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我在阴司当差> 第七百一十四章 摄政王逍遥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四章 摄政王逍遥王(2 / 2)

这位可是被记载在课本上的大人物!

大秦历四十年,大秦六王子赢君羡降生,十二岁进入军队历练,凭借赫赫战功二十二岁就坐到了大将军位,在军中威望极高。

偌大的安西之地,便是由赢君羡率军打通打服。

“不错。赢君羡身上有十三件世所罕见的珍宝、法器,如意宝珠就是其中之一,有的是皇帝赏赐,有的是藩国特意献上,在当时可是颇让人津津乐道。”厉温说道。

李馗心里默默给厉博士竖起大拇指。

这种不被史书记载的真实,怕只有厉博士能够信手拈来。

“赢君羡得大秦皇室大力栽培,不仅神通武艺了得,更是在奇门遁甲、风水一道深有建树。”厉博士的声音娓娓道来。

‘卦象、风水。’

这两个词汇瞬间让李馗耳朵竖起,想到了被自己拉入梦境的男人。他所使用的神通就是奇门遁甲之术,难不成男人的真实身份是——赢君羡!?

“赢君羡二十五岁被封为秦王,可见他皇帝父亲对他的重视。可是赢君羡却上书拒绝了这个封号,恳请陛下换个名号,也就是后来课本上介绍的逍遥王!”

李馗皱着眉头,有条不紊地说道:“这位逍遥王并非莽夫,在民间素有贤名,喜好书画,逍遥二字同时代表了他并没有争夺皇位的野心。”

随着自语声,他心里的疑惑亦是越发增多。

“大秦历七十年,赢君羡三十岁。这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份,皇帝宾天,太子尚未登基就已病重无法处理朝中事宜。

“在这种情况下,赢君羡临危受命接过重担,稳定了朝局,更是在后来扶持自己的侄子上位,权利在当时达到了顶峰,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摄政王的名号便由此产生。”

厉温闻言微微颔首,揶揄道:“历史学得不错。”

李馗注视手中的如意宝珠,语气难掩诧异:“厉博士,我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赢君羡的陵墓至今被大秦保存完好。”

脑海中一个接着一个疑问蹦出,他稍作整理出声问道:“如果滨海那座诸侯墓真的是赢君羡的墓穴,那么明面上的陵墓是怎么回事?还是说滨海那座根本不是他的墓,这颗如意宝珠只是恰巧落到了别人手里?”

然而。

“如意宝珠从未离开过赢君羡的手里,他没有将十三件宝物赐给任何人。”

厉温看着李馗困扰的模样,不禁笑了笑,却是语出惊人:“不排除那诸侯墓的主人就是赢君羡。说起来这就要牵扯到大秦皇室的一桩秘辛了。”

“什么秘辛?”

李馗本能地意识到厉博士接下来说的话,极有可能解开他心中所有疑惑。

“大秦历八十年。

“赢君羡摄政的第十年,当初五岁的侄子已经长大成人。按照正常的程序,赢君羡该归还权柄于这位皇帝,可是他没有,朝堂、军队仍是他的一言堂。”

所谓的秘辛在厉温眼中恐怕要画上个问号。

“一人之下的赢君羡到了该做出抉择的一步,是进还是退,以他的实力及威望,完全可以兵不血刃地坐上龙椅。于是他选择向前迈出。”

厉温想起了当初知晓这件事的时候,饶有兴趣地说:

“可是未等赢君羡出手,这位年仅十五岁的皇帝先下手为强,果断将赢君羡击杀。这件事情的影响非常大,为了保全赢君羡的名声,也为了自己的名声,对外的说法就是赢君羡主动归还权利,从摄政王变回了逍遥王,从此离开朝堂不问世事,直到五年后死亡。”

“事到如今,这桩秘辛连大秦皇室内部都知之甚少。”

“事实竟然是这样吗?!”

李馗神色呈出不可思议。

如果按这条线进行推理,那么精通卦算的赢君羡极有可能为自己准备后手,只不过这后手被自己的好侄儿识破,命令手下高手将其镇压封印!

算一算,这都是两千年前的事情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