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 76 嘉禾 康熙御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6 嘉禾 康熙御稻(2 / 2)

这次住的时间比在南苑更短,紫芙和季纶有了上次的经验,也和御前的太监磨合好了,自能将诸事安顿妥当。

第二天一大早,玄烨就忍不住要去看看他的‘试验田’。

沈菡犹豫道:“我跟去好吗?”不会有外臣吗?

玄烨:“不过是去逛逛,没外人,不妨事。”

他既这么说,应该就是没事吧,而且最近沈菡也发现了,现在满洲好像还没有那么严格的男女大防,宫里虽有不少规矩,但并不像她印象里,那么死板严苛。

玄烨本人思想也没那么闭塞,老婆见个外男都不行——这一路走来有很多侍卫呢。

玄烨带沈菡去的地方叫丰泽园,路上他竟然开口给她解释这次来是为了什么事——这还是沈菡第一次从他嘴里听到‘外面的事’!

虽然他可能只是想找个人分享,但沈菡的内心却如巨石落湖,水浪滔天!

沈菡努力平复心情,把注意力集中到正在滔滔不绝的玄烨身上。

玄烨道:“以前读书,朕不是跟你讲过占城稻吗?”

这个沈菡记得:“宋仁宗找到的那个?”

玄烨点头。

当时玄烨在读宋史,偶然在《食货志》中读到了一点记载,大为欣喜!立刻命人把宋朝的相关资料翻了个遍,又找来侍读学士挨个询问有没有人知道,最后在《宋会要辑稿·食货》和《淳熙三山志》里找到了更为具体、详细的记载。

这种占城稻是宋朝时期发现的良种,书中记载它高产、耐旱、早熟!宋仁宗于大中祥符五年听说后,命使者从福建前往占城(今越南),用珍宝交换回禾种,交给两淮两浙试种,后逐渐推广,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农耕向来是玄烨最关心的头等大事,知道有此早熟高产的稻种,当即命人寻访,看这稻种还有没有,如果能找到,那便可以活人无数啊!

提起这个沈菡激动了:“那这次来是找到了!”

玄烨当时给她说这稻种五十余日就可以成熟,她都没听说过有这么神奇的水稻,难道还有能打败袁爷爷的稻种吗?

玄烨:“找到了。”

沈菡刚要高兴,玄烨又道:“不过不能用。”

沈菡一个大喘气,差点噎着,瞪他。

玄烨笑出声,牵过她的手拍拍,不逗她了。

丰泽园阡陌纵横,如今正值六月下旬,水田数区,谷穗方颖,绿浪滚滚。

两人手牵手,沿着稻田边的小路慢慢向前走着,玄烨继续给她讲这个事儿。

玄烨:“这个占城稻的稻种并不算太难找。”如此高产的稻种,既然曾经得以推广,便不会完全绝种。玄烨又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还特地给各省督抚写了信,自然很快就找到了。

但是很遗憾,这个稻种虽然确实高产早熟,但并不好推广,推广的意义也不大。

沈菡不解:“为什么?”

现在的普通老百姓虽说没到饿死的地步,但其实百分之九十九,还是吃不饱饭的,哪家哪户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如果真有高产的稻种,先别管好不好吃,先把大家喂饱了再说啊!

玄烨给她解释:“这种所谓的占城稻,现在在南方,百姓管它叫黑谷米,其实就是野稻子,落在哪都能长,长起来也快,产量也确实高。”

但很遗憾的是,它结出来的米粒又细又长,像个黑色的稻草杆儿,口感极其生硬,几乎和大米的毫无干系。

玄烨让人煮过一碗尝了:“这种米吃起来就和吃草棍儿差不多,一股竹席子的味道,很难嚼。米汤……米汤都是黄色的清水,就好像煮竹叶的水一样,难以下咽。朕勉强咽了一口,嗓子疼了半天。”

他不是不识人间疾苦的皇帝,当初已经做好了找到稻种,可能口感不佳的预期——不然也不至于成为失传的稻种。

但百姓吃顿饱饭不易,哪怕口感差些,只要别差太多,他找人耐心培育一番,改良个差不多,说不定也能用。毕竟五十余日就能成熟,这是多大好处啊!

玄烨提起这事儿也很失望:“但是这米实在是不行,一点可堪培育的样子都没有,督抚回信道,有熟悉这野稻的老人说,这种稻子除非是灾年实在饿得不行了,否则根本没人能把这个当饭吃,割嗓子不说,也不管饱。”

《宋史》记载的必有美化的成分,这稻种虽经帝王大力引种推广,但绝对不是供给宫廷或贵族食用的。

应该属于最下等的米粮,仅仅供给农民,或者是佃户和贫民食用,要么就是充作军粮马料用的。

但玄烨寻找稻种却不为此。

玄烨:“朕想找的是真正能供给百姓吃的良种,这种东西,推广何益?不过是把平民百姓当牲口一样喂养罢了。”

沈菡看着他,眼前的‘康熙皇帝’好像陡然变得如此清晰。

一道又一道的涟漪冲击着她的心房,沈菡攥紧他的手:“会的,咱们一定会找到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