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一百二十七章 查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七章 查清(1 / 2)

“大王,姜汤煮好了,宋衷医师让我给您送过来。”

安凝不知何时换上了一身明艳的紫色长裙,将身材勾勒的凹凸有致,她轻迈着步子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眼睛清澈无暇,仿佛天空星辰般迷人。

“咳咳。”赵括看到安凝,顿时愣住了,半晌才回过神来,干咳了两声,有些慌乱的说道,“放桌子上就行。”

安凝抿嘴一笑,站在原地没有动。

“是我疏忽了。”赵括看到地上被自己轰碎的桌子,有些不好意思,伸手接过姜汤,手指不可避免的碰触到安凝修长洁白的柔荑。

安凝脸蛋“唰”的一下红了,浑身一颤,却没有缩回玉手。

赵括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直接握住安凝双手端着姜汤送到嘴边,一边喝着姜汤,一边抚摸纤纤玉手。

安凝挣扎也不是,不挣扎也不是,最后只能不知所措的站在一旁,任由赵括胡来。

“乐乘将军求见!”这时,守在外面一直没有说话的贲突然大声说道。

“那么大声干嘛?”

乐乘奇怪的看着贲,之前不是都不通报吗,怎么这次还没走到门口就通报了。

“进来吧。”赵括快速喝完姜汤。

“既然大王……大王有要事处理,那妾身就先退了。”说完,安凝逃也般地跑了出去。

身为超凡境的武者,即便是一闪而过,乐乘也能清楚的看到安凝脸上的羞红,心中顿时明白过来。

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大嘴巴,来的真不是时候。

他倒不担心赵括给他穿小鞋,而是现在所有人都在等着赵括立王妃。

君主的子嗣乃国家之本,赵括现在后宫都只有两人,而且还没有王妃,如果不是赵括还年轻,大臣们早就联名上书了。

要是让别人知道他把国家大事给搅和了,那他就完了,几年都抬不起头!

“臣有罪。”一进门,乐乘抱拳说道。

“少来这套。”赵括没好气的说道。“姜汤给士卒和百姓都送过去了吗?”

之前赵军一直冒雨作战,为了防止将士们感染风寒,赵括下令从附近县邑调来大批生姜,给士卒们熬煮姜汤。

姜能够驱寒,而且在辣椒传入中国前,姜是食材中主要的辣味佐料,再加上姜的生长环境并不苛刻,大部分地方都能种植,因此不少家庭都喜欢在屋前屋后或者院子里种一些,赵括这才购买到足够的生姜,让每个人都能喝上一碗姜汤。

其实以赵括的实力和体质,就算在雨中淋三天三夜也不可能感染风寒,完全不需要喝姜汤。但是有些东西,臣子明知道大王不需要,也需要给大王送去……

“已经安排下去了。”乐乘说道。

“辛苦了。”赵括点了点头。“还有什么事吗?”

“大王,那些俘虏如何处理?”乐乘询问道。

“先关着就行。”赵括眉毛一挑,“有人逃跑?”

“逃跑暂时倒是没有逃跑,不过时间长了,肯定会有人逃跑。而且总这么关着也不是個事,我军的粮草快要支撑不住了。”乐乘说道。

赵括闻言,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他之前见到燕军投降有多高兴,现在看到燕军俘虏就有多头疼。

燕军除了战死的两万不到士卒之外,剩下的士卒全部投降了赵国,足足十三万之多,光是看守他们的士卒就要两万。

但是赵国现在的情况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

之前攻打秦国,赵军后面几个月的粮草都是靠韩魏两国提供的,国内没有任何压力。

现在抵抗五国全靠赵国自己筹集和运输粮草,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上党和邺城还好,秦国交换俘虏的五十万石粮草全部留在了上党,只要不再次发生三年拉锯战这种事,上党暂时不会缺粮。

邺城是魏国陪都,魏国在城中储存了大量粮草。

三国伐秦的时候,赵括毫不犹豫的将打下来的河内和河东交给了魏国,还帮魏国争取了三分之一的南阳。

魏国对赵括非常感激,而且当时赵魏两国正处在蜜月期,你侬我侬,因此魏国并未将粮食拉走。

当然,主要原因是赵括撤军之后立刻接手了邺城,魏国时间上来不及将粮草运走,所以最后全部便宜了赵国。

但是赵括和廉颇两支大军就只能依靠赵国自己了,为了将粮草运到前线,赵国只能再次征发劳役,十五岁的男子必须参加,这才满足前线的粮食需求。

看似这次赵国只出动了三十万大军,其实已经是倾国一战。

而且因为战争,各国的商人已经停止向赵国运输粮草,现在只能依靠之前积攒的粮草来支撑。

本来粮食就不宽裕的赵国,如果再加上这些俘虏,赵国的粮草更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那你有什么想法?”赵括问道。

直接放了肯定不行的,以赵国和燕国的关系,放了之后燕国不仅不会感激,反而还有可能再次征发大军攻打赵国,赵国这场仗就相当于白打了。

“要我说啊,全部杀了算了。”这时,炎熊和庞煖走了进来,炎熊捏着拳头恶狠狠的说道。

“绝对不行,这可是十三万人,不是几百上千,杀了有伤天和。”乐乘立刻阻止道,生怕赵括头脑一发热,就听了炎熊的话,屠杀十三万俘虏。

“秦国武安君都杀几十万了,不还是活得好好的。”炎熊撇了撇嘴,毫不在意的说道。

他才不相信什么天和不天和,都是扯淡,如果真有天和,白起都死多少回了。

“要不让燕国出钱或者粮食将俘虏赎回去,狠狠宰他们一笔?”庞煖想到赵括之前对付秦国的办法。

赵国现在既缺钱又缺粮食,当然,主要是缺粮食,如果能用俘虏换一些粮食也是非常合算的。

赵括皱着眉,以燕国现在的条件,价格高了出不起,价格低了赵括看不上。

而且他心中也不想将这些俘虏还给燕国,而是想将这些俘虏留在赵国的。

在科技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些燕军全部都是青壮,如果能留在赵国,只要养到秋收,就能源源不断的创造价值。

“我们不是缴获了很多粮草辎重吗?不够养活这些燕军的吗?”赵括问道,他记得燕军的粮草并不少。

“禀大王,缴获的粮草只够支撑俘虏一个月的,如果将俘虏留下来,我们至少要养活到秋收。”乐乘说道。

“暂时就这样吧,先关押好,每天半饱就行了,粮草的事情我来想办法。”赵括挥手说道。

他还是不甘心将俘虏还给燕国,哪怕燕国付出一些代价。

赵括相信,这些人在自己手中肯定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赵国和秦国相比,底子太弱了。唯一的骑兵优势,也因为他为了保命,将马镫和马鞍提前拿出来,被秦国剽窃了过去。

未来秦国的骑兵肯定会快速发展,补全最后一个短板。如果赵国不想一些办法,最后必然会和历史一样被秦国吞并。

当然,赵括并不后悔暴露马镫和马鞍,当时他如果不想尽一切办法增强己方力量,现在坟头可能都长草了。

“诺。”乐乘说道。

赵括看向庞煖和炎熊,这俩人过来肯定有事。

“大王,堤坝快坚持不住了。”庞煖禀报道。

“安综县令正带着最后两个村子撤离,一个时辰左右便能回来,等他们回来之后便决堤。”赵括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