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草原牧医[六零]> 小驼鹿啃苹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小驼鹿啃苹果(1 / 2)

东北最肥沃的黑土地里生长的、东北干燥环境生长的、东北超强太阳照射着生长的玉米,用山泉水,在大铁锅里经过20分钟的柴火烧煮。

最原始的烹饪方式,完整呈现在日月之下吸收精华整5个月的玉米的最佳味道。

木筷子插过玉米棒子中心柔软的地方,张大嘴巴,不顾形象地转着玉米棒子啃。浓香的玉米味充盈满口,牙齿咀嚼间粒粒爆汁,清甜味在口齿间留存迸放十几分钟,久久不散。

东北种出来的蔬菜和其他地方种出来的蔬菜真的不一样,这里虽然只有几个月的短暂种植期,却聚合了最佳的植物生长的条件。

不能一年种两季甚至四季,可少量的产出却株株是精华。

无需过多的烹饪,用井水洗干净了,蘸着饱油足咸的黄豆酱,最能品尝出蔬菜纯粹的原味。

怪不得东北人有‘大丰收’这道蘸酱菜,专爱吃草——这里的草真的甜,真的爽口,香。

甩干净白菜上沾的水,大口啃白菜帮子,咔嚓咔嚓像兔子一样,尽享白菜的清甜,林雪君觉得做兔子也不错,伙食挺好。

林雪松得幸尝到刚从地里摘出来的各种蔬菜瓜果,一顿饭吃下来,不仅幸福饱足,还觉得全身器官、血液都好像被洗涤干净了。

自觉又健康许多。

晚上,林雪君几人将自己啃过的玉米棒子全捧回知青小院,挨个喂给巴雅尔等大牛大马,两只小驼鹿也各领到好几根。

深夜,屋内人类只得伴着院子里咔嚓咔嚓啃交错的玉米棒子的声音、夜枭吟唱的声音、老鼠惨叫的声音沉入香梦。

一夜饱睡,第二天早饭过后又要继续劳作。

林雪松跟着穆俊卿等人跑去晾晒玉米的空地,一群人围坐着扒玉米粒,渐渐将中心空地堆出黄澄澄的玉米粒山,阳光下,丰收的粮食闪烁着金灿灿的光,晃得所有劳作者脸上皆漾着丰收的喜悦。

林雪君则在院子里带着小王小丁和两位大姐忙活起昨天采摘的大部分野韭菜花。

所有瓶瓶罐罐摆出来擦干净晒太阳,韭花全用淡盐水泡起来——虽然盐是重要物资,幸而林雪君从来生产队起就像小仓鼠一样持续攒盐,现在囤的货足够用。

所有韭花都被泡了半个多小时盐后,剩下的盐水都留着给牛羊马狍子和小驼鹿,供它们补充身体必须的盐分。

接着将韭花洗净沥干水分,水分越少,韭花可存放的时间越长。

将按比例选好的姜切成碎末放好待用,然后同小王小丁等人带着韭花去生产队唯一一个石碾子处,将所有韭花碾烂。

再带回知青小院,将韭花泥、姜末、大量的盐放一起搅拌均匀——这个环节,大力的小王小丁同志功不可没,俩人挨个用长擀面杖搅酱,累得手臂都快抬不起来了。

“今天小驼鹿跟着上山了,也不知道晚上能不能顺利跟回来。”林雪君擦汗看天,心里还惦记着第一次跟巴雅尔上山吃草的小驼鹿。

待小王小丁搅拌好了,女人们开始七手八脚地收酱入瓶瓶罐罐,最后一一盖紧密闭,放在阴凉的室内发酵。

最后再将防水的罐子放进山上流下来的冰凉山溪水里冰镇上一周左右,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

韭花含大量硫化合物,使它尝起来辛辣有味,腌酿好后,在深秋天气庇荫避光存放,或入冬后冰冻冷藏,都能长久存放,且保持相当辛鲜味道。

等深冬腊月,外面飘着大雪,屋里烤着炉火,坐在炕上就着炕桌吃手把肉,饱蘸又咸又香又辛辣刺激的韭花酱,那得多惬意啊。

前世母亲年年会腌的韭花酱,如今终于也轮到她来腌了。

走出瓦屋,林雪君看看累够呛的小王小丁,笑着问:“干完活吃饭是不是特别香?累的时候坐在房檐下板凳上看小鸡小鸭无忧无虑地跑来跑去,是不是特别解乏?这时候如果有一阵小凉风吹过去,是不是特别惬意?”

