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591章 武氏乌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1章 武氏乌金(2 / 2)

“让承乾明日一早来这里随驾,”

武家堡给这位马上天子很不一样的感受。

这里很忙碌,不是那种传统的男耕女织,最大的感慨还是武家庄子不是自己在发展,还带动着周边,不仅是雇佣周边百姓做长工、短工,也还带他们养殖,尤其是那种免费提供猪崽鸡苗的模式。

“猪崽换猪粪,真划算吗?”李世民问。

“划算,麦秸稻草垫猪圈,沤了猪尿粪,定期更换,堆积沤制发酵后,这粪草下地是很肥的,比起直接把麦秸烧灰可强多了。”

对于村民来说,他们现在也跟着武家,种上些红薯土豆玉米这种杂粮,在武家领养个四五头猪崽,再扯点猪草,一年辛苦下来,养肥出栏卖给武家,算下来收益不错。

甚至连带着种的杂粮,效率转化也挺高,而且这些杂粮多种点,搭着主粮也能省很多口粮。

对武家来说,那些约定的猪粪,其带来的粮食增产已经早超过猪崽,更何况农家猪崽养大了也还是要卖给武家,武家屠宰出售加工后,这里面甚至还能再赚上一两笔。

让这些农户帮着赚钱,还能获一个为富而仁,帮助乡民的好名声。

比起以前地主乡绅们简单的放贷借粮,可是高明多了。

武家现在养的猪,品种也是黑的,但比多数猪种要好,这些猪收益是很可观的,庄头甚至直接称这些猪为乌金,

长的快、肉质好,一年就能出栏,而且能长到很大,相比韦家的猪,堪称巨豕。

在杀牛犯法的唐朝,羊肉又太贵的情况下,猪肉确实有巨大的市场。

“现在旁边村子的农户,来武家堡领猪崽去养,如果能养四到六头的,加上养一些鸡鸭,一年下来,其养殖收益,能够让他们手里真正有些余钱,”

耕地种粮,主要是自家口粮,以及缴田租,种桑麻养蚕,除了交调绢外,就是纺纱织布做一家人的衣服,粮布自给外,若能有富余的拿去换钱,买些农具针线盐茶就不错了。

多数时候,农民手中紧巴巴的,这还是手里有些自耕地的农民,要是纯靠佃地,那基本上温饱都是难的。

而现在周边农民跟着武家养殖,尤其是这种合作模式,上手不要本钱,一年下来的收益却不错,能让紧巴的手里多点活钱。

种庄稼是口粮,种桑麻是穿衣,养猪养鸡鸭才能余点钱。

“长安是京师帝都,人口越来越多,照这势头发展,以后日食万猪都是必然的,羊肉太贵,市井百姓日常吃不起羊肉,只能是吃猪肉,

往后天下太平,百姓日子渐好,吃饱之余肯定也还想吃好,肉食需求是巨大的,”

李世民听怀玉说长安将来一天能吃掉一万头猪,还是很惊讶的,宫廷肉食消耗主要是羊肉,然后是鹅,鸡鸭都吃的少,更别说被嫌弃为贱肉的猪肉。

但对市井百姓来说,羊肉哪吃的起。

“武家堡现在养了多少猪?”

“三百头母猪,还有三千头生猪,还有二十头公猪。”

