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北宋:靖康之变后逆袭为帝> 第二百二十二章 金国使者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二章 金国使者来了(1 / 2)

完颜宗翰派出的使者在九月份抵达了开封城。

此时,开封的秋意已十分浓烈,金黄色的阳光洒在古城的石板路上,映照着一片宁静与和煦。

微风轻轻吹过,带来了淡淡的麦苗清香和泥土的芬芳,仿佛是大自然在庆祝丰收的喜悦。

金黄的玉米棒子已经收获完毕,整齐地堆放在每个农户的家里,庭院里的欢笑声仿佛在告诉所有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而新播种的小麦正茁壮成长,绿油油的麦苗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这片生机勃勃的麦田,不仅是大宋百姓的希望,更是赵璎珞心血的结晶。

这一天,赵璎珞身着便服,与蒋老四、农部尚书陈敷等人一同来到田间视察。她走在田间小道上,感受着脚下的泥土和周围的田野气息,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和自豪。

“公主殿下,您看这麦苗长势如何?”陈敷指着一片麦田问道。

赵璎珞仔细观察了片刻,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麦苗长势喜人,看来今年的收成有望再创新高。”

蒋老四也附和道:“是啊,公主殿下推广的高产作物和农耕技术,真是让咱们农民受益无穷啊。”

赵璎珞微微一笑:“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没有你们的辛勤耕耘和精心管理,哪有今天的丰收景象。”

“陈大人,蒋老四。”赵璎珞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面对着二人,“本宫有一事想要问问你们的看法。”

陈敷和蒋老四见状,急忙躬身行礼:“公主殿下请讲。”

赵璎珞微微颔首,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十年前,宋江起义席卷大宋,震动朝野,你们是如何看待这场起义的?”

陈敷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回公主殿下,当时朝廷财政困难,为了筹措军费,不得已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收为公有,对入湖捕鱼、采藕、割蒲的百姓课以重税。然而,这一政策却使得原本就生活贫苦的农民和渔民雪上加霜,他们交不起重税,又无法维持生计,最终只能铤而走险,选择了起义的道路。”

蒋老四挠了挠头,有些憨厚地说道:“公主殿下,我是个粗人,不太懂得这些大道理。但是我知道,咱们大宋的子民都是老实本分的,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即便日子苦一些,他们也不愿意造反。实在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才会选择与朝廷对抗。”

赵璎珞听了二人的回答,心中不禁泛起涟漪。

她点了点头,深有感触地说道:“蒋老四说得在理。民以食为天,只要能让农户吃饱饭、穿暖和点,大宋的社稷就不会遭遇危机。陈大人,蒋老四,你们二人一定要管好农部,为本宫打理好天下的农田。”

陈敷和蒋老四闻言心中一凛,齐齐躬身行礼道:“公主殿下放心,臣等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赵璎珞满意地点了点头,她相信陈敷和蒋老四的能力与忠诚。

她抬头望向远方那片绿油油的麦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只要大宋的农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丰衣足食,那么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与困难,大宋都将坚如磐石、屹立不倒。

三人继续在田间巡视着,不时地停下脚步仔细观察麦苗的生长情况。

赵璎珞时不时地提出一些关于农耕的问题和建议,陈敷则详细地记录下来并一一解答。

蒋老四则在一旁仔细地听着两人的对话,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