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都市>少年战歌> 第一百一十九章,琉球现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九章,琉球现状,(1 / 2)

杨鹏回到天京新城,就把杨德政送给佘老太君,佘老太君开心的要命,不停的谢谢杨鹏,杨鹏对着佘老太君说道“太君,还是让杨德政和张翔在兵部带一段时间,这样就不会有雁门关这样的损失,打仗一定要考预带士兵的生命,老太君你也知道我们打仗那有一次死那么多人的,从来没有,就这次六哥在雁门关哪里,要是我们的话,就不会死守雁门关,一定要先把老百姓疏散,在沿途打击契丹人,这样的伤亡就会很小,还有烧敌人的粮草,一定要在晚上执行,这样撤退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大的损失。”

佘老太君说道“是啊,这次杨琪的损失也不小,俩千多人死了近六百多,还是要学习你们打仗的方法,这次烧粮草死了近俩千人,这样的失误在天京新城这里是不可能发生的,就让杨德政和张翔好好学习。”杨德政还不怎么愿意,看着老祖宗的脸色,也就不敢开口。

林青儿说道“现在我们这里的人口已经太多了,看来还要移民一部分到幽州哪里才行。”杨鹏说“等我想想在说,现在还不能定下来,这样给我几天的时间好好想想,在说。师傅杨彤怀上孩子了,你要抱孙子了,”杨鹏问道,现在的吏部是谁负责。林青儿说道“现在的吏部是刘艳眉负责,我们这里大部分的官员都是少年,也好,不行朝堂上都是老家伙,之乎者也也听不懂,还是这帮少年好,办事爽快,哈哈。”

到了下午,崔昌武带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干瘦文人进来。那文人腰上佩着一把倭刀,虽然瘦,但浓眉大眼留着胡须,看上去十分精神。一进二堂,那文人就跪伏在地,大声唱道:“学生高立功见过城主大人!”

杨鹏喝了一口茶水,笑道:“高先生坐!”那高立功坐了下去。不过他不敢托大,只拿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神态有些拘谨。“高先生有功名在身?”“学生是个生员。”“原来如此!”杨鹏笑道:“崔昌武盛赞高先生大才,今日得见高先生,一定要好好请教高先生一番。”

“学生不敢妄言!”“高先生不怕,这里没有外人,说什么都不会传出去!”高立功听到杨鹏的话,这才拱手朝杨鹏说道:“既然大将军问学生,学生便斗胆直说了。学生以为,如今大将军之势,却有龙困于池之形。”

杨鹏愣了愣,问道:“此话怎讲?”高立功拱手说道:“如今大将军兵强马壮,据守于天京新城。沧州是南北漕运中心,商贾云集贸易繁荣,看似福地,实际上却是天子日夜关注之所,恰似困龙之池。”

“如今天下局势败坏,大将军又屡立战功,正值用人之际,官家尚未对大将军起疑。但卧榻之内岂容他人安睡?只要边境安定局势稍好,官家定会对此京城锁钥之地有如此强军生疑。”若到时候官家怀疑大将军,大将军如何进退?如何能壮大事业?到时候岂不是枉费大将军忠君报国的赤诚之心?”

这高立功虽然看上去有些紧张,但一开口说起话来,却是十分大胆。连天子的心思他也敢议论。若此时对上的不是杨鹏而是一个迂腐官员,把他轰出去都有可能。杨鹏笑了笑,问道:“高先生有何良策?破此困局?”高立功拱手说道:“我愿助大将军取东南小琉球,开荒殖民于彼地,成可进可退之局面。”

杨鹏摸了摸下巴,沉吟不语。小琉球就是台湾岛,此时人烟稀少,被称为小琉球。小琉球上面现在有倭国的城堡,有福建的小股移民点,但总的来说还是一片荒芜,亟待开发。杨鹏说道:“小琉球离天京新城太远,来回不便。”

高立功摇头说道:“我听闻大将军的蒸汽机船六天可以到日本平户,如此算来,十天便可到小琉球,二十日便能往返。这如何算远?即便是天京新城和京城之间交通来回,往返也要五日。”

杨鹏没想到这高立功连自己轮船的情报也知道。不过说起来,杨鹏的三条船日夜在大沽和平户之间的航线上跑海,也不算什么秘密了。杨鹏沉吟说道:“我如今只有三条船,一条船装三百人的话,三条船一个月也只能运一千人到小琉球。这要何时才能把小琉球发展起来?”

