指了指兴元府的方向,“自然是兴元府内有我们的内应。”

这一句话立刻说得人心头火热。

跟着城主,那就是赤oo的捡军功啊!

而王兴业已经点了两百人去前方五公里潜伏。

“城主,给我们讲讲这次的战术呗。”剩下几个人都凑了上来,他们想来虽然敬畏徐振英,但也知徐振英脾气好,跟士兵们经常打成一片,因此并不惧怕她。

就连莫锦春等人也伸长脖子凑了过来。

徐振英眼底一抹坏笑:“你们不是在军营里学过吗,行吧,反正估计兴元府的人还没有出来,我就先来考考你们,如果是你们,这场仗你们准备怎么打。”

“啊!”

现场惨呼一片,众人没想到都要冲锋陷阵的关节眼上,这个万恶的城主竟然还不放过折磨他们的机会!

城主简直就是魔鬼啊!

“城主,您就别逗我们玩了。”

“对啊,有什么已知条件,城内多少人,内应是何安排,我们都一无所知,这如何作战?”

徐振英低咳一声,“那你们就从现有信息里抓取,打仗有时候也不一定非要万全的准备嘛。这样吧,要是说得好的,这次我让他做副手!”

果然,有了奖励,瞬间调动起所有人的参与热情。

士兵们反正闲聊等着,便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

“肯定要先派出一支小队去打探清楚兴元府的情况,尤其是守卫、武器、人数等。再就是里面守城武将的个人情况。”

“没错,这是最基础的。城主问的是怎么打赢这场仗。要是我的话,就多买锅和武器备上,再遍插旌旗,做出城外有千军万马的气势,叫他们不敢出门对战,打个围困战,将他们耗死在里面。”

“你这法子不妥,我们是长途作战,这一招没先耗死他们,倒是先拖死我们自己。而且我们不能攻下一座没有百姓的城池,你这一招容易饿死百姓,反而将百姓们推到我们的对立面,他们更容易同仇敌忾反抗我们。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只能速战速决!”

徐振英看他一眼,有些兴趣道:“那如果是你呢?”

“自然是要么让内应散播我们金州府守备空虚,引他们出城来剿灭我们,转换主战场;要么是派人进去把守城武将的老婆孩子抓了,再以利诱之让他投降,并跟我们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要么就耐心等到他们操练之时,摸黑去他们营地放把火,再杀进去。总之,这么直接攻城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徐振英内心满意,看来义务教育还是有成果的,她手底下的士兵们也学会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初步培养起了战争思维,而不是一个个莽夫似的只知道往前冲。

徐振英笑眯眯的看着那人,那是个很年轻的小伙子,不足弱冠,皮肤晒得黝黑,一身的腱子肉,透着一种青春洋溢精神十足的感觉。

这要是放在上辈子,就是体校里的青春男大学生。

“你叫什么名字?”

那士兵明显一喜,同伴们也都挤眉弄眼的看着他。

这可是被城主问的名字啊!

这小子以后是不是要前途无量了?

“城主,我叫常自在。今年十九岁,金州府第三部队,编号032115!”

徐振英笑道:“不错,脑子够聪明,能把兵书上的理论活学活用。”

旁边一士兵见自己兄弟得了城主赏识,似乎比常自在还要欢喜,“城主,这小子打实战演练的时候,打十场胜十场呢!胜率已经连续三个月排名第一了!”

“是吗?”徐振英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很好,好好干,说不定这一次就能跟着我建功立业了!”

常自在激动得脸都红了!

而莫锦春和顾桂花虽然身为早期投靠徐振英的人之一,但即使是到现在身居高位,依然觉得如履薄冰。

实在是因为徐振英手底下有才的人太多了!就跟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

他们此刻也渐渐明白为什么徐振英一入城就搞全民教育!

这受教育的盘子大,冒出人才的几率就大得多,就更容易形成良性的循环和竞争。

大周的官员兴许还能跟皇帝闹闹脾气,以辞呈作为要挟博弈的资本,而他们金州府,你但凡敢说一个辞职,那下一秒就有人主动请缨挑起大任。

原因没啥。

就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