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80章 听雨楼里会故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0章 听雨楼里会故人(2 / 2)

冯翊翟家,武怀玉一听便大致猜到对方身份。

“我听说侯君集得罪了二郎?”安元寿笑问。

“回了长安,才知道二郎居然殿上打掉侯君集几颗牙,连那位苏将军都能当街痛揍他,我真是错过了太多精彩。”

“右骁卫左郎将,”

虽然武怀玉比他还小一点,但谁能跟这位隐仙弟子相比。

“说不上得罪,我跟他反正不是一路人,从来尿不到一个壶里。”

怀玉道。

“嗯,”他点头。

安元寿一口干掉,看着武怀玉,有点恍惚陌生的感觉,想当初一起在左右府为千牛备身,后来又一起进刑宪司,但谁能想到,仅仅三年,这位都三拜宰相了,他却仅是右骁卫左郎将,

“那家伙是挺嚣张的,行事很霸道,看上的东西就抢,我帮二郎收集点他的材料。”安元寿笑道,安氏家族是侯君集不敢轻易招惹的,但安家却并不怎么把侯君集那暴发户放在眼里。

安元寿摸出两张请帖,送给武怀玉和高惠通,“下月我大婚,敬请大驾光临。”

左右骁卫军号豹骑,其统领内府翊卫和番上兵在京主要职责是分兵守诸门,在皇城四门、宫城内外,与左右卫分知助铺。

安元寿举杯,“我先敬二郎一杯,”

“好,到时一定参加婚礼。”

不过翟家也还是保留不少粟特传统的,比如拜火信袄教。

另一个办法就是加强丁忧制度,一旦父母去世,官员就得丁忧三年,实际上就是让位子,

要不然僧多粥少,守选太难。

“其实以安郎的才能,做骁卫的中郎将都绰绰有余,不过暂时没缺,先左郎将干着,有位置了再安排。”

武怀玉笑问,“哪个名门家的小娘?”

所以现在不管是朝廷严管袄寺,还是取消粟特胡聚落自治权,又或是把突厥境内的粟特胡大部份迁到朔方建六胡州看管,

安元寿根本没意见,

“安郎回来,仍还要兼刑宪司的差事吧?”怀玉问。

怀玉笑笑,“多谢安兄好意,不过用不着你出身,侯君集这种蠢货,只要不是太蠢,我们也不用理他,让他跳就是了,

如果他太过份,那我自会出手。”

喝着小酒,聊着一些往事,

安元寿这近三年都在凉州武威老家结庐守墓丁忧,也算是过着出世脱俗般的生活,如今再回长安,感觉变化真的好大,

不过右骁卫左郎将也不是什么闲职,右骁卫翊府可是统领其翊卫,以及右骁卫番上豹骑,皆由中郎将和左右郎将统领。

看的出,李世民依然还是很信任这位的,安氏家族也还很得李世民信任,或者说是仍被笼络。

安元寿这次虽仅授左郎将,但毕竟已经跨入正五品之列,以后就是宰相们任免的官员,已经脱离守选之列,用不着干一任就要停官侯选了。

冯翊翟家,跟武威安家一样,都是很早以前从西域一路东迁过来的,甚至翟家也本是龟兹粟特家族,东迁时跟匈奴系部族融合,成为部落稽。

现在大唐对于粟特胡人,其实还是表现出很激进的打压政策的,一改以前对粟特胡的诸多宽容甚至放纵,严格约束,而这些政策,武怀玉也是主导者之一。

安元寿与这翟六娘子,是打小就定了婚的,本来之前就要成婚,因安母去世,只得推后。

“我对右骁卫左郎将这职事已经很满足了,”

最大变化还是这长安现在坊墙拆光,街道两边都是商铺,路上行人更热闹了,还有就是这到处都是的突厥人、粟胡人。

安元寿自己也是粟特胡,只是他们安氏家族迁到武威一二百年,早成为武威的豪族,甚至如今在长安也挺有影响力。

左右骁卫的大将军、将军,其实就是有衙有职无兵,反是中郎将、郎将典兵。

但安元寿对此倒并没什么过多表示,

粟特胡人也分好多类,比如说安家就是东迁已久,且积极向中原王朝靠拢的那类,他们家早在北魏时就已经入仕朝廷,在隋唐两朝,安氏家族都多次在河西,为中原王朝出兵镇压过那些反叛的粟特胡豪强。

张亮、武怀玉、李德奖都已经离开了刑宪司,现在是刘德威兼领刑宪司,具体主事的则是高惠通,现在安元寿回来了,肯定是以他为主。

打狗还要看主人,不是太过份,还是别动不动就揍人家,

人家毕竟也还是宰相嘛。

安元寿摇头,“你说侯君集这种人,怎么也配当宰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