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玄幻>剑神之影> 第575章 游楚国公主威震百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5章 游楚国公主威震百国(2 / 2)

他们面露骇然之色,竭尽全力想要站起来,但筋脉暴起,狰狞可怖。

就在此时,胡乾文迅速从一旁的兵甲手中夺过长枪,身影一闪,瞬间出现在这两位武者身前。

长枪一刺,眨眼之间便穿透了他们的胸膛。

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皇宫大殿的地板。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仍未能明白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他们的身体倾斜,缓缓瘫倒在血泊之中,眼瞳紧盯着虚空中悬挂的“封”字帖,无法合上。

这一幕令在场的诸国使臣脸色煞白,惊愕地盯着血泊中的两具尸体,心中充满了恐惧。

游楚国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得罪天下诸国。

然而,一个弱小的皇朝为何能够在顷刻间斩杀两位地玄境中期的强者?

这一刻,诸国使臣终于感受到了恐惧,内心深处的惶恐之意油然而生。

胡乾文大手一挥,下令道。

“全部拿下!”

游楚国皇城震动,镇守在各大驿站的诸国兵力和来使纷纷被禁军统领曹国勇和大将军胡乾文拿下。

在雷厉风行的镇压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几个地玄境初期和中期的武者,但无一例外都被迅速解决。

幸运的是,王烨给予的五张“封”字帖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镇压过程异常顺利。

如今,五张“封”字帖仅剩下一张。

“游楚国,当覆灭!”

“谁也改变不了!”

诸国使臣被押解入牢,愤怒地咆哮着,但他们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他们怒吼道。

“胆大妄为!”

“区区小国乃是自寻死路!”

“女子岂能执政?”

“游楚国此举,岂不是自掘坟墓?”

众多使臣无法接受即将身陷囹圄的命运,纷纷挣扎,意图反抗。

然而,面对那些不屈不挠的反抗者,大将军胡乾文只有一个选择——杀!

只有以死亡为威慑,才能令这些傲慢自大的诸国来使心生敬畏。

当一具具尸体横陈在使臣们的眼前时,他们终于安静下来,面色苍白地被将士们押送到牢房。

他们……真的敢杀人!

这些可都是代表着各自皇朝尊严的使臣啊。

为何一个小小的游楚国,竟敢如此肆无忌惮?

难道游楚国真的不惧怕引来灭国之灾吗?

对于游楚国的强硬态度,无数人感到困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此举无疑将游楚国推向了风口浪尖,引起了天下亿万生灵的瞩目。

天下百国纷纷议论此事,强者们也被震动。

有强者听闻此事后惊愕不已。

“镇压诸国使臣,甚至斩杀来使,游楚国究竟意欲何为?”

“这样的事情已经多少年未曾发生过了?”

某皇朝的君上闻讯后勃然大怒。

“传令下去,命大将军领兵十万,征讨游楚国!”

“竟敢镇压我皇朝使臣,必须严惩不贷!”

然而,一位官员立刻上前劝阻。

“君上息怒,此时不宜轻举妄动。”

“剑尊大人已有明令,禁止任何皇朝挑起战争。”

“若我莫梵国因此事调动兵马引发动乱,触怒了剑尊大人,后果不堪设想。”

君皇一听剑尊之名,怒火顿时消退不少,但仍难以保持冷静。

“难道就任由这小小游楚国践踏我莫梵国的国威吗?”

官员语重心长地劝解道。

“君上,如今天下百国皆知游楚国之事。”

“我们应当同心协力,向游楚国施加压力。”

“即便此举令剑尊大人有所不满,我们也能有理有据地解释,从而避免引发他的怒火。”

官员在短暂的沉思后,果断地开口。

“就如你所说,立刻派人前往各国皇朝,商讨此事。”

“数十座皇朝的威严,绝非一个游楚国所能撼动!”

君皇紧握双手,语气冷硬。

与此同时,百国各地都在上演着类似的场景。

无数皇朝都渴望立刻出兵游楚国,踏平其每一寸土地。

然而,面对高悬天际的剑尊之威,他们只能暂时按捺住冲动,打算共同商议对策。

“一个低等的皇朝,竟敢挑衅百国之威,究竟是何等依仗?”

“一个女子,野心勃勃地执掌一国朝政,难道她想登基为皇?”

在百国的某个角落,红衣男子诸葛昊空望着游楚国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邪魅的笑意。

“我对游楚国的依仗充满了好奇,这天下,即将陷入混乱……”

诸葛昊空,百国天骄之争的魁首。

他的出现如同横空出世,无人知晓其师承,也无人了解他的真正实力。

据传,他在天骄之争中并未完全展露才华。

在百国之一的沧澜国皇宫大殿上,君上叶玄德威严地俯瞰着文武百官。

“对于游楚国所发生之事,各位有何看法?”

他扫视百官,声音凝重。

武将一列中,镇国元帅王赐天身躯一震,拱手道。

“君上,此事颇为蹊跷。游楚国不过一低等皇朝,何以敢镇压三十余位诸国使臣?”

“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便有地玄境中期武者随行。”

“他们仍被游楚国以雷霆之势镇压,这完全超出了低等皇朝的实力范畴。”

镇国元帅王赐天微微颔首,深思熟虑后说道。

“依末将之见,目前最好的策略,莫过于静观其变。”

“游楚国之事,绝非表面那般简单。”

“元帅所言极是,君上。”

一位文官稳健地走出队列,附和道。

“我沧澜国宜暂保持谨慎观望之态,待时机成熟,再作长远之计。”

众人闻言,皆点头称是,气氛中透露出一种沉稳与智慧。

在这关键的时刻,沧澜国的决策者们展现出了他们的睿智与远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