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天命玄鸟,华夏始焉> 第262章 剑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2章 剑术(1 / 2)

第262章剑术

“剑法……”

听到这里,李清照微微蹙眉。她的爱好不过是吟诗作对、研究金石等物,或者是饮酒,搏戏,而学习功夫,应当是那些男子。

白止仿佛能够一眼看透李清照心中的想法,然后说道:“比如将来你去一个湖泊之中泛舟饮酒,不是你喝醉了且遇见了歹人,又该如何?”

“若是有一天你想同他人一同玩博戏,若是遇到他人为难与你,你又该如何?”

“若是学了一门剑术就不同了,也可让人投鼠忌器,不敢寻你的麻烦,也可以保护他人,让自己在意的人不必被他人欺负……”

随着白止的诉说,李清照的脑海之中当即浮现出了相应的画面,随即又想到了自己能够潇洒的饮酒泛舟,吟诗作词,才当即点头,道:

“既然如此,那便学一门剑术吧!”

经过白止的劝说,李清照终于愿意学一门剑术了。

赶到李清照愿意学习一门剑术,白止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不过仍然说道:

“你所敬仰的先贤也都是从普通人走过来的,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比你此时所面临的困境还要巨大,但是因为拥有莫大的决心与勇气,才会成为伱们眼中的先贤。”

“若是一个人没有奋斗前进的决心与勇气,谈何能够成为自己所敬仰的人呢!”

看着身前李清照紧闭双眸,峨眉微皱,正在接受记忆的模样,白止的目光看向了窗棂之外。

白止轻声说道,然后在李清照惊讶的目光之中,洁白的翎羽伸出,翅膀微微点在了李清照光洁的额头之上。

“我明白了!”

一群喜鹊站在海棠树上叽叽喳喳,站在海棠翠绿的嫩叶之中,仿佛是在呼唤海棠盛开,欣赏那美丽的花朵。

但是此时的大宋,是指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经典子集、读书科举上面,谁还有精力将君子六艺全都研习一遍?

也就是说,此时李清照也没有人选去学习剑术。

但是这小小的庭院却有几分不一样的凉意,翠竹掩映之下,投下一片片阴影,能够让庭院之中的人儿在其中纳凉,带来了几分惬意。

正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更何况是身有武艺呢。

过了片刻,身旁的少女终于睁开了双眸,原本委婉温柔的眸光之中竟然闪过一丝杀意,那是学习剑术之后特有的气质。

但是今时今日却不同了,自从刚才李清照服用了自己给她的朱果,她的命运就已经发生了改变。

“即使我没有人身,也可以将剑术传给你!”

若是那个时候想要学上一门剑术,也是非常简单。

夏日酷热的太阳照耀着大地,不过秋日夜即将来临,这丝燥热已经是这夏天的尾巴,蝉鸣一声接着一声,给这丝燥热又增添了几分躁动。

然而这一点她却想错了。

说到这里,李清照又不禁蹙眉,然后看向一旁的白止,问道:“既然我要学上一名剑术,那要向谁学习呢?”

此时的大宋不及大唐与大汉,在大唐与大汉之时,士子可佩剑而行,而且每一個人的身上多多少少也有一些武艺。

听到白止的话,李清照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的坚定了。

她又看向一旁的神鸟,神鸟毕竟不是人,无法展示出具体的招数,所以神鸟也无法传授自己剑术。

这些记忆仿佛是她自己的,只不过记忆中施展建树的人却不是自己。但是这却没有任何的影响,只待将来她慢慢将这些招式熟悉,便可以真正的将其化为自己的东西。

李清照微微失神,然后在一瞬间,她的脑海之中就涌现出了大量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全都是关于剑术的。

在外面的亭台之中,两个丫鬟正在玩耍着翻绳游戏,时不时的回头看向书房的这边,显然在疑惑自己姑娘为什么要将她俩赶出去。

白止看着眼前温婉娴静、气若幽兰的少女,仍然不由自主地同历史之上的那个女子联系在一起,历史上的那个女子,虽然才情古今未有,也拥有着美丽的容貌,但是悲惨的遭遇却让世人唏嘘。

“感觉如何?”

