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网游>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第751章 尾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1章 尾声(2 / 2)

秦浩冲孙思邈拱了拱手:“还需孙道长协助才可。”

“这是自然。”

长孙皇后见状上前死死握住秦浩的手:“子瀚,一切就拜托了。”

“自当竭尽全力。”

此后,小兕子就住在了秦浩家里,每天早上秦浩会给她推宫活血,到了晚上入睡前,再使用真气梳理她体内的经脉,由于小兕子年纪还太小,秦浩也不敢用力过猛,只能是徐徐图之。

好在小兕子天性开朗,倒也没有太过害怕,反倒觉得待在宫外比皇宫里要有意思多了。

贞观八年正月,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吏部对长安下辖的23个县进行了全方位的清查,说是清查,实际上是派了一百名书院学生前往各个县收集数据,例如人口、商品价格、粮食产量等等。

外界对于李世民此举议论纷纷,那些世家大族更是如坐针毡,朝廷不少大臣也都是十分疑惑。

不过秦浩知道,李世民正在兑现自己的承诺,在推行官吏改革制度后,他又要朝着税收下刀子了。

大唐并不富有,甚至可以说是贫穷,哪怕是这两年有了土豆之后,收上来的粮食增加了不少,可国库依旧是空的。

军队要养,朝廷官员的俸禄要发,皇室勋贵的赏赐也要发,这些都要从税收里来。

老百姓太穷了,从他们身上是收不上来多少税的,只能从商税上想办法。

李世民的这次行动,就是要先将长安下辖的23个县作为试点,进行商税改革,如果试点效果好,再开始一点点推广到整个大唐。

整个贞观八年的冬季,对于长安下辖23个县的县令来说,无疑是漫长且煎熬的。

一开始他们还觉得,书院那些还没毕业的学生,应该很好糊弄,可是当他们真正接触到这些学生后,很快就发现,这帮小孩简直就像是怪物一样,不仅精通算数,对大唐律更是滚瓜烂熟,但凡有一点纰漏都会被他们找出来,记录在案。

一直到贞观三月,书院开学,这些县令才算是长出一口气,总算是把这些“瘟神”给送走了。

不过很快他们中大多数人就高兴不起来了,根据书院学生收集上来的数据,23个县的县令中有17个被评了丙等,四个县拿到了丁等的评级,两个乙等,甲等的愣是一个都没有。

李世民面子上也有些挂不住,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岂不是更加触目惊心?

这也让李世民坚定了改革的决心,他要的盛世绝不是粉饰太平的盛世,他要让大唐百姓居者有其屋,吃得饱穿得暖,那才叫做太平盛世!

于是,书院再度进行了扩建,这次是由工部督建,整个玉山脚下所有的土地全都纳入了书院范围,如果说以前书院还只是一个小镇,这次扩建之后,书院的规模就比得上一个城市了。

不出意外,书院扩建伴随的自然是扩招,按照李世民的想法,书院现在每年招生还不到四百人,实在是太少了,大唐如此广袤的土地,需要很多优秀的官吏去治理,而且他并不是一个守成之君,大唐在他的带领下,一定会开辟更大的疆土。

扩招,一定要扩招!

于是,玉山书院九月份的公开考试上足足录取了一千名学生,李世民站在城门上,看着朱雀大街乌泱泱围观放榜的人们,不禁意气风发,高呼: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

不过,李世民的好心情仅仅只维持到贞观八年的冬季。

前方传来紧急军情,吐谷浑集结大军入侵凉州。

朝会上,程咬金等一众武将各个奋勇争先,这两年大唐风平浪静,闲得他们骨头都生锈了,可算是又有仗打了。

而且很有意思的一点,这回就连一向反对征战的房玄龄等文臣都没有吭声。

至于他们不吭声的原因也很简单,粮仓里的粮草快堆满了,特别是土豆不像小麦稻米那么耐放,得赶紧消耗一些才行。

文臣武将都同意打,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贞观八年十月,大总管李靖、侯君集、李大亮、任城王李道宗兵分三路率军讨伐吐谷浑。

贞观九年三月,大唐军队大破吐谷浑,五月,李靖在西海之上平定吐谷浑,捉住了吐谷浑王慕容伏允,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灭了吐谷浑。

一时间,大唐周边各个游牧部族纷纷上表,表示臣服,生怕李世民哪天一不高兴,派遣大军顺带手的把他们都给剿灭了。

不过就在大唐上下准备用盛大的庆典迎接得胜归来的大军时,一个意外打乱了这场庆典。

李渊死了。

虽然李渊早已淡出政治舞台多年,但作为大唐的开国皇帝,又是亲生父亲,李世民还是给予了最高规格的葬礼。

并且整整一年时间里,皇宫都没有办过宴会。

到了贞观十年,小兕子的病情也有了极大好转,按照孙思邈的说法,再有个两年时间,她阻塞的心脉就能彻底疏通。

或许是感受到了真气的神奇,小兕子竟然对道家的性命双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个劲的缠着秦浩教她。

秦浩也没有私藏,就教了她一些入门的修炼方法,别说这丫头看起来柔柔弱弱的,练功时还真能吃得了苦,再加上悟性极高,短短一年时间就入了门。

长孙皇后见她身体越来越好,也就没有干涉。

李世民却在事后将秦浩召入宫中。

“子瀚,这世上可有长生不死之法?”

秦浩心头一震,自古帝王就有寻求长生的传统,很显然李世民也不能免俗。

“臣不知。”

“不知?”李世民微微一怔。

秦浩也没有隐瞒:“不瞒陛下,臣现在所修炼的功法的确有些不同寻常之处,可要说能够长生,臣暂时还做不到,也不确定以后能否做到。”

李世民明显有些失望,随即又问:“令师逍遥子可得长生否?”

“师尊坐化时,我与师弟都在场,尸体也被我们火化,想必是没有长生的。”

“那你与令师谁的功力要深厚些?”

“如今看来,臣的功力应该是不弱师尊了。”

“哦?那你的功法朕可练得?”

“陛下愿意学,臣自当从命。”

秦浩心中一动,按照历史书上记载,李世民死的时候才五十二岁,如果再给他二十年时间,大唐又会是怎样的盛世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