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点工业革命的小小震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点工业革命的小小震撼(1 / 2)

庆历六年年关,便在这淅淅沥沥的大雨没多久后就到来了。

今年的年关老天爷倒是给面子,河北下雪,河南倒是只下了一场冻雨。

更南的湖北、湖南、浙江等地区则风和日丽,广东更不用多说,温度能让人穿短袖。

这也算是第三次小冰河时期过去之后,气候慢慢回暖的明证。

至少到明朝中后期第四次小冰河时期到来之前,大宋拥有长达三四百年的风调雨顺,没有特别大灾难的发展时期。

雨停后没多久,新年就到来了。

最近这段时间雨虽然停了,可天气却灰蒙蒙的,即便是白天正午的时候也是阴天,直到大年三十才稍微放晴了一点点。

大宋皇帝赵祯在三十这一天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

本来按照惯例,年关这几天宋朝的安排是新年前几天是举国欢庆,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共迎新春。

接着在年三十的时候于城楼设置烟火,与民同乐,满城爆竹声响,热热闹闹过新年。

再到大年初一之时就是隆重的祭祖,包括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等等活动。

赵骏这些年每年都要参加,跟着皇帝以及文武百官给赵家列祖列宗上香,也算是老赵家后世子孙没有失了这份孝心。

但今年不同,祭祀改在了三十这一天,大年初一这一天就是另外的安排。

朝廷最近也有风声传出去。

说是蒸汽火车总算是正式可以通行了,官家对此事极为重视,因此决定在正月初一试运行时,亲自出宫观礼。

这个消息不仅满朝内外都知道,就连其他国家的使者也纷纷知晓。

因为年前几天朝廷外交部的官员就已经告知了他们,要他们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前来参加。

本身年初一其实就是各方礼节向大宋皇帝道贺的时候,每年大年初一祭祀活动结束之时,都有各方来使向天子贺喜。

没想到今年却改变了流程,直接参与另外一件事,也让诸多外国使者诧异。

但他们也没有能力改变,只能接受。

至于朝堂上,年前就有反对的声音提出来。

倒不是反对火车试运行,而是反对赵祯出宫观礼。

不少官员都说天子乃是国之重鼎,需要镇守宫中以安天下,不可擅自离开皇宫。

这套说辞放历史上赵祯就信了。

而且他历史上四十多年没有离开过宫里,被牢牢禁锢在这深墙大院里,寸步不能离开。

但眼下谁也拦不住他。

因为以前都是以宰相为首的这帮官僚劝阻。

现在宰相都换边站了呀,底下那群高级官僚也大部分替换成了宰相的人。

本来拉帮结派,各自为营的朝廷阵型有的时候也会变成铁板一块,少数几个反对的声音,自然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便在这滚滚洪流当中,庆历七年到来。

庆历七年大年初一的早上四点钟,赵祯就早早地起床开始梳妆打扮。

不要以为皇帝不好好打理,事实上作为皇帝更注重形象,所以每天都要穿戴整齐,一丝不苟。

光把头发梳洗一番,再擦拭干净,戴上帽子,就需要差不多一个时辰的时间。

其实平常倒也不需要这么麻烦。

上个早朝而已,早朝的时候天还是黑色的,屋内点了蜡烛,仰面看皇帝看得不清楚,无需这么天天梳洗。

更何况今天是大年初一休沐的时候,并不需要上早朝。

但今天赵祯却特意好好打理,宫女和内侍们来来回回捯饬,把他弄得干干净净。

不止是因为要去亲眼看看大宋蒸汽火车的诞生,还因为这是赵祯自出生以来,第一次离开皇宫,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不得不说。

有的时候当皇帝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特别是当皇帝当成赵祯这样,就更加悲哀了。

史料记载他出生之后,就被父亲赵恒下令从生母李宸妃那里离开,交由刘皇后抚养。

后来即便是刘娥病逝,他继位之后,也从来没有出过皇宫。

一個皇帝几十年的时间都蹉跎在那小小的宫殿里,从未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只从别人嘴里听说百姓的生活,亦未免有些令人心酸。