看着睁开双眼的李清照,白止不禁问道。

“的确不一样。”

李清照微微点头,手无寸铁和身有武艺的感受的确不一样,身有武艺更让一个人心中更有信心。

“此时我才明白神鸟的良苦用心……”

这就是真相定律吗?

听到李清照的话,白止也不禁笑了起来。随后又说道:

“如此也可以更方便的施展你的抱负与实施你的爱好,在某种程度上,更能保护你自己和你的家人。”

“不过神鸟赐予了我关于剑术的记忆,也需要我自己去练习啊!”

感受到了无功受禄的感觉,自然也让李清照有些着迷,“着实让人警惕,神鸟这是想让我沉沦!”

李清照笑着开玩笑道,同时也看向窗棂之外,隔着窗

棂喊道:“青竹雪梅,你俩进来一下。”

“哎!姑娘!”

外面在亭台下正玩着翻绳游戏的两个丫鬟听到李清照的声音,连忙小跑地进了书房,然后脆生生的说道:“姑娘有什么事吗?”

“你去我父亲那里给我寻来一把宝剑!”

“宝剑?”

两个丫鬟一脸疑惑,毕竟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姑娘并不通武艺,乃是大家闺秀,精通诗书礼仪罢了,此时为什么要寻来宝剑呢?

不过既然是自己姑娘安排的事情,她们自然要去做。

两个丫鬟顿时向前院走去,来到花厅之中,正好看到自己家夫人正在和登门拜访的客人说话,只见客人也是一位妇人,显然是汴京城中达官显贵家的夫人。

正在同客人说话的王氏看到了厅堂外面要进来的两个丫鬟,又看到两个丫鬟要回避,当即出声主动将她俩喊了进来:

“你们两个匆匆而来,是清照有什么事情吗?”

王氏询问道。

而坐在一旁的妇人却也看像两个丫鬟,听到王氏口中的清照,目光之中顿时露出了感兴趣之色,忍不住正色倾听。

听到夫人询问,两个丫鬟不敢隐瞒,直接说道:“姑娘让我们两个来寻找姥爷的宝剑,姑娘说有用。”

“宝剑?”

不仅是王氏,一旁的妇人脸上也露出了疑惑之色。

“清照只喜欢诗词歌赋,此时为何要寻宝剑?”

“我俩不知。”

两个丫鬟摇头,同样的一脸疑惑。

看到两个丫鬟也都不知道,王氏心中也更加的疑惑了,正好此时厅堂之中也有客人在,王氏当即对两个丫鬟说道:

“却将清照喊来,就说厅堂之中有客人在,让她来见见客人。”

“是!”

两个丫鬟领命而去,而坐在书房之中的李清照听到自己的母亲喊自己过去,并且告知厅堂之中有客人在时,脸上也露出了疑惑之色,随即疑惑之色又释然,明白了母亲的用意。

早上自己逛街回来之后,自己的母亲就同自己诉说了要为自己寻找如意郎君的事情,此时又有客人在,两者联系在一起,事情就明朗了许多。

“母亲就这么着急将自己嫁出去吗……”

李清照不禁有些不高兴,长叹了一口气,飞机在两名丫鬟的服侍之下,又重新梳妆打扮一番,才向前面的花厅走去。

此时的李清照换上了一件淡粉色的长裙,脸上略施粉黛,犹如出水芙蓉,清新淡雅。乌黑油亮的长发用一根雕刻着梅花的发簪束缚着,又有美丽的金步摇插在发髻之上,随着她的走动,金步摇也微微的摇曳。

当李清照来到花厅之中时,却看到自己的母亲正在同一位妇人交谈,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至于那名妇人,李清照自然不认识。

而两人看到李清照起来之后,王氏不禁埋怨道:“怎么来的这么晚。”

说了一句李清照之后,王氏才看向一旁的妇人,说道:“这便是小女清照。”

而坐在一旁的妇人看到李清照之时,顿时目光微微一愣,脸上也露出了惊叹之色,赞叹道:

“清照侄女当真是貌美如花,单单就容貌而言,恐怕汴京城中未有女子能够相比了。”

那名妇人脸上带着惊叹之色,显然真正的被李清照的容貌所惊讶,不禁说道:“听闻清照之女文采惊人,精通诗词歌赋,如此说来,也是一位才女了!”