高立功说道:“大将军只有三条船,可是因为造船工匠不足?”杨鹏点头说道:“我在沧州只找到一批造船匠,两个半月只能造一艘船。”“此事容易,我前些年也出过几次海。我知道在登州、莱州等地有不少船匠。造大人天京号那样的尖头船,可以在多地联系多批工匠五艘一起造,三个月可以造出五艘。”

“大人招兵买马,容易引起官家的怀疑。但如今海禁实际上已开,以大人的身份造几艘大船,官家不会怀疑什么。”这高立功还跑过海,还认识造船匠?倒不是个只会虚谈的秀才,杨鹏高看了他一眼,琢磨着殖民台湾的可行性。高立功说道:“若是大将军还担心船舶不足,可以买海商现成的商船改造。就我所知,查云克的四艘船就停在港里不开了,沧州另一家海商张家的两条船也因为生丝价格太高不跑海了,大人大可以把他们的船买过来。船上的船工也可以一起雇下。”

“有查云克和张家的六条中型船,再在登州造五条大船,在沧州造一条大船,三个月后大人就有九条大船六条中型船,一个月可以运三千多人到小琉球,一年可以运送几万人过去!”

“到时候垦殖小琉球,自成一片我汉人的王道乐土。”听着高立功的话,杨鹏沉吟不语。高立功说道:“将军大人,如今粮价一日比一日贵,已经涨到三两一石。我听闻将军大人在天京新城开设平价粮店,以二两一石的价格向民众粮,让百姓凭粮票购粮。但若是将来粮价涨到四两、五两,将军的平价粮店如何能继续维持低价?”

“粮价一涨,物物都涨。将军大人不涨月钱,天京新城的百姓就陷入贫困。将军如果大举涨月钱,又如何涨得过这纷乱时局下的物价?如果将军大人的事业局限在天京新城,危如累卵,必将受外界动荡影响。”

“小琉球地方辽阔,土地肥沃,只有开发了小琉球,大举垦殖稳定粮价,将军大人的产业才固若金汤。”“小琉球地处南方,日照充足,一亩地年收三石大米。一个农夫耕作二十亩水田,可以养活几十人。”

杨鹏终于被高立功说动了。乱世中产业,实在是太容易受外界波动影响。大宋朝的物价一天一天上涨,一天比一天乱,在受灾地方甚至出现拿着银子买不到粮食的局面。如果不找一个地方大力垦殖作为后方,天京新城的安逸生活也难以维持。

杨鹏给工人二两月钱,如果这二两月钱买不到一石、半石粮食,那工人的家眷如何生存?工人如何还有心思为杨鹏生产产?虽然杨鹏在沧州各县开有私田,如今有一百三十九万亩私田。但这些私田产量低,所产的粮食对于稳定沧州地区的粮价来说,现在在加上幽州地区,可谓是杯水车薪。而在台湾开垦水田,一亩地的产量是沧州旱田的三倍,事半功倍。

只有把台湾的农业发展起来,杨鹏才有足够的基础支撑天津的工业。杨鹏点头说道:“高先生大才,所言确有道理。”“大将军缪赞了,学生只是跑过几年海,知道一些海外事情。”杨鹏说道:“那就请高先生为我造船匠人,在山东开造大船。高先生既然去过小琉球,自然是知道哪里有跑琉球航道的向导的?再请高先生为我几个老练的向导来。”

高立功拱手说道:“学生一力为将军大人联络!”杨鹏沉吟说道:“高先生熟悉海外事务,不如就在我幕府海外厅中担任大使职位,专门参赞开拓海外事务的种种事情。他日若是高先生立下功勋,我必为高先生求个官位来。”高立功听到杨鹏这样重用他,脸上一喜,匍匐跪地喊道:“学生愿为大将军效鞍前马后之劳!”

和高立功说好了造船的事宜,杨鹏就让高立功到登州、莱州等地船匠开造大船。造五艘船大概要五万两银子,杨鹏预支了二万两,让十个信得过的老会计带着银子去各个造船地做财务,控制支出账簿。

杨鹏又从王家湾中找了十个懂得高密度肋骨怎么造的造船匠,去登州莱州指导那些传统船匠大宋的商船往往都不造肋骨,即便有也很少,造船匠不了解密集肋骨的船只结构。王家湾的船匠已经造了三条密集肋骨大船了,在这方面已经是专家。

高立功动作很快,十二月三日,山东就传来消息,五艘大船已经开造,要不了三个月就能全部造好。十二月五日,杨鹏以关山,陆明为帅,让他带上两百士兵,八百泥瓦匠和烧砖、烧石灰匠人,在向导的指引下,开三条大船前往小琉球。

三条大船暂时不跑日本贸易也没关系,杨鹏每个月利润都有盈余,能够承受轮船在别处使用的成本。说起来,在台湾开垦新田是一本万利的买。这年头最贵的就是粮食,如果杨鹏能够成功开发大量农田,那到时候的利润甚至会超过倭国的贸易收入。

这次开发小琉球,杨鹏决定让关山挂帅。关山精明沉稳,善于组织复杂事务,杨鹏的四十万亩私田都是他组织开垦的。如今沧州武清、宝坻二县的二十万亩杨鹏私田都已经建成,冬小麦已经种上了。关山没有什么事情,正好让他去小琉球张罗开发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