母猪一年最少两窝,每窝都有十头以上,只要精心护理饲养,大部份是能存活的,哺乳一个多月就够了,空怀期也就半个月左右就能再配。

三百头母猪,一年能产五六千只猪崽,武家自养三千只,余下的都是给周边农户合作养殖。

一头公猪能配二十头母猪,武家养了二十头公猪,配三百头母猪有余,还能接点外单。

现在武家堡养猪还在扩大规模,自养的倒是暂时无法提升,但是周边合作养殖需要的猪崽增多,现在母猪养殖还在扩大。

除了神禾塬武家堡,武家在京郊的不少庄子都在养猪,看着好像养猪不太起眼,可人家京兆韦氏都是关中养猪

连魏王李泰,深受皇帝宠爱,不仅在长安赐了二百多亩大宅,还在京郊赐沼地三百亩给李泰专门养猪。

皇子家都有三百亩猪沼,可知养猪是很有利的。

但武怀玉养猪,跟韦家、魏王府养猪模式却是明显不同的,他们养猪那是散养为主,那叫牧猪,跟放羊一样,出栏慢,需要猪沼大,跟养羊的牧场一样。

武家养猪圈养,每天也就出来放放风,不需要额外的猪沼牧场,以猪草、杂粮为主饲养,品种都不同,都是黑猪,可却长的快肉质好,特别是猪崽出生不久,不论公母都进行阉割后,长大后更没有那股明显骚臭味。

当然更重要的是,武家养猪,还带动着周边百姓也在赚钱致富,这方面是跟其它贵族豪强家养猪最大不同处。

李世民吃着武怀玉亲自烧的这顿农庄宴,既感叹武怀玉的厨艺又精进了,又感叹武家这种庄园经济新模式。

武家堡一千亩良田,但就如武怀玉所说,粮价虽跌到斗米二三钱,都跟他没什么关系,因为武家种的粮,仅少部份是做庄丁口粮,其余的都是拿来喂猪喂鸡养,或是榨油,又或是种了些药材、蔬菜售卖,他们也没种桑麻,而是种了些,用来纺织极贵的白叠布。

这个庄子在粮食自足外,通过养殖和加工赚钱,甚至还能带周边农户合作养殖赚钱,武家堡现在一年出栏三千头猪,虽说对长安来说不多,但武家堡赚了更多收益,长安市场也增加了猪肉供应。

斗米二三钱,百姓如果还只是传统的男耕女织,那确实非常伤农。而武家这种模式,确实能够较好的抵抗这种谷贱伤农的情况。

“怀玉你新得的这两庄子,四千八百亩地,也打算这样经营吗?”

“嗯,庄园经济要想搞起来,就得多样化,不能光是种粮,臣计划在那两个庄子种部份口粮外,其余的都种上,再打算搞个纺织厂,多弄些纺织机,招些女工纺织,也可以让附近妇人拿回家加工,种加工白叠布,臣觉得前景效益很好,”

“不养猪吗?”

“养,但养母猪为主,”

一亩红薯能养个三头猪,养猪多也很需要田地的,武怀玉计划新拿的庄子种,少量种口粮,那就没有多余的地来种红薯玉米养猪了,养些母猪卖猪崽,或是跟附近百姓合作养殖,倒更好些。

村民家里养个三头六头猪,拿出一二亩地来种红薯粗粮喂猪,转化效益还是不错的。

以前战乱饥荒,饥不择食,从朝廷到百姓,个个想的就是多种地,能温饱,而现在天下安定,斗米二三钱,从皇帝到百姓,又开始得寻思,怎么才能在地里刨出更多的收益来,否则斗米二三钱,实在是太伤。

武家的这种养殖加工模式,确实是更先进的庄园经济模式,但普通百姓不适用,不过庄园养殖加工,带动周边百姓,倒是不错。

深夜,

李世民让武怀玉同榻而眠,

夏夜,武家大院虽不是窑洞,却也很阴凉,厚厚的黄土夯墙,让屋里并不热。

皇帝跟武怀玉聊着,神情有些兴奋,根本没有睡意。

“斗米二三钱,如马周所说,确实太伤农了,关中许多地亩产也不过一石,折钱也才二三十个钱,长安城里只能买一斤羊肉呢,有地的百姓还好,可许多无地佃户,佃种的地还得交租,剩下本没多少,指望卖了余粮还债,或是置办点农具,又或是想买头牛办张犁就难了,

更别说娶媳妇嫁女置办娉礼嫁妆,这万一有个灾病,更无法抵抗,”

“让常平仓加价籴米,斗米起码也得五钱吧,”皇帝想了想道,他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他居然会因为粮食太便宜而忧心。

这也许是幸福的烦扰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