“哪里是才女,不过是精通几句诗词罢了,至于所作诗词,也不过是随手信笔涂鸦!”

听到王氏谦虚的话语,一旁的妇人并没有在意。

“清照有礼了!”

毕竟是有客人在前,李清照当即上前对着那名妇人恭敬的行礼,行为举止之间有礼端庄,尽显大家闺秀之风采。

这让那名妇人看的更是眼前一亮,目光一直在李清照的身上游离,不愿离去。

看到妇人的反应,王氏脸上露出了满意之色,王氏叫李清照来到花厅,也是为了让身前的妇人看一看自己的女儿,此时目的已经达到,王氏这才看向一旁的李清照,询问道:

“刚才雪梅和青竹说,你欲寻找你父亲的宝剑,不知为何?”

李清照早就猜到自己的母亲会如此问,心中也已经打好腹稿,直接回答道:

“前几日从家乡来到这汴京城,虽然一路上并不交集赶路,但是半个月下来也感到身体疲劳,顿感身体之羸弱,故而想要原来父亲的宝剑,也可强身健体,改善身体羸弱之态!”

听到李清照如此说,往事自然不好反对,毕竟是自己的女儿担心自己的身体,而且舞剑之类,的确能够增强身体体质,作为父母的,暂时还来不及呢。

所以王氏的脸上顿时浮现了笑容,连忙安排自己的丫鬟道:“去将老爷书房中的宝剑取来。”

看到自己母亲的丫鬟离离而去,李清照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只要自己的母亲不反对即可。

随后,王氏又同一旁的妇人交谈着,而李清照坐在一旁充当背景板,还不时被一旁的妇人打量。

过了片刻,李清照寻了一个由头便离去了。

感觉李清照离去的背影,那名妇人久久才回过神来,然后看着一旁的王氏赞叹道:

“千金之容貌,在这汴京城中,也的确属于前列了,更不必说千金更精通诗词歌赋,而且刚才千金更注重自己的身体,若是传出姐姐有招婿之意,恐怕姐姐这李府的门槛将被会被媒婆给踏破了!”

妇人脸上露出了羡慕之色,对于李清照的模样,心中很是羡慕,同时还不断赞叹着王氏家教之好,乃诗书传家,簪缨之族!

妇人的赞叹,也让王氏脸上带满了笑容。

……

返回自己庭院的李清照,便看到了两名丫鬟抱着一把宝剑,环缓缓也进入了庭院之中。

“姑娘,老爷的宝剑已经取来了!”

结果丫鬟手中的宝剑,李清照细细的打量,宝剑之剑鞘非常的普通,但是拔出长剑之后,锋利的剑刃顿时照亮了她的双眸,可以看出手中的宝剑当真是一把好剑。

看着手中的宝剑,李清照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挥舞一番了,于是连忙让两个丫鬟帮助自己换上了一身劲服,然后手持宝剑来到了庭院之中。

两个丫鬟在旁边目光灼灼的看着,脸上也露出了期待之色。

“姑娘并没有学过剑术,不知道会不会舞剑。”

面容清瘦的青竹说道。

一旁娇憨可爱的雪梅却反驳道:“姑娘数读经典,书中自有黄金屋,想必姑娘也看了许多剑谱吧,所以应当会舞剑!”

两个小丫鬟争吵着,目光却紧盯着庭院之中的李清照。

……

“不必紧张,只要按照自己记忆中的招式施展出来即可。”

隐藏了身形的白止轻声的说道,悬浮在李清照旁边的虚空之中,不时的指点着。

听到了神鸟的鼓励,李清照也放开了身形开始舞剑。毕竟在此之前,李清照是一个温柔典雅的闺中女子,平日里的生活也不过是诗书典籍,琴棋书画,这舞剑之类乃是男子修习。

与她这般大家闺秀实在没有联系。然而此时因为神鸟的鼓励,她这个大家闺秀也开始五枪弄棒了。

“姑娘动了!”

