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穿越>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378章 打开新思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8章 打开新思路!(2 / 2)

唐刀亦是默然。

科学家也要吃饭,若是吃饭都成问题,那还研究个锤子。

当年大西北苦不苦,全国闹饥荒,但就是这样,也要保证科学家们一天一个鸡蛋,有蔬菜吃,不然那里来的国之重器。

其实在昨夜,王助这个名字就一遍又一遍的滑过唐刀的脑海。

当唐刀走下飞机凝视漆黑一片的城市,想起曾经时空中那被迫承受狂轰乱炸的五年,数万在轰炸中死去的民众,数千失去父母的孤儿,唐刀从未如此强烈的渴望战机。

战争永远都是立体的,失去制空权,不仅仅是付出多少牺牲的问题,而是无法获取胜利的关键问题。

或许是老天感受到了唐刀的渴望,王助就这么出现在唐刀的世界里。王助是何许人也?

王助的生平很简单,1909年8月,王助奉派赴日不落帝国学习。1910年先入日不落帝国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就读,又进维克斯工厂实习。1916年6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第二期毕业生,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这个时候,还只是一个高材生的既视感,看遍整个中国,不多见却也不少见。

毕业后的王助,进入一家名为太平洋航天器材公司,这家公司名字倒是很响亮,其实在当时是一家只有20多名员工的手工作坊。

那么王助为什么会选择这家公司呢?因为是他好朋友兼师兄推荐的,这位师兄名叫乔治.韦斯特维尔特,他也是麻省理工学院航天工程首批硕士生,王助是二期毕业生,两人拥有共同的导师。

乔治有个合伙人,叫威廉.爱华德.波音,两个人共同创建了“美国太平洋航天器材有限公司”。

刚开始他们模仿马丁飞机,他们研究它的缺陷并重新设计,并以两人的名字命名为“Bap;W”飞机。

但这款飞机却达不到米国军方的标准,起飞与降落效率太低,根本卖不出去。这时候,乔治又被征召去战场服役,眼看公司即将破产,韦斯特维尔特不忍看到这一幕,就向好友推荐了王助。

王助在原来飞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良,分析“Bap;W”飞机的性能及缺陷,解决了下落机翼的涡流问题,包括国定翼导致飞机飞行不灵活的问题,成功设计出Model-c飞机。

这款飞机一经推出,深受米国军方的好评,成功拿到米国军方52.7万美元的订单,这是该公司赚的第一桶金

王助的到来,如“天降神兵”,挽救濒临倒闭的小作坊。王助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成为该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那年才24岁。

而这家公司在日后的名字,叫做波音。

如果说矢志报国的王助在1917年底就辞职离开米国回到祖国,和这家航空业巨头的公司其实牵扯算不上大,王助在国内带着一群研究人员研发组装共200多架战机投入对日作战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的话,那他曾经教导并引荐去米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的一名学生,却最终成长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家。

仅此一条,他就足以名垂青史。

但其实唐刀知道,这位在飞机制造上的能力,远远超过他目前所达到的。

这一切,皆因为一个钱字。

给航空研究所的经费是个秘密,唐刀不得而知,但堂堂一个研究所所长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却只求得赖以生存的薪水,这个经费或许还没有唐刀在那座富丽堂皇的大酒店住一个月来得高。

“这是五十万法币的提款凭证,算我四行团捐助给航空研究所的经费,请贵所同仁早日研发出可在我蓝天上翱翔的战机,以慰我挚友。”唐刀沉思片刻,将刚刚拿到的盖有两个印章和签名的凭据放在桌上。

“万万不可,这是你全团将士拿命拼出来的经费,将士们的家属没了亲人,如何能再失去抚恤,万万不可。”王助无比感动之下,却是坚决摇头拒绝。

无论唐刀好说歹说,恨不得就说自己现在日进万金,压根看不上这种在华北流通不畅的法币,拥有学者特有固执的王助却是死活不肯收。

在他看来,这钱就是牺牲将士的命,能使用这些的人,只有是家属。

虽固执,却有着足够让人心生尊意的品格。

“我已经两次听你提起挚友,不知他是怎样战死沙场的,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他应该是我中国空军。”王助主动岔开话题。

“他叫乐以青!为我川人,说是与其把酒言欢,其实我并没有那个机会,但我,与其在战场上并肩作战过却是真的,我相信如果有一天我能和他喝上一口二锅头的话,他一定会说,好男儿就当喝如此烈酒的。”唐刀目光露出沉痛。

那日他在地面,乐以青在高空,双方配合默契共同伏击日寇陆航,杀得日寇屁滚尿流,中国江南大地之钢盔名不虚传。

唐刀依旧记得,在战斗结束之后,仅存的数架战机在那位的带领下高速呼啸着掠过战场,相隔着数百米的距离,地面和高空中的中国军人互相行军礼致意。

他和乐以青虽然都看不清对方的脸庞,但并肩作战之谊就此结下。

可是,历史那条该死的车辙总是那般顽固,在一多月后的金陵保卫战中,整个飞行大队仅剩下两架战机,面对日寇十几架战机机群对防线的狂轰乱炸,乐以青和自己仅存的僚机出战。

自此,再未归来。

直至那次唐刀扶陈怀民灵柩回江城,才从空军们那里获悉其战死消息,深以为痛。

只是唐刀将这个心痛一直藏在心中,直到王助这个可以制造飞机的高级研究员甚至可以称得上国内最强飞机设计师出现在他面前,唐刀才又被勾起隐痛,连续两次提及。

从心理学的角度,这其中亦有怨气,对中国航空业落后的怨气。

如果战机足够多,何至于那些优秀的年轻人热血洒尽碧空,那张在未来出现过的杭城笕桥航校十二期47名学员毕业照,狠狠击痛中国人的心。

毕业时英姿飒爽的47名优秀青年,至抗战结束,45人的头像被画上黑框,仅存两人。

听到唐刀说出的名字,王助看向窗外,已是人近知天命之年的中年人却是满眼热泪。

同为中国人,他如何不懂唐刀的意思?心痛之余,更多的却是无奈!

“总会找到办法的,战争,还有很久......”唐刀点上一根烟,若有所思。

。。。。。。。。。。。。

“唐刀昨日和航空所长王助偶遇,今日又在军政部相逢,两人前往酒楼?其外有其随从把守,所谈及内容不详?”浓眉中年男看着秘书拿来的今日关于唐刀情报,浓眉狠狠皱起。

“一个落魄的研究人员,一个注定无所成的航空研究所,怎么会得唐刀关注,我不信他们昨日是偶遇,以前定有接触,告诉沈队长,给我查王助这几日行踪,我要知道他都接触过什么人。

还有,告诉他们,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动航空研究所的人,否则,唐刀那厮发疯,我可救不了他。”

证据,才是事实!身为中国情报机构第一人,浓眉中年男可不会只被表面欺骗。

唐刀当然知道有些人会因为他们二人的碰面而上蹿下跳,但他不在乎。

他顶撞第二战区司令官以及初至山城的混不吝,就是唐团座的金字招牌,也是他最好的保护色。

谁想惹他,就要先试试他的刀够不够快。

和王助的意外相逢,却给他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国有没钱,那公私合作行不行?

大不了国有控股就是,飞机可以跑,技术这玩意儿可跑不了,将核心技术人员发展成自己人就成。

。。。。。。。

PS:月底了,投投月票吧!我的读者老爷们。另外,再推荐一下小女的科幻书《边界漫游者》,已经40多万字了,很肥了,老爷们开宰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