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60章 夏竦的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0章 夏竦的抉择(1 / 2)

第260章夏竦的抉择

总设计师曾经说过,要实践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

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胡乱瞎来,必须符合国情,也必须找到其中的最优解。

所以考成法虽然还只是第一步,初步实施,可也要在探索过程当中不断改进,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完善得更好。

政制院这边的闹腾最终解决,赵骏给出的方案只是严惩了吕公绰,最后和李迪商议,判徒三年,削其士籍,勒令他在这三年当中,反思悔过。

这个刑罚也差不多就是后世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当中,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吕夷简提出反对,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争吵。

还是赵祯出面,改徒三年为圈禁三年,虽然还是坐牢,但生活条件要比在开封府监牢里强不少,还可以读书。

赵骏其实原本是想让吕公绰下乡当知青,干脆去乡里教书,改变一方贫困乡村的命运,也算是物尽其用,不浪费他这么多年苦读积累的一身知识。

可吕夷简听到这话都快疯掉,坚决不同意,最后也只能折中坐牢圈禁,也算是各方妥协的结果。

夏竦坐了下来。

赵骏应了一声,淡淡地说道:“本院公务繁忙,倒是让侍郎久等了。”

夏竦认真道。

这次姜吉过来,其实是来提前开香槟,庆祝夏竦高升。

这还算好的,到北宋末年的时候,赵骏那套房子得涨到七八万贯,豪宅在外城也得数十万贯,在内城得百万贯以上。

这球就又踢回到了夏竦手里。

“下官是来告罪的。”

“好了,坐下说吧。”

等足足过了一个半时辰,也就是三个小时之后,差不多到晚上十点钟。

而且看他的政绩,赵骏都忍不住想给他升官了。

欧阳修到现在都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只能在郊区租一套,还不是在外城,可见房价多贵。

“夏侍郎坐。”

这些天来夏竦一直没有这么干,主要原因有两点。

而就在这喧闹当中,十月底,正是傍晚散值之后,财政部左侍郎府邸,夏竦正在后院凉亭当中,静静地看着池塘内游弋的鲤鱼。

赵骏没有拒绝夏竦的礼物,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相比于赵骏那小门小院,汴梁哪个三四品往上走的高级大员不是豪宅别墅?

范仲淹那栋三进三出的大宅第都算是最普通的了,其余吕夷简家,豪宅连栋,琼楼玉宇,竟比皇宫。

刚才他送走了宝文阁侍讲姜吉,虽然姜吉只是个正七品,但夏竦还是非常高兴地接待了他,和他一起吃了晚餐。

恰逢当时襄州发生大饥荒,夏竦打开公仓,又四处调度粮食,救济了四十六万灾民,姜遵就把这个政绩往上报,宋真宗便给他赐书褒谕,还在襄州刻成石碑,永志不忘。

随后赵骏就沉吟了起来。

说着将礼物双手送到了赵骏桌案上。

只有夏竦自己知道,只要吕夷简和赵骏还在政制院,那他升迁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答案其实就一个。

夏竦忙不迭道:“知院替陛下分忧,为国为民,本就是国事要紧。倒是下官冒昧登门打扰,听说知院喜欢字画,因而取了两本书籍,不算什么名贵物,还请知院海涵恕罪。”

门才咯吱一声又打开,春香探头道:“家君事情做完了,让你进去。”

这在官场里应该是做选择,夏竦在选不选择来投靠我这个问题上,选择了过来。

原因是姜吉为天圣年间枢密副使姜遵的儿子,姜遵早年担任巡按使的时候,夏竦正知襄州。

但当初他曾经“不小心”得罪过知院。

所以夏竦不希望自己投靠某一方势力,或者自己组建一方势力,引得官家猜忌。

而目前各部侍郎分左右,宋代以左为尊,所以实际上夏竦就是财政部二把手,程琳倒台,他上位是大家都以为的事情。

现在官家宠信赵骏,又权交政制院,内外治理,除军权还把持着以外,如今政制院可谓是大权独揽。

他害怕自己登门造访,赵骏还是记仇,让他难堪,到时候指使御史台参他一个“挨风缉缝”“登龙钻营”那就完犊子了。

他知道夏竦应该不会蠢到送那种名贵东西,最多也就是唐朝大儒留下的手抄本之类。

夏竦在想一个问题。

特别是当初自己上位的时候,夏竦虽然没跟着百官一起明着表态,可暗地里耍了小动作,更让他不高兴。

赵骏忽然就笑了起来,站起身将夏竦扶起道:“些许小事,我早就忘了,倒是让子乔公多心了。”

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大员基本都住在外城。

春香说道:“是财政部夏侍郎。”

夏竦?

夏竦历史上是庆历新政的反对派,且还一手炮制了石介案,让庆历新政彻底流产。

第二,他听说赵骏小心眼儿,谁得罪他都不好过,像刘元瑜那下场不用多说。他能够到现在还没倒台,真就纯粹靠没什么污点可以抓了。

夏竦进来后,连忙走过来向赵骏拱手行礼道:“下官见过知院。”

这不得不让夏竦重新审视赵骏的能量以及他对官家的影响。

晏殊家,庭院深深,金碧辉煌,雕梁画栋。

“谢知院。”

但在程琳倒台的节骨眼上,这可能是他唯一的机会了。

片刻后春香打开门,探出头道:“家君说在处理要务,没时间接待你,你若是愿意等,就等着吧。不愿意的话,那就自己回去。”

正直冬天,昼短夜长,此刻晚上灰蒙蒙的,已经进入了黑夜。

他今年都五十五岁了,可却丝毫没有因为这点事感到羞耻。

赵骏明知故问道:“半夜三更,侍郎前来,所谓何事?”

“下官当初猪油蒙了心,也曾确实在廊下偶然遇见刘元瑜,他向下官诉苦,下官随口提了一句,没想到他竟当了真,下官悔不当初。”

官家最忌讳朋党,夏竦就是靠着这一招把范仲淹那一波人给干下去,他自然深谙明哲保身之道,自己独善其身,不被人抓住把柄,才能在官场上长久。

赵骏顿时笑了起来。

此刻前庭内,赵骏已经坐好,他没有去迎接,基本上就已经摆明了不太友好的态度。

就连宠信的小妾过来,想陪他一起坐坐,都被他驱走,不允许任何人来打扰。

这年头下乡,九死一生都不为过。

而只要能进门,事至少得有八成能行。

“谁啊?”

因为夏竦的上司程琳事发了,已经被皇城司抓走,接下来就是三堂会审,由御史台、大理寺、审刑院,也就是公检法对他进行处理。

应该是程琳的位置空出来,他来钻营了。

因此夏竦一直没敢去找赵骏抱大腿。

内城一是没那么大地方,二是价格实在是太昂贵了。

夏竦依旧保持着鞠躬行礼的姿势,内心胆战不已。

可没想到赵骏一回来,就立即以雷霆手段处理了这件事情,平息了新政骚乱。

夏竦原本提着的心就放下。

可以说夏竦一路走来,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贵人相助。

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想进政制院,就得赵骏和吕夷简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