一旁的小丫鬟惊奇的说道,只见在她光之中,李清照的身形开始舞动。

听到夫人询问,两个丫鬟不敢隐瞒,直接说道:“姑娘让我们两个来寻找姥爷的宝剑,姑娘说有用。”

“宝剑?”

不仅是王氏,一旁的妇人脸上也露出了疑惑之色。

“清照只喜欢诗词歌赋,此时为何要寻宝剑?”

“我俩不知。”

两个丫鬟摇头,同样的一脸疑惑。

看到两个丫鬟也都不知道,王氏心中也更加的疑惑了,正好此时厅堂之中也有客人在,王氏当即对两个丫鬟说道:

“却将清照喊来,就说厅堂之中有客人在,让她来见见客人。”

“是!”

两个丫鬟领命而去,而坐在书房之中的李清照听到自己的母亲喊自己过去,并且告知厅堂之中有客人在时,脸上也露出了疑惑之色,随即疑惑之色又释然,明白了母亲的用意。

早上自己逛街回来之后,自己的母亲就同自己诉说了要为自己寻找如意郎君的事情,此时又有客人在,两者联系在一起,事情就明朗了许多。

“母亲就这么着急将自己嫁出去吗……”

李清照不禁有些不高兴,长叹了一口气,飞机在两名丫鬟的服侍之下,又重新梳妆打扮一番,才向前面的花厅走去。

此时的李清照换上了一件淡粉色的长裙,脸上略施粉黛,犹如出水芙蓉,清新淡雅。乌黑油亮的长发用一根雕刻着梅花的发簪束缚着,又有美丽的金步摇插在发髻之上,随着她的走动,金步摇也微微的摇曳。

当李清照来到花厅之中时,却看到自己的母亲正在同一位妇人交谈,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至于那名妇人,李清照自然不认识。

而两人看到李清照起来之后,王氏不禁埋怨道:“怎么来的这么晚。”

说了一句李清照之后,王氏才看向一旁的妇人,说道:“这便是小女清照。”

而坐在一旁的妇人看到李清照之时,顿时目光微微一愣,脸上也露出了惊叹之色,赞叹道:

“清照侄女当真是貌美如花,单单就容貌而言,恐怕汴京城中未有女子能够相比了。”

那名妇人脸上带着惊叹之色,显然真正的被李清照的容貌所惊讶,不禁说道:“听闻清照之女文采惊人,精通诗词歌赋,如此说来,也是一位才女了!”

“哪里是才女,不过是精通几句诗词罢了,至于所作诗词,也不过是随手信笔涂鸦!”

听到王氏谦虚的话语,一旁的妇人并没有在意。

“清照有礼了!”

毕竟是

有客人在前,李清照当即上前对着那名妇人恭敬的行礼,行为举止之间有礼端庄,尽显大家闺秀之风采。

这让那名妇人看的更是眼前一亮,目光一直在李清照的身上游离,不愿离去。

看到妇人的反应,王氏脸上露出了满意之色,王氏叫李清照来到花厅,也是为了让身前的妇人看一看自己的女儿,此时目的已经达到,王氏这才看向一旁的李清照,询问道:

“刚才雪梅和青竹说,你欲寻找你父亲的宝剑,不知为何?”

李清照早就猜到自己的母亲会如此问,心中也已经打好腹稿,直接回答道:

“前几日从家乡来到这汴京城,虽然一路上并不交集赶路,但是半个月下来也感到身体疲劳,顿感身体之羸弱,故而想要原来父亲的宝剑,也可强身健体,改善身体羸弱之态!”

