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 180.对峙 果断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0.对峙 果断抉择。(2 / 2)

季纶摇头:“不曾。”

沈菡的大脑有一瞬间的空白,仿佛有什么迅速一闪而过,她……不敢细想。

紫裳正在门外候着,听到屋内主子传唤,连忙开门进去。

——却见主子正面色惨白扶着炕桌,神色不对。紫裳吓了一跳,连忙上前:“主子,这是怎么了?”

沈菡摆摆手,一时却没说出话来:“……”

紫裳着急:“主子?”

沈菡现在的思绪有些混乱,她压下那些可怕的想法,勉强镇定下来道:“去取印鉴,传步军统领费扬古速来渊鉴斋见我。另外……让四阿哥等会儿也来一趟。”

“是。”

步军统领费扬古是个身材高大健硕的满洲汉子,为人寡言肃穆,低调沉稳,在京中的一众高官显贵中并不起眼。

——但他却是玄烨心腹中的心腹,掌握着九门乃至整个京城的防卫之权。

费扬古听到贵妃传召,很快便从无逸斋赶到了渊鉴斋,但他行完礼后却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屋内等候吩咐。

沈菡没有开口问玄烨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什么要传召太子。

她只是沉默地对着费扬古伸出一只手——手心向上,上面安静地放着一枚印鉴。

费扬古目光一动,微微攥了攥拳,不动声色地跪下听命,但仍未言语。

沈菡缓缓开口:“皇上临行前曾对大人说,‘见此印,便如见朕;侍贵妃,当如侍朕’。不知大人,可还记得?”

费扬古心里一紧:“……是,臣不敢忘。”

沈菡收回印鉴,紧紧攥住:“好。那我现在问你,如今京里,九门是否已经封禁。”

费扬古:“……”

沈菡死死盯着他,两人一坐一跪,沉默地对峙着。

费扬古额上见汗,他的眼前便是贵妃握着印鉴的手,不得不开口作答:“……是。”

沈菡心里咯噔一声,坚硬的印鉴攥在手心里,生疼:“那京城,是否已经戒严。”

“……是。”

沈菡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既然如此,畅春园……大人又作何打算。”

费扬古犹豫片刻,最终低下头吐实道:“臣领圣上谕旨,即刻封闭畅春园上下,所有人一概不许出入。臣此次前来,乃为着人护送太子及三阿哥前往御前。”

沈菡心底发沉:“还有吗?”

可有只言片语.......送来给她。

费扬古顿了一下方道:“皇上原有密令,不许任何人惊扰到娘娘。”

只是没想到德贵妃这般敏锐,竟真的猜到了。

费扬古:“但皇上也吩咐了臣,若实在瞒不过,让娘娘知道了实情,命臣交予娘娘一道密旨。”

他从袖袋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显然是早就做好了准备。

沈菡迟疑地接过,打开。

上面确实是玄烨的亲笔,但较往日的字迹,笔锋显得孱弱无力,甚至带着颤抖的痕迹。

方方正正的鲜红色玺印是如此刺目,径直刺入了沈菡的心里。

沈菡沉默地看完所有内容,心口涌上一阵一阵的绞痛,连捏着卷轴的手指都有些疼了……

但她硬生生强忍住了涌上来的泪水,平静道:“所以你现在可以告诉本宫,御前究竟发生何事了吗?”

这一点,费扬古倒是没有犹豫,答得干脆:“娘娘恕罪,臣确实不知。”

皇上只会指派任务,却不会与他的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

沈菡停顿了一瞬,声音低不可闻:“……那如今,圣躬是否安泰?”

屋里又是一阵沉默。

费扬古艰难道:“……臣,不知。”

沈菡木然半晌,最后轻轻抚了抚未见起伏的肚子,下了决定。

*

无逸斋。

太子自那日从寿萱春永议事回来后便一直郁郁寡欢。

原本玄烨此次亲征,没有命太子监国,而是委任了内阁的大学士和南书房的翰林处理朝政,监理国事,就已经令胤礽失望不已。

但失望归失望,胤礽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

——他如今年未弱冠,除了读书又从未处理过政务,缺少历练,在朝中威信也不足。

汗阿玛许是怕他压服不足众人,监国会导致后方不稳,这才没有委任他吧。

胤礽安慰自己,他还年轻,汗阿玛的考虑是有道理的。

他只要继续努力学习,等过两年他长到胤褆的岁数,汗阿玛一定会对他委以重任的。

——但这种自我安慰,从寿萱春永回来后就灰飞烟灭了。

胤礽在寿萱春永清楚地见到——步军统领费扬古、内务府总管大臣海拉逊对德贵妃言听计从,德贵妃调用八旗护军易如反掌。

而只要手握八旗营兵,畅春园,紫禁城,乃至整个京城的防卫,实则皆牢牢握在德贵妃的手里。

因为此事,连刑部尚书,甚至伊桑阿都不得不俯首听德贵妃吩咐。

这让胤礽……

很难不多想。

也很难不恐惧。

胤礽第一次发现,原来他这个太子是如此单薄!

他两手空空,不但调动不了一兵一卒,甚至连朝中的大臣都更服从“贵妃”的话,而不是他这个太子的话。

若有翌日,他这个太子,真的敌得过“贵妃”吗?

恰在此时,胤礽接到了玄烨的传召……

无逸斋开始收拾车马,渊鉴斋中沈菡和费扬古却仍在对峙。

费扬古听完沈菡的打算,拒绝得十分干脆,他跪下道:“娘娘,请恕臣不能从命。万岁有令,不许任何人惊扰娘娘。如今臣未能瞒住娘娘,使您受惊已是违旨。若再抗旨送您去御前,届时凤体龙胎有伤,臣百死莫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