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04章 李绩出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4章 李绩出手(2 / 2)

李绩家出身于高平徐氏北祖上房,隋末迁居滑州,其祖上也是世代官宦,只是后来北齐灭亡,徐家也遭受涉及,家道衰弱,但仍是地方首富豪。

这讨价还价,买家李弼在不断加价,卖家武怀玉却在主动的减。

“关陇再各加一千亩地,如何?”

“让三娘随你一起回幽州吧,两人多相处相处,”

李绩不仅是现在大唐军方有名的山头,他家在隋朝时就是曹州有名的豪强大户了。

手摇脚踏式轧籽机,四尺长弓,脚踏四绽纺车,脚踏织布机,甚至还有在研究中的兽绽纺车等,

李客师很感激武怀玉能举荐他成为燕州刺史,并赶上了这班北伐的车。

李客师走后,李绩的弟弟李弼登门拜访,送上了些礼物。

八千亩田,很有诚意。

李家在河南山东河东河北拥有大量田地,而且他们家也种了许多,也纺织布,在大唐的白叠布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要说,武家现在的种的很少,但是这技术却已经是最先进的了,李弼跑来想要武家的这最新的纺技术,很唐突。

双方你拉我扯的,好半天也没说好。

但这种信鸽却很厉害了,带在军中,不管白天黑夜放飞,便能迅速飞回,一个时辰能飞二百里,一天轻松上千里,这可是再快的快马都比不上的,而且不受地形道路等限制。

要是用的多,大力搞纺,有武家的新机子,李家的枋产业确实大有可为,毕竟李家可是大地主,田地比武怀玉可多多了,占地几千顷,八百顷地的武怀玉拍马不及。

武怀玉听了挺惊讶的,武家种研究纺,也搞了有三年了,到现在也只是种了千来亩,就算现在技术有突破,明年也不过打算先种个万亩左右,

可人家李绩家财大气粗魄力足啊,上来就要种上十万亩,

当然,信鸽也会有老鹰、敌军等拦截的可能,所以一次多放几只,更有保证。

“其实我家虽对轧纺织做了点研究,搞了点工具,但也不值那么多。”怀玉道。

李绩家族很有钱,也很有势力,但李绩这几年,因为诸多历史原因,比如他是现在仅存不多的隋末的军阀山头代表,虽说瓦岗的山头是李密,也早死了,但李绩当初可是李密败投关中后,还依然占据着瓦岗大半旧地和人马的,又是瓦岗创始人。

“一千亩地吧,其实那些机子也没啥稀奇的,就是层窗户纸的事,看一眼就明白了。”

当然,用在军中,出征之时传递军情,更加及时。

李客师说的容易,但实际上训练鸽子是需要很多技术的,不论信鸽还是斗鸽,那都要技巧,还要很多钱,得培育鸽子、训练鸽子,足够的训练,尤其是稳定的线路,才能让鸽子更适应。

若能研发成功,那这种兽锭纺车要比人力手摇纺车效率高的多。

“我前段时间一直在樊川乡下,三娘曾经去看过我,”怀玉道。

这样搞,布可就很难再保持高奢的地位了啊。

武家的纺技术挺好,但如果种的不多,那这技术也体现不出太大价值,当然,在武怀玉的眼里,这技术很珍贵很值钱,毕竟武家正规划着大量种植,加大产量,搞出更多织产品或是被等。

李弼拿出了自己的诚意,河南河北河东还有淮南,各两千亩地,愿意用八千亩地来换武家手里的这个最新的轧弹纺织的新技术。

“咱们都是亲家了,也就不说那么客套的话。”怀玉笑道。

于是乎,武怀玉开始跟李弼讨价还价。

相比起联姻结亲这种更直接的方式,李绩却选择了用一万亩田换武家‘先进的纺技艺’,也是显出他的矛盾心理,既想结好武怀玉这样的新贵,却又担心引起皇帝的猜忌不满,

“要是嫌太散,那就河南河北各四千亩。”

而武家纺车都是三绽甚至四绽,甚至都改成脚踏,还在研究兽绽纺车,甚至是水力纺车了。

他现在相信,李弼其实不是真的想要买武家的这个纺织技术,只是以此为理由,来跟武家拉关系的。

武家其实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种,并在改良的去籽压纺纱织布的工具了。

如今虽说赐国姓列属籍姓李了,但李绩家那也是迅速壮大,远超祖上的兴盛。

但人家李弼又不是那种纨绔子弟小霸王,

再傻也没傻到敢来抢帝心武少保的东西,何况说来大家都是瓦岗一系的人,虽说李绩和秦琼代表的是瓦岗的两个山头,可毕竟都是瓦岗的,武怀玉是秦琼义子,也是他这一系的年轻领军人物了。

武怀玉的女儿已经许给李客师的孙子,何况怀玉还是李靖的学生。

“三娘挺不容易的,如今能从峨嵋回来,我们全家上下都不希望她再回去,我看你们也是郎有情妾有意,不如就······”

武家都着手研究纺织提工艺,研究错纱配色,综线挈的技术了,

武家织四个基本工序,轧、弹、纺、织,分工明确,纺织工具一直在持续研发改良,其效率可以说远超高昌国,更别说现在国内少量种的范阳卢氏,离狐李家等了。

还望武二郎能给个面子。

李弼说李家非常想要武家的新技术,这个技术值一万亩地价,他们真诚想要买这个技术。

所以就算兵马出征在外,只要把鸽子养在笼中携带军中,随时随地放回,它们都能迅速的返回鸽巢所在地。

不管怎么说,李弼极有诚意,也很渴望武家的纺技术。

“那要么以后武少保家纺技术再有改良时,也一并传授我家,就算我们李家占少保些便宜了。”

“真不值那么多,也没啥技术的。”

武怀玉对这些信鸽还真是很满意,从幽州到长安,就算好天气时,也得起码七天才能传信到长安,可如果用飞奴,顶多两天,甚至一天斗就能到。

可是对武怀玉来说,这事情到今天这局面,确实也挺尴尬的,随缘吧。

河北河南八千亩地,八个千亩的庄子,换武家纺技术的持续共享。

武怀玉反正不亏,当然这个交易不仅仅是表面上这么简单,这后面也还是三原武氏跟离狐李家的交好。

怪不得李绩这么牛呢,这样的大手笔,这种办事方式,自然是无往不利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