听到李清照如此说,往事自然不好反对,毕竟是自己的女儿担心自己的身体,而且舞剑之类,的确能够增强身体体质,作为父母的,暂时还来不及呢。

所以王氏的脸上顿时浮现了笑容,连忙安排自己的丫鬟道:“去将老爷书房中的宝剑取来。”

看到自己母亲的丫鬟离离而去,李清照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只要自己的母亲不反对即可。

随后,王氏又同一旁的妇人交谈着,而李清照坐在一旁充当背景板,还不时被一旁的妇人打量。

过了片刻,李清照寻了一个由头便离去了。

感觉李清照离去的背影,那名妇人久久才回过神来,然后看着一旁的王氏赞叹道:

“千金之容貌,在这汴京城中,也的确属于前列了,更不必说千金更精通诗词歌赋,而且刚才千金更注重自己的身体,若是传出姐姐有招婿之意,恐怕姐姐这李府的门槛将被会被媒婆给踏破了!”

妇人脸上露出了羡慕之色,对于李清照的模样,心中很是羡慕,同时还不断赞叹着王氏家教之好,乃诗书传家,簪缨之族!

妇人的赞叹,也让王氏脸上带满了笑容。

……

返回自己庭院的李清照,便看到了两名丫鬟抱着一把宝剑,环缓缓也进入了庭院之中。

“姑娘,老爷的宝剑已经取来了!”

结果丫鬟手中的宝剑,李清照细细的打量,宝剑之剑鞘非常的普通,但是拔出长剑之后,锋利的剑刃顿时照亮了她的双眸,可以看出手中的宝剑当真是一把好剑。

看着手中的宝剑,李清照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挥舞一番了,于是连忙让两个丫鬟帮助自己换上了一身劲服,然后手持宝剑来到了庭院之中。

两个丫鬟在旁边目光灼灼的看着,脸上也露出了期待之色。

“姑娘并没有学过剑术,不知道会不会舞剑。”

面容清瘦的青竹说道。

一旁娇憨可爱的雪梅却反驳道:“姑娘数读经典,书中自有黄金屋,想必姑娘也看了许多剑谱吧,所以应当会舞剑!”

两个小丫鬟争吵着,目光却紧盯着庭院之中的李清照。

……

“不必紧张,只要按照自己记忆中的招式施展出来即可。”

隐藏了身形的白止轻声的说道,悬浮在李清照旁边的虚空之中,不时的指点着。

听到了神鸟的鼓励,李清照也放开了身形开始舞剑。毕竟在此之前,李清照是一个温柔典雅的闺中女子,平日里的生活也不过是诗书典籍,琴棋书画,这舞剑之类乃是男子修习。

与她这般大家闺秀实在没有联系。然而此时因为神鸟的鼓励,她这个大家闺秀也开始五枪弄棒了。

“姑娘动了!”

一旁的小丫鬟惊奇的说道,只见在她光之中,李清照的身形开始舞动。

听到夫人询问,两个丫鬟不敢隐瞒,直接说道:“姑娘让我们两个来寻找姥爷的宝剑,姑娘说有用。”

“宝剑?”

不仅是王氏,一旁的妇人脸上也露出了疑惑之色。

“清照只喜欢诗词歌赋,此时为何要寻宝剑?”

“我俩不知。”

两个丫鬟摇头,同样的一脸疑惑。

看到两个丫鬟也都不知道,王氏心中也更加的疑惑了,正好此时厅堂之中也有客人在,王氏当即对两个丫鬟说道:

“却将清照喊来,就说厅堂之中有客人在,让她来见见客人。”

“是!”

两个丫鬟领命而去,而坐在书房之中的李清照听到自己的母亲喊自己过去,并且告知厅堂之中有客人在时,脸上也露出了疑惑之色,随即疑惑之色又释然,明白了母亲的用意。

早上自己逛街回来之后,自己的母亲就同自己诉说了要为自己寻找如意郎君的事情,此时又有客人在,两者联系在一起,事情就明朗了许多。

“母亲就这么着急将自己嫁出去吗……”

李清照不禁有些不高兴,长叹了一口气,飞机在两名丫鬟的服侍之下,又重新梳妆打扮一番,才向前面的花厅走去。

此时的李清照换上了一件淡粉色的长裙,脸上略施粉黛,犹如出水芙蓉,清新淡雅。乌黑油亮的长发用一根雕刻着梅花的发簪束缚着,又有美丽的金步摇插在发髻之上,随着她的走动,金步摇也微微的摇曳。

