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 226.防备 利益权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6.防备 利益权衡。(2 / 2)

沈菡看他在舆图上做的标记:“山东……你打算先在山东试点?”

玄烨点头:“山东自古就是农耕大省,作物众多,距离京城也近,水文风土气候都与京城相近。且山东巡抚佛伦主政地方多年,长于庶政。”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山东,自然要从此处做起。

玄烨:“至于长城以北,民风不比京里这边开化,百姓也尚未养成种植水稻的习惯,推广起来更难,也更耗时间,先放一放吧,朕打算先主攻北方。

沈菡听完他的计划算是服了,合着这第一个十年还不算什么,这要是想把御稻推广到全国,少说还得有个几十年?

沈菡:“这也太磨人了吧?”

玄烨继续在舆图上写写画画:“移风易俗本就是世上最难的事之一,没有耐心怎么行?若是到朕闭眼的那一天能干出点儿成绩来,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好吧,农事沈菡一窍不通,也不敢随便发表意见,不过涉及国家层面的项目,可能就是应该这样谨慎吧。

说起来,沈菡这么多年最佩服的就是玄烨的这份耐心,这也是沈菡觉得玄烨最像皇帝的一个地方。

不是生杀予夺,也不是沙场征战,而是能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一件事,谋后世而不是当世。用数年、数十年甚至一生去为一件事布局,达成自己的目标。

她有时候甚至会想,要是他不是满人的皇帝,没有了那份限制和桎梏,该有多好。

可惜,他偏偏就是。

玄烨说干就干,很快就开始行动。

他一方面把任务给户部布置下去,让他们集思广益,写条陈上来研究这事儿应该怎么办。

另一方面玄烨还亲自给山东巡抚佛伦写了信,在信中讲解御稻的好处,种植的方法,他认为比较可行的推广办法等等。他为了提高当地父母官对御稻重要性的认识,避免他们到时候阳奉阴违,甚至还给试点地区的县令亲自写了信。

不但如此,玄烨还特意去了无逸斋一趟,对正在读书的太子和皇子提起了此事......

伊桑阿认为这事儿是个好机会,皇上一直拖着不肯让太子大婚,明显就是想削弱太子在朝中的影响力:“但今天皇上竟然让太子和年长的阿哥们就此事写条陈,显然是已经有意让太子和阿哥们开始接触政务了。”

若是太子能借此机会,针对御稻的推广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甚或是为皇上出一份力,叫皇上看到太子的能力和忠心,皇上未必不会准许太子早日上朝议政。

索额图听完后却当即反对道:“御稻之事,乃是户部的分内事务,户部尚书王骘一向与明珠更为亲近。何况,皇上已经下旨,先在山东境内的府县试点……”

——山东巡抚是佛伦,明珠的铁杆。

就算太子或是索党最后帮着把御稻推广成功,这可都是户部和明珠党的政绩,大头是算在明党头上的。

索额图显然对这个提议并不看好:“以明珠和佛伦的手段,如此大功,他们能叫太子和咱们沾上边儿?”

伊桑阿一噎:“这个……事有轻重缓急,皇上一向最重农桑,便是他们有什么心思,总也得顾忌皇上的想法。”

何况太子的份量远非朝臣可比,如果功劳确实是太子立下的,即便是明珠,也不敢昧下吧——他也掩盖不了啊!

索额图闻言却冷笑道:“皇上的心思……呵呵,真要是按着皇上的心思,甭管太子出再多的力,这功劳也绝不会跑到太子的身上!”

这两年他也算是看透了,皇上忌惮太子可比忌惮党争多多了,想叫皇上主动给太子权力?没门!

真想要权力,唯有靠自己!

伊桑阿吓了一跳!下意识环视四周还有没有旁人。

眼见四面窗户大开,屋里只有自己人,伊桑阿这才把快要跳出胸口的心脏安回去一半:“岳父……”慎言啊!谁知道这府里有没有皇上的探子。

索额图看了伊桑阿一眼,心里迅速转了几个念头,继而慢慢收回了讥讽外露的表情。

屋里有片刻的静默,两人一时都没找到话说。

最后还是伊桑阿率先打破了沉默:“岳父说得是,太子……也有难处,是我考虑得欠妥了。”

索额图面色稍稍放缓,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你也是一片忠心为太子考虑,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回头我和太子商议商议,看看这事儿到底应该怎么办是好。”

……

伊桑阿离开后,格尔芬见索额图面色不好:“阿玛,可是有什么不妥?”

索额图的声音既低且沉,透着阴冷:“以后要防着他一点儿。”

格尔芬一愣:“谁?姐夫?”他不太明白,姐夫怎么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