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 154 尊师 事发突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54 尊师 事发突然(2 / 2)

何况索额图未必对汤斌多满意,不然徐乾学下手时不会半点不顾及。

明珠:“董汉臣所言‘慎简宰执’,背后必定是汤斌在指使。此人一日不除,御前再无你我立锥之地!”

*

玄烨原本召集翰林、詹事进行考较,是因为学士德格勒在他面前言称熊赐瓒等人所学甚劣,非可用之人。

玄烨不愿听信虚言,自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既然满汉学士互相不满,不若当众考较,以论真假。

若真是满学士赢了,也可在汉臣面前为满洲正名,洗刷一直以来“汉人学问胜满洲百倍”的言论。

谁知,考试结果竟令玄烨大失所望,满洲侍读学士德格勒、侍讲徐元梦等人的试卷不但远远不如汉人熊赐瓒,德格勒甚至卷不成文,令玄烨大感丢脸。

——更让他生气的是,汤斌见了德格勒所作卷后,竟当着他的面大笑,笑到连手里的文章都扔了。

玄烨心中恼怒,面无表情道:“卿何事发笑?”

汤斌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请罪:“臣因彼所写词语毫无文气,不禁大笑,甚属失礼,望皇上赎罪。”

玄烨看了他两眼,没再多说什么。

*

沈菡发现玄烨今天回来后好像心情不佳:“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玄烨摇头:“没什么事,只是朕识人不清,为人愚弄,心中恼火。”

若说汤斌只因德格勒文不成文而讥笑,玄烨还不至于恶了此人。

结果听说他出了殿门后竟又转头向众人声称刚才乃不得已而笑?

玄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若真是道学之人,当以忠诚为本。岂有在御前一套说辞,转头又作别的说辞者?”

再加上之前‘谕教元良’‘爱民有心,救民无术’等事,玄烨对汤斌的不满一时到了顶峰。

枉他登临帝位这么多年,竟将这种‘假道学’之流引作栋梁,还将储君托付其手,真是奇耻大辱!

——他最恨信任之人的背叛!

沈菡听的半清不楚,但大意听明白了。

大概就是他原本以为太子的老师是个忠直耿介的纯臣,没想到却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

玄烨想起今天满人在汉人面前大失颜面,心中郁郁——论及汉学,满人实在差汉人多矣。

玄烨低头思量,汤斌身份特殊,未免牵连太子,他不好在明面上有什么动作。

但他绝不能容忍汉人以心理上的文化优势凌驾于皇权之上……

*

无逸斋。

天光尚且蒙昧之时,胤礽便已经准备起床,洗漱完毕后,他走到书房坐下,先把《礼记》拿出来,开始今天的一百二十遍诵读。

外面守门的小太监听着里面念经一样的读书声,忍不住打了个呵欠。

他看看头顶的天,肚子传来叽里咕噜的声响——乌漆嘛黑一片,饿得慌。

直到天擦了亮,屋里的声音才止住。

小太监和其他人提着才领回来的膳盒,轻手轻脚进去布置膳桌。

阿宝夹了块栗子糕放到主子的盘中:“爷,您尝尝,膳房刚做出来的栗子糕,还热乎着呢。”

他又从旁边的粥瓮里盛了一小碗皮蛋瘦肉粥,主子打小就喜欢用甜的配着咸的吃。

胤礽刚背过那么久的书,嗓子太累不想说话,阿宝夹什么他吃什么。

好在阿宝打小伺候他,对他的口味了如指掌,早膳用得还算舒心。

用完膳,侍卫在院中竖起箭靶,胤礽开始练习射箭。

一直练到朝臣来园子里上值,他的先生们也该到了,才放下弓箭回屋换衣服,准备等会儿继续上课。

这套流程日复一日,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

不论是在宫里还是畅春园,不论严寒还是酷暑,除了随同玄烨出巡在外,胤礽每一日的生活几乎一成不变,他已经习惯了。

但今天,却有些不一样。

胤礽在座位上如坐针毡,脑子里一片空白,往日倒背如流的文章这次背得磕磕绊绊,竟有些背不下去。

——在胤礽的书案前,他的老师汤斌正捧着书跪听皇太子背诵。

而他的另外两位老师达哈塔、耿介则正站在东侧,肃手侍立,‘谨候太子复诵书’。

胤礽手心蹿汗,很想说一句‘先生请坐’,但不行。

——昨日玄烨突然下旨,钦命汤斌等人‘朝夕于皇太子前讲书’。

胤礽一开始接到这份谕旨时并不明白。

他本就在跟着汤斌念书,只是每日能见到他的时间不多。

因为汤斌身上除了詹事一职,仍保留着工部尚书的身份,需要参与朝廷集议。

所以胤礽只有每天早上跟着汤斌等学书,直讲结束后,他们还要回到前朝上值处理公务。

其实胤礽还挺喜欢这种安排的,一来他可以有自己的时间,好好领悟新知识。

二来,这是汗阿玛待他的心意。

——一年前,玄烨给太子指派先生的时候,道‘东宫属官亦属朝廷的臣子,何必区别对待,使父子相间’。

故而,他一直视翰林、詹事为一体,并且将太子的教导交托给了他的心腹重臣汤斌。

胤礽有感于此,对待诸位先生也十分尊敬,每晨直讲必赐座,称以先生。

结果汗阿玛突然下旨要求先生们从早到晚讲书不断,胤礽实在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还有这礼仪……

开讲之前,先生达哈塔曾单独来请见,告诉他,皇上下了口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