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北宋:靖康之变后逆袭为帝> 第二百六十四章 吴县府衙外风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四章 吴县府衙外风波(1 / 2)

那后生小子闻言感激涕零,连连磕头道谢。

赵璎珞又转身对秋菊说道:“你且带他去换身干净衣裳,再给他安排些轻便的活计。至于那些被克扣的赈济银……”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芒,“我自会派人去查明真相,还这些寒门学子一个公道!”

休息一晚后,赵璎珞神清气爽地用完早饭,阳光已洒满大地,日上三竿时分,她准备带着文博渊以及春桃、绿萝两位丫鬟下乡调查那起克扣赈济银的事件

然而,就在赵璎珞等人即将离开醉芙蓉的时候,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喧闹声。

他们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人正朝着吴县府衙的方向涌去。

赵璎珞心中一动,急忙带着文博渊和丫鬟们赶了过去。

当他们赶到吴县府衙外时,只见府衙外已经聚集了几十个普通老百姓。

这些人有的衣衫褴褛,有的面黄肌瘦,显然是生活困苦的百姓。

他们或站或坐,或低声议论,或高声呼喊,一时间府衙外热闹非凡。

在人群中,一个农户打扮的人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跪在府衙大堂外,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那农户满脸沧桑,双手粗糙,显然是长期劳作所致。

他身旁的孩子则是一脸稚气,身上的穿着也很寒酸。

只见那农户高举双手,声嘶力竭地高喊着:“请知县老爷发放赈济银,让这孩子有私塾可以读!求求知县老爷开恩啊!”

他的声音中带着无尽的哀求和绝望,仿佛这是他最后的希望。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附和着呼喊起来,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赵璎珞等人站在人群中,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

他们看到了百姓们的无奈和愤怒,也看到了那个孩子的无助和渴望。

就在这时,府衙的大门缓缓打开,一位衙役走了出来,目光扫过聚集在府衙外的百姓们,然后大声宣布道:“赈济银已经发了下去,尔等万勿再要生事,如若不然,将你们全都抓进大牢。”

百姓们闻言顿时炸开了锅,他们纷纷涌上前去想要讨个说法。

那农户也挣扎着站起身来,拉着孩子的手想要冲进府衙。

然而却被衙役们拦了下来。

赵璎珞见状心中一阵不忍,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对那农户说道:“大叔,你先不要激动。你能否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知县不发放赈济银呢?”

那农户闻言一愣,“我们这些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到头来却连饭都吃不上。朝廷明明拨了赈济银下来,可是到了我们手里却只剩下一点点儿。这孩子已经到了读书的年纪了,可是因为没有钱交学费只能在家里帮忙干活。”

赵璎珞听完农户的诉说后心中一阵愤怒。

她没想到这些贪官污吏竟然如此丧尽天良,连寒门学子这点钱都贪污。

璎珞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她转身看向文博渊,沉声问道:“文博渊,吴县县令是何人?”

文博渊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答道:“回公主,吴县县令乃是范建。”

“范建?”赵璎珞口中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似乎在记忆中搜寻关于此人的信息。

她眼中闪过一丝冷芒,继续问道:“此人官品如何?”

文博渊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属下派人调查过,此人虽为县令,但为官不正,多有贪墨之举。公主,要不要将此人拿下审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