当李清照来到花厅之中时,却看到自己的母亲正在同一位妇人交谈,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至于那名妇人,李清照自然不认识。

而两人看到李清照起来之后,王氏不禁埋怨道:“怎么来的这么晚。”

说了一句李清照之后,王氏才看向一旁的妇人,说道:“这便是小女清照。”

而坐在一旁的妇人看到李清照之时,顿时目光微微一愣,脸上也露出了惊叹之色,赞叹道:

“清照侄女当真是貌美如花,单单就容貌而言,恐怕汴京城中未有女子能够相比了。”

那名妇人脸上带着惊叹之色,显然真正的被李清照的容貌所惊讶,不禁说道:“听闻清照之女文采惊人,精通诗词歌赋,如此说来,也是一位才女了!”

“哪里是才女,不过是精通几句诗词罢了,至于所作诗词,也不过是随手信笔涂鸦!”

听到王氏谦虚的话语,一旁的妇人并没有在意。

“清照有礼了!”

毕竟是有客人在前,李清照当即上前对着那名妇人恭敬的行礼,行为举止之间有礼端庄,尽显大家闺秀之风采。

这让那名妇人看的更是眼前一亮,目光一直在李清照的身上游离,不愿离去。

看到妇人的反应,王氏脸上露出了满意之色,王氏叫李清照来到花厅,也是为了让身前的妇人看一看自己的女儿,此时目的已经达到,王氏这才看向一旁的李清照,询问道:

“刚才雪梅和青竹说,你欲寻找你父亲的宝剑,不知为何?”

李清照早就猜到自己的母亲会如此问,心中也已经打好腹稿,直接回答道:

“前几日从家乡来到这汴京城,虽然一路上并不交集赶路,但是半个月下来也感到身体疲劳,顿感身体之羸弱,故而想要原来父亲的宝剑,也可强身健体,改善身体羸弱之态!”

听到李清照如此说,往事自然不好反对,毕竟是自己的女儿担心自己的身体,而且舞剑之类,的确能够增强身体体质,作为父母的,暂时还来不及呢。

所以王氏的脸上顿时浮现了笑容,连忙安排自己的丫鬟道:“去将老爷书房中的宝剑取来。”

看到自己母亲的丫鬟离离而去,李清照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只要自己的母亲不反对即可。

随后,王氏又同一旁的妇人交谈着,而李清照坐在一旁充当背景板,还不时被一旁的妇人打量。

过了片刻,李清照寻了一个由头便离去了。

感觉李清照离去的背影,那名妇人久久才回过神来,然后看着一旁的王氏赞叹道:

“千金之容貌,在这汴京城中,也的确属于前列了,更不必说千金更精通诗词歌赋,而且刚才千金更注重自己的身体,若是传出姐姐有招婿之意,恐怕姐姐这李府的门槛将被会被媒婆给踏破了!”

妇人脸上露出了羡慕之色,对于李清照的模样,心中很是羡慕,同时还不断赞叹着王氏家教之好,乃诗书传家,簪缨之族!

妇人的赞叹,也让王氏脸上带满了笑容。

……

返回自己庭院的李清照,便看到了两名丫鬟抱着一把宝剑,环缓缓也进入了庭院之中。

“姑娘,老爷的宝剑已经取来了!”

结果丫鬟手中的宝剑,李清照细细的打量,宝剑之剑鞘非常的普通,但是拔出长剑之后,锋利的剑刃顿时照亮了她的双眸,可以看出手中的宝剑当真是一把好剑。

看着手中的宝剑,李清照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挥舞一番了,于是连忙让两个丫鬟帮助自己换上了一身劲服,然后手持宝剑来到了庭院之中。

两个丫鬟在旁边目光灼灼的看着,脸上也露出了期待之色。

“姑娘并没有学过剑术,不知道会不会舞剑。”

面容清瘦的青竹说道。

一旁娇憨可爱的雪梅却反驳道:“姑娘数读经典,书中自有黄金屋,想必姑娘也看了许多剑谱吧,所以应当会舞剑!”

