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第九百九十九章 三代之内,永不录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九十九章 三代之内,永不录用(1 / 2)

大宋的官员,特别喜欢罢官辞职!

这种罢官辞职行为,和现代香江社团中,古惑仔们去赤柱监狱进修类似。

似乎,只有罢官辞职一次,才能养望。

只有辞职在家休息,才能表达自己出来当官,是为了黎民百姓,是为了江山社稷,而不是功名利禄。

说起来,养望的大臣里面,有不少佼佼者,放在后世,都是名留青史的人物。

比如说,王安石、司马光、包拯三人!

其中包拯,二十八岁考上进士,三十八岁才出来当官。

他的理由,就是‘父母在,不远游’,为了赡养父母,他宁愿不出来当官。

几年后,包拯父母离世,他又给父母守孝。

等孝期满了,包拯虽然还没出来当一天官,却已经通过养望十年,而名震天下。

司马光则是用‘着书’的理由,躲在洛阳养望十多年,通过一本《资治通鉴》,让他成为了‘赤党魁首’。

如果说,包拯是用‘孝’养望、司马光是用‘书’养望,还算理由正当!

那么王安石的养望方法,就有点令人不齿了。

在宋仁宗、宋英宗两朝,朝堂多次对他‘征辟’。

可是,王安石用了各种理由推辞不出,足足养望了二十多年,等宋神宗登基,这才出山。

而他一出手,就是轰动天下的‘王安石变法’。

正是因为有包拯、司马光、王安石这样的例子在前,现在大宋的官员动不动就找理由辞职,回家养望。

对于这种动不动就跑路的行为,苏明哲这位大宋新上任的‘CEO’,特别反感!

毕竟,在苏明哲看来,这些人就是借着辞职回家养望,来对抗自己弄出来的‘京察和大计’。

对于这些给自己难堪的官员,苏明哲也没惯着他们的意思。

只要是辞职不干的人,苏明哲命令他们的上司出面,挽留三次。

三次过后,依旧坚持辞职的官员,就任由其离开。

一时间,天下罢官辞职回家的人,多如牛毛。

苏明哲却在这些官员罢官之后,就悄悄让吏部记下了这些官员名字,并且让人记下一句话:

“在朕这一朝,除了丁忧回家的官员,其他辞官之人,一律永不录用!”

“并且,他们子孙三代,都不得录用!”

苏明哲的话,虽然是对着吏部尚书说的。

但是第二天,开封城里的文武百官都知道了。

再然后,该知道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了。

这个时候,如果还有人坚持要离职,那就是要自家满门,自绝于苏明哲这一朝。

解决了文武百官的问题,苏明哲继续自己的‘垂拱而治’。

现在有了石见银山的白银做支撑,大宋可以做很多事了。

比如说,可以向契丹、西夏购买马匹、绵羊、山羊,储备军力。

向大理、南越购买大米、稻谷,备养灾年,

组织老百姓,大力兴修工业基础建设,水利建设,道路建设、基础教育等,增加大宋的底蕴。

如此种种,大宋朝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苏明哲根本没时间,和那些朝中官僚磨磨唧唧,玩什么心理战。

五月份。

在一众权贵推动下,苏明哲‘功成身退’,以‘开国公’的身份,从登州水师太尉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回到开封,执掌皇城司。

等分身带着木婉清、阿紫、秦红棉回到开封府,原来的宅邸已经扩建了一番。

除了李青萝那一座府邸没有动之外,其他周边的府邸都被囊括在苏府新宅中。

木婉清和阿紫两女一左一右,陪着男人逛着新院子。

这大半年来,三个女人陪着苏明哲待在石见银山,都快闷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