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天命玄鸟,华夏始焉> 第236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6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1 / 2)

第236章《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

“是啊,此时全篇皆描述了蜀道之艰难,取名为蜀道难也恰如其分,最为合适不过!”

“如此大才,不知那人叫什么?”

“全篇诗篇之中透露着一股超然于世的仙气,有谪仙之姿!”

“不知可否将此诗初稿售卖于我,我可出高价!”

“售与我,我出一百两!”

“我出一千两!”

“……”

在所有人都读了《蜀道难之后,一些欣赏且有财力之人,皆纷纷大声喊道,想要购买李白手中的初篇。

听到周围之人的声音,李白此时似乎才刚刚回过神来。也正是如此,刚才李白在创作《蜀道难之时,他的整个人都沉浸在蜀地的险峻之中,并没有察觉到身边环境的变化。

看到酒楼之中的所有人皆要出高价购买自己手中的初稿,李白却微微摇头表示拒绝,“各位请见谅,我好友将要离开长安,回到家乡蜀地,然而蜀地艰难,虽然待在长安也颇为不易,但我也想让我的好友留在长安城之中!”

“不过好有心意已决,我也只能作此诗篇赠与好友!”

听到李白说出原因,酒楼之中的所有人间露出钦佩之色,更多的是露出失望的表情,也有大部分人目光投向了李白旁边的男子,脸上露出羡慕之色。

对方能有李白这样的好友,让他们感到羡慕。

而听到李白的话,酒楼之中的人也不再多说,也不再提购买《蜀道难的初稿。

“既然如此,那公子可否再次誊写一篇《蜀道难,届时我们也愿意出钱购买!”

“没错,即使不是初稿我们也愿意购买!”

“可否再为我等抄写一篇?”

“……”

看到《蜀道难的初稿他们无法购买的,于是既然出言让李白再次抄写一篇。

他们自然能够看出《蜀道难之好,定然也会流芳百世,被后人所传颂。

若是他们能够得到原作者的真迹,然后再传给自己的后人,也算是一种佳话。

听到酒楼之中人的话,这一次李白自然没有拒绝,他颔首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看到李白答应,酒楼之中的所有人街都露出了微笑。

一旁李白的好友见到这一幕,看向李白的目光也露出了真挚的微笑,随即对一旁的李白说道:

“没曾想太白竟然有如此文采,既然如此的太白你又怎会报国无门?”

李白的好友也没有想要李白的回答,而是继续说道:“虽然太白你做了此篇《蜀道难,但我也心意已决,打算离开长安返回家乡蜀地,至于这篇《蜀道难,我就笑纳了!”

“本就是为你所作,尽管拿去!”

听到自己好友的话,李白连忙摆手说道。

与此同时,还从腰间拿出自己的印信,在纸张上印下自己的印章,最后才郑重的递给一旁的好友。

好友见此,也非常郑重的接了过去。

……

偌大的长安城之中,每日皆都发生着许多事情,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而今日在酒楼发生的事情也迅速被传了出去,然后在长安城中迅速被传开。

传得最快的莫过于《蜀道难,被更多的人传唱,许多文人之士皆手捧一篇《蜀道难,感受着其中的字句。

随着时间的发酵,李白的名字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熟知,甚至一些达官显贵皆听到了李白之名,更知道了李白的文采,纷纷邀请李白参加家中晚宴,赋诗以作乐。

在最初,李白对于这种情况是极其乐意的,毕竟可以使自己的名字被达官显贵所熟知,然后被伯乐欣赏,推举自己入朝为官,一展心中抱负。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心中对于这种情况越来越厌恶,在这期间也遭受到了一些达官显贵的蔑视。

比如就在此时,李白被邀请到一名朝中官员的府中,因为朝中官员要宴请好友,故而邀请李白前来赋诗作乐。

这样的事情李白也经历了许多,但是此次却不一样,他能感觉到此时邀请自己前来的官员看向自己的目光有淡淡的蔑视,似乎极其看不起自己。

这让他心中甚是不悦。

但是心中不高兴又能如何,他不过是一介白身,与在朝为官的达官显贵来说,自己不过是一名低贱的平民。

此时富丽堂皇的厅堂之中,身着美丽服饰的侍女翩翩起舞,有雅乐阵阵,美味佳肴、琼浆玉液,然而被邀请来的李白却只能坐在末尾,似乎被当成了用来取乐的伶人。

想到此处,李白胸膛之中一股怒火顿时翻涌而起,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发怒,依旧在冷静的观察此时的情形。

却见厅堂上方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间欢声笑语在耳畔响起,而坐在末尾的李白仿佛是一位局外人,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这样会逐渐来到高潮,只

见邀请李白来的朝中官员突然看向李白,然后颐气指使说道:

“听闻李白在长安城之中颇有才气,做出的诗篇更有谪仙飘然除尘之名,今日老夫特地邀请李白来府中,为我等赋诗作乐!”

“没想到竟然将李白邀请了过来,上官大气!”

“没想到我等也能一听优美诗篇,此番全靠上官!”

“那李白还不赶快做诗来!”

“……”

随着主家道出邀请李白而来,厅堂之中的人顿时一阵谄媚附和,在阿谀奉承的同时,也对李白指指点点,话语之中多有对自家奴婢之姿态。

至此,李白义愤填膺,不过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半分,听到厅堂之中的人对自己颐气指使,当即也听话的站起身来,对着上方的主家说道:

“恭敬不如从命,而且上官取来笔墨,此时我便赋诗一首,以为修为之乐!”

“好!”

听到李白的话,厅堂之上的人皆露出笑容,对他们来说,这种随意指使他人做事的姿态,似乎已经让他们习以为常。

听到李白如此顺利的答应,也以为李白是那等下等卑贱之人。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侍者侍女将笔墨皆端上了厅堂之中,而李白也走到天堂之中的作案前,开始皱眉沉思,给人一种正在冥思苦想,正在做诗的模样。

而天堂之中的人也在静静的等待,交谈之声也不禁低了几分。

在沉思的同时,李白却想到了很多。

他想到了自己在长安城之中经历,以及在长安城之中结交的知心好友,以及此时自己所遭受的不公经历。

一切的一切,此时皆都映上眼帘,再次看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