两个小丫鬟争吵着,目光却紧盯着庭院之中的李清照。

……

“不必紧张,只要按照自己记忆中的招式施展出来即可。”

隐藏了身形的白止轻声的说道,悬浮在李清照旁边的虚空之中,不时的指点着。

听到了神鸟的鼓励,李清照也放开了身形开始舞剑。毕竟在此之前,李清照是一个温柔典雅的闺中女子,平日里的生活也不过是诗书典籍,琴棋书画,这舞剑之类乃是男子修习。

与她这般大家闺秀实在没有联系。然而此时因为神鸟的鼓励,她这个大家闺秀也开始五枪弄棒了。

“姑娘动了!”

一旁的小丫鬟惊奇的说道,只见在她光之中,李清照的身形开始舞动。

听到夫人询问,两个丫鬟不敢隐瞒,直接说道:“姑娘让我们两个来寻找姥爷的宝剑,姑娘说有用。”

“宝剑?”

不仅是王氏,一旁的妇人脸上也露出了疑惑之色。

“清照只喜欢诗词歌赋,此时为何要寻宝剑?”

“我俩不知。”

两个丫鬟摇头,同样的一脸疑惑。

看到两个丫鬟也都不知道,王氏心中也更加的疑惑了,正好此时厅堂之中也有客人在,王氏当即对两个丫鬟说道:

“却将清照喊来,就说厅堂之中有客人在,让她来见见客人。”

“是!”

两个丫鬟领命而去,而坐在书房之中的李清照听到自己的母亲喊自己过去,并且告知厅堂之中有客人在时,脸上也露出了疑惑之色,随即疑惑之色又释然,明白了母亲的用意。

早上自己逛街回来之后,自己的母亲就同自己诉说了要为自己寻找如意郎君的事情,此时又有客人在,两者联系在一起,事情就明朗了许多。

“母亲就这么着急将自己嫁出去吗……”

李清照不禁有些不高兴,长叹了一口气,飞机在两名丫鬟的服侍之下,又重新梳妆打扮一番,才向前面的花厅走去。

此时的李清照换上了一件淡粉色的长裙,脸上略施粉黛,犹如出水芙蓉,清新淡雅。乌黑油亮的长发用一根雕刻着梅花的发簪束缚着,又有美丽的金步摇插在发髻之上,随着她的走动,金步摇也微微的摇曳。

当李清照来到花厅之中时,却看到自己的母亲正在同一位妇人交谈,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至于那名妇人,李清照自然不认识。

而两人看到李清照起来之后,王氏不禁埋怨道:“怎么来的这么晚。”

说了一句李清照之后,王氏才看向一旁的妇人,说道:“这便是小女清照。”

而坐在一旁的妇人看到李清照之时,顿时目光微微一愣,脸上也露出了惊叹之色,赞叹道:

“清照侄女当真是貌美如花,单单就容貌而言,恐怕汴京城中未有女子能够相比了。”

那名妇人脸上带着惊叹之色,显然真正的被李清照的容貌所惊讶,不禁说道:“听闻清照之女文采惊人,精通诗词歌赋,如此说来,也是一位才女了!”

“哪里是才女,不过是精通几句诗词罢了,至于所作诗词,也不过是随手信笔涂鸦!”

听到王氏谦虚的话语,一旁的妇人并没有在意。

“清照有礼了!”

毕竟是有客人在前,李清照当即上前对着那名妇人恭敬的行礼,行为举止之间有礼端庄,尽显大家闺秀之风采。

这让那名妇人看的更是眼前一亮,目光一直在李清照的身上游离,不愿离去。

看到妇人的反应,王氏脸上露出了满意之色,王氏叫李清照来到花厅,也是为了让身前的妇人看一看自己的女儿,此时目的已经达到,王氏这才看向一旁的李清照,询问道:

“刚才雪梅和青竹说,你欲寻找你父亲的宝剑,不知为何?”

李清照早就猜到自己的母亲会如此问,心中也已经打好腹稿,直接回答道:

“前几日从家乡来到这汴京城,虽然一路上并不交集赶路,但是半个月下来也感到身体疲劳,顿感身体之羸弱,故而想要原来父亲的宝剑,也可强身健体,改善身体羸弱之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