坐在她房檐下的两位编辑同志感受了几秒,回想了几秒,不约而同道:“还真是。”

“知道我为啥能把文章写得声情并茂了吧?”林雪君笑着递了两碗焦糖奶茶给他们,“再喝上一杯奶茶,哇,得劲不得劲?”

“哈哈哈。”小王接过奶茶,特别豪爽地仰起头咕咚咕咚猛灌,喝罢了笑着点头,“得劲!”

小丁伸直双腿,身体后靠着外墙,一边慢悠悠地细品奶茶里的苦茶味、焦甜味、醇香奶味,接着闭上眼睛,歪着头细细体会过堂风吹拂过汗毛时微妙的舒爽滋味。

许久后,他忽地睁开眼,放下茶碗掏出本子和笔,唰啦唰啦书写起此刻的感受——原来,劳动才是生活幸福最重要的调味剂。

饥饿才是最顶级的作料啊。

他沉心书写间,连放在凳子边的奶茶全被边牧糖豆偷喝了都没注意。

林雪君洗好手准备跟翠姐几人去晒玉米的储物场去看看,忽然瞧见赵得胜带着个陌生人在生产队大街上溜达。

那人是第八生产队的,他们山上种的苹果树大丰收,自己吃不完,都快烂在仓库里了。

多的苹果送去公社卖,怕路上颠簸加日晒就得催烂一半,再者往远里卖的话运力也不足,便拉了来附近生产队卖。

可苹果不是生活必备食品,又不太容易存放,大多数人并不愿意用珍贵的钞票换个水果吃,是以在生产队连喊带宣传地走了一圈儿,仍没卖出去几个。

林雪君迎出去问:“大食堂也不买吗?”

做些苹果罐头倒是挺好吃,就是需要大量的糖——糖也是珍贵作料,没人会为了腌制苹果而消耗白糖。

“大食堂想买蔬菜,不想买苹果,这玩意不充饥啊。”赵得胜摇头,有钱还想去其他生产队多买点土豆和大白菜回来呢,初冬的时候还得买肉牛肉羊做冬储肉,哪有闲钱买苹果。

“调几辆拖拉机运去场部啊,不然都可惜了。”林雪君也替人心疼起来。

“拖拉机耗的油不见得比苹果便宜,而且每个生产队就那几辆拖拉机,入秋了,还得往返地买卖粮食啥的呢。”赵得胜摇摇头,草原上想往外或者从外面往回运点啥,都一样地不容易。

叹息着看第八生产队的销售员赶着板车往生产队外走,林雪君忽然嘶一声,她想起来第八生产队副队长嘎老三送给她的两头驼鹿幼崽了!

那俩小东西嘴刁,最爱吃多汁清甜的水果了。入冬后没有水草吃,要是能隔几天吃点水果,小驼鹿这个冬天就不会太难熬。

苏木和小红马不像大牛和羊一样耐粗饲料,马对细糠的需求量很高,冬天对它们比对牛羊更不容易,喜甜的马儿们如果冬天有苹果吃,那该多好!

虽然苹果不容易存放,但切成片用细绳拴起来晒成苹果干,就能跟菜干一样久放。

别说能给动物们改善伙食了,他们人类如果口寡了,也能捏几片苹果干泡水喝。

想到这里,林雪君立即将赵得胜二人喊了回来。

询问过价格,这一板车连麻袋装的和中间堆的,差不多有600多个苹果(二百多斤),只卖2块钱。

这在后世,连一个苹果都未必能买得了。要是圣诞节的苹果,10块钱一个都算便宜的。

林雪君当即表示,她全包了。

“全买?”赵得胜吃惊得瞠目结舌。

“真……真的吗?”第八生产队的销售员都呆住了,甚至担心自己听错地掏了掏耳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