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545章 大唐军节节败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5章 大唐军节节败退(2 / 2)

他试图趁夜色,加大兵力,一举突破。

三千步的獾儿嘴山,白天武怀玉有意缓缓后退,让出了八百步,

这给了颉利赌下去的信心。

只要再努力一把,就能击溃唐军,拿下山头。

夜色下。

双方箭矢乱飞,摸黑混战,对于攻防双方来说,这样的战斗都显得很难,伤亡也更大。

但没有谁会放弃。

武怀玉全身披甲,坐镇山头,身后依然是那面清夷军旗。

山风呼啸,点点火光,看不清交战双方,但听厮杀声也知道很激烈。

突厥人只有一个目标,不断往山上攻,一直攻到山顶为止,而唐军也只有一个目标,守住阵地,来人就砍,见人就刺。

突厥人的攻势很猛烈,但唐军也是早有准备,

每过半个时辰,便有新的部队上前接替防线,甚至还能在攻势的间隙,缓缓后移。

一个时辰,大约后撤百步。

柜马尖桩铁蒺藜,还有后方的弓弩手,都在不断的消耗着突厥人。

这些幽州将士们并没有让武怀玉失望,这场夜战没有成为乱战,依然是乱中有序,唐军始终掌握着节奏。

突厥人每前进百步,都要付出成千的伤亡代价。

天太黑,弓弩手也只能是以队为单位,进行集体吊射,进行远程火力支援,那些臂长力大的壮汉,射完一百支箭便集体换防,撤到后方休整。

各弓弩队轮番上场。

连发百箭,其实对于弓手们来说,算不得什么难题。

府兵中精锐的步兵弓箭手,考核要求是连射六十箭,而骑兵则是百米冲击连发三箭全中,所谓一马三箭。

精锐的弓箭手在战场上,敌近六十步发箭,临阵三矢,退到枪盾兵后。

而在今晚这样的战场,他们站在盾步兵后的山上,跟站在城头上放箭没啥区别,而且吊射也不需要精确瞄准,唯一要求就是得齐射,方向不能错。

一般弓手们一次发射需要三秒,而临阵六十步的冲锋,敌人也就十秒左右,所以临阵三矢。

平时弓手们都只携带三十到六十支箭,普通步兵携带三十支,而弓弩手们起码携带六十支。

而在这场战斗里,武怀玉让后勤营给每个弓弩手一次准备一百支箭,射完了换一批去休整,轮流上场。

发十箭休息半分钟,

其实如果不轮换,一名精锐弓手箭矢充足的情况下,又有稳固的阵地保护,一天射千箭也是没问题的,当然,

影响弓手们配箭的主要还是携带负重,而不是射箭力气,一壶三十支箭已经很重了,专门的弓弩手们的箭矢还有好几种,有的破甲箭还更重。

各弓弩队一轮轮的盲射,对着阵前方向,箭雨覆盖,

一百支箭很快就耗完,然后他们后撤,另一批弓箭手背着两大袋箭上来替轮,这种奢侈的射法,也只有幽州军团才可以了,山下同样掩护射击的突厥人都不敢这么猛射。

武怀玉提前准备了足够多的箭矢,每名弓箭手一百支箭射完,又轮换去休息,休整后再领一百支箭上前轮替。

不停的射,

箭矢不要钱似的。

虽说这种黑夜的吊射命中率不高,可持续不断的箭雨,依然阻敌效果极强,前面的步兵不仅有彭排大盾,也还有一丈威长矛,甚至在最前面,还会立起拒马,撒上铁蒺藜阻敌,

这会使的突厥人攻到近前,总会聚拢的很密集,这让弓箭手们的箭雨杀伤大增,哪怕是黑夜,每一轮也能带走几个。

弓弩手们的箭雨支援,给盾矛步兵们减轻不少压力。

拒马、铁蒺藜、大盾、长矛、箭雨,

厮杀声响彻黑夜。

“报,大汗,又向前推进百步!”

“报,再推百步。”

“大汗,唐人又退百步。”

······

山下,突厥大营,金狼大帐里,‘好消息’不断,突厥军改变策略后,果然进展良好,不断向前推进,唐军正在‘节节败退’。

可颉利在最初的高兴过后,慢慢变的眉头紧锁。

因为正常情况下,如果唐军真的节节败退,那么他们应当会很快就变成崩溃,可是现在唐军一直五十步、一百步的撤退,却始终没有出现崩溃,战事一直胶着,这让他发现这更像是唐军始终在掌握着节奏。

唐军不是被击退,而是在逐步后撤,

三千步的獾儿嘴,白天攻下八百步,

这一晚上他们左一个五十步,右一个百步,但打了半夜,其实也就前进了三五百步而已,

颉利刚才没关注伤亡,现在不得不叫来赵德言,“让执失思力统计一下伤亡,”

“还有其它各隘攻山部队,为何还没有进展,不是说其余各隘空虚,怎么还没拿下?”

颉利已经从得意,变得焦躁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