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427 张老板想不到的路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27 张老板想不到的路子(1 / 2)

张浩南跟花修文喝茶聊天,算是一件小圈子里的趣事谈资,刘援朝还专门打了个电话过来给张浩南,确认一下他有没有打算明媒正娶某个花家女人的意思。

“想什么呢,我前脚娶,后脚就多了个小寡妇,是吧?”

翘着二郎腿在沙发中跟刘援朝扯淡,“你放心,我没那么无聊。能拒绝你家的,也就能拒绝花家的。”

“我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刘援朝叹了口气,“你这发迹的速度太快,而且还没有说根基太浅,一般人想要见缝插针……还真是不容易。”

“呵,早防着伱们这一手呢,所有东西全部公开,我怕什么?”

不管是“沙城食品”还是“大桥食品”,都是市场策略直接公开,明年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打算扩张到哪里,因为什么扩张的,都是直接明文下发到车间。

除此之外,员工之家的大厅里面也有布告栏,每个月的员工会议也会有班组长总结会。

之所以班组长要搞总结会,是因为每个月都要算产量的,奖金和产量挂钩,而为什么要赶产量,这是订单下来之后就决定的。

理论上来说,商业间谍要打听这两家企业的商业机密挺容易的,可就算知道了也没啥用。

竞品不在一个赛道上。

吃卡拿要这种问题,就需要会计更精致地做账,提高了难度。

不敢说保证两个企业断绝,但肯定比一般企业强得多。

基本上监管主要就是两块,一是生产监管,二是资金监管,总成本是比同等规模企业要小的。

对沙城市政府来说,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赚多少钱公开透明,上多少税一目了然。

所以真有哪个空降的二代过来要安插人手,首先要过的,就是沙城市政府这一关,横竖这里头还有沙城国资公司的一分钱呢。

“没有就好,没有就好啊。”

刘援朝再度感慨,“唉,你当真不考虑考虑我刘家的人?高材生啊,而且见多识广。”

“没兴趣,也不用试探,是真没兴趣。我就想搞点养老钱,对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既没有兴趣,也没有想法。你还是自己想想怎么让老刘家继续做大做强吧,琢磨我没意义。”

“怎么会没有意义?你要是来我刘家做女婿,刘家一定能再创辉煌!”

“他妈的有完没完?我有那功夫,还不如多日几个野生美女,一点风险都没有。”

“……”

畜生般的发言,让刘援朝更是感慨,如此良才美玉,道德下限如此之低,不为刘家所用,实在是可惜。

更可惜的是,刘家现在还没有把握干掉他。

“龙盾安保”已经挂了号,算是新世纪的试点,之前警用装备开始推广,刘援朝就知道这事儿有点大条。

姓张的王八蛋摇身一变,说他是民间“散兵游勇”,貌似也不为过。

“草头王”……也是王啊。

有人有家伙,一般人真没必要招惹他。

而且“龙盾安保”的海外业务比较特殊,算是填补了以往的国内此类相关业务的空白,跟官方企业卖军事装备也不冲突,只有些微的竞争性,但不大。

对国家来说,这没什么不好的。

但对那些有海外业务的大集团而言,这就有点雷人了。

以张浩南的道德下限,他要是国内没办法下手,高低也得在国外弄两份骨灰拌饭。

其实刘援朝已经听说国内的几家通信设备及服务公司,已经打算跟“龙盾安保”签一个“2+2+2”合约。

也就是两年试验性合作,如果合作满意,就再签一份两年合同,同时合同到期之后,自动再续两年。

目前刘援朝所知道的合同内容,大概就是普通安保勤务人员,两百块钱一天,整体合同是多少钱,通讯设备公司倒是给了底价,两年合同的合同金额是三百八十万。

有附属条款,但条款具体内容,就不得而知了。

但大致上,国内几个公司都觉得价格公道,因为“龙盾安保”拉出来的队伍是真的很专业。

禁军很多教头的徒子徒孙,如果是国家委派,那一般都是去战区的使馆工作,常年高风险。

回到地方上班之后,再要出去,那基本就是商业活动商业行为。

这个商业行为,说的是不是禁军“兵王”接活儿,而是再请他们出去的,往往都是大企业的投资。

哪怕刘援朝在东南亚找港口码头弄油储罐,也得想办法找靠得住的安保人员,这时候“兵王”未必有什么卵用,因为技术要求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龙盾安保”在建康的训练那是有说法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所以刘援朝自己本人,也在给张浩南送钱。

不送不行,老刘家要凑一票专业团队出来,那就得有人找他们谈话了。

张浩南玩的花活儿,让人又爱又恨,现在直接不开眼就踩的傻鸟越来越少,就在于多的是想要做大做强的。

海外业务很多时候不好说的,刘家的运油船,有时候过马六甲海峡的时候,也会遭遇海盗。

当然再过个十几年,刘援朝就会知道中东也会海盗行业兴盛起来。

这光景嘛,终究还是马六甲附近的海盗更多一些。

确定张浩南的的确确不会娶花家的女人后,刘援朝话锋一转,问道:“你要在狮城投资啤酒花种植,其实可以考虑跟我合作。”

“省省吧,就你?冀北省你吼一嗓子看有人鸟你吗?”

“……”

“这事儿花氏集团既然接了,那就说明有的搞。我不关心老花家怎么做到的,我只看结果。”

“真没那么容易的,你知不知道狮城多用水拿来浇地,都会被京城勒令暂缓?”

“我说了,我不关心这些。哪怕花家说要承包‘南水北调’给我的啤酒花浇水,我都信。”

“……”

刘援朝无语归无语,但再次感慨张浩南的素质之低,当真是良才美玉,这种人不能为老刘家所用,甚是可惜啊。

没办法叫停张浩南跟花家的“合作”,刘援朝也就不再多想,光靠一张嘴就说动张浩南,本来就不现实。

挂断电话之后,张浩南原本打算带女儿出去拍拍照,结果随行秘书告诉他,说是中央粮食集团的人过来拜访。

“嗯?粮食集团的人?”

张浩南一愣,“什么部门的?”

“说是酒业部门的。”

“我记得他们没有啤酒品牌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