当然。

站在后世人立场,倒也不必替一个锦衣玉食的皇帝觉得可怜。

只是对于赵祯自己来说,他认为今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不管是出城,还是火车对于大宋的重要性。

“官家,百官们都已经到了。”

上午辰时初,也就是早上七点钟左右,天色刚刚亮,王守忠就过来向赵祯汇报。

此时赵祯也刚刚梳洗打扮好,换上了隆重的火红色龙袍。

除了他以外,曹皇后也披上了芙蓉冠,凤钗、步摇钗,身穿大袖襦裙的皇后服饰。

“走吧。”

赵祯听到王守忠的话,深呼了一口气,与曹皇后一起从后苑新修的寝宫走了出来。

下雨已经是前几天的事情了,地上倒是干了,唯有早上后苑草丛里的露水还显得有些湿漉漉。

夫妻二人离开后苑,来到前宫的大庆殿,大庆殿一直是宋代举行庆典、会见外宾的地方。

但如今原本宽阔的大庆殿前面的大广场少了小半截,因为赵骏扩张了各部门之后,就又需要安排一些官署。

他见大庆殿前面的校场还挺宽阔的,就占用了一部分,作为其余部门的官邸。

不过大庆殿前面的校场本来就大,以前为了显气派得留出了几十亩的空地,现在即便被占用一部分,依旧还是可以举行仪式。

只是今天却不是在这里举行,随着赵祯出现在大庆殿后,百官和诸多使者行礼,接着赵祯一声令下——出宫!

百官和使节们就顺着秩序,浩浩荡荡从大庆门往南离开,接着出了宣德门。

宣德门外就是宽阔的御街。

此刻街道上早就被肃清,一辆巨大的马车摆在宫门口,各类伞盖、宫牌高举,上千护卫左右开道。

赵祯和曹皇后登上马车,左右两侧骑马的护卫离三层外三层地把马车保护起来。

“官家出宫了。”

“那就是官家的仪仗队啊。”

“真是威风凛凛。”

御街两侧的行人们已经被几乎挤到了铺面边上。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伸长了脖子去看。

如果是宋真宗时期,百姓们还有机会瞧瞧皇帝出宫是什么样子。

毕竟赵恒也出过几次宫,比如去澶州“御驾亲征”,去山东“泰山封禅”。

然而赵祯自继位二十四年来,还从未出过宫,甚至他没继位,还是太子的时候,也没有出过宫。

汴梁百姓已经几十年不知道皇帝长什么模样了,所有一个个都想瞅瞅。

但可惜离得太远,隐约只见到了两个穿着红色大袍的人登上了马车,随后就消失不见了。

“你们瞧着官家的模样了吗?”

“没瞧着。”

“也是,官家是何等神人?怎么瞧得见哦。”

“这些年来,官家在宫中运筹帷幄,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真是天降圣人啊。”

“可不是吗?如今咱们大宋国家昌盛,连辽国和西贼都不敢小觑我们,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报澶州的仇。”

百姓们议论纷纷。

天子脚下的百姓可跟普通地方县里乡里的百姓不同。

即便是在报纸没有出现之前,市井小道消息遍布,而且朝野各种事情传播得也非常灵通。

茶余饭后之间百姓们什么都敢谈,什么都敢议论。

甚至当初烛影斧声之后,民间还有人传赵光义搞死赵匡胤的事情,弄得赵光义让武德卒打探消息,到处抓捕试图让天下人闭嘴。

结果最后惹得朝野上下天怒民怨,百官纷纷群起而攻,才逼得赵光义收回了武德卒的权柄。

如今赵祯形象早就不是当初那样刘太后的傀儡皇帝。

从最初大力扶持赵骏的杀伐果断,让民间都认为赵祯是一个有决心有毅力大搞改革的好皇帝。

到后来赵祯发明了肥料、水泥、玻璃、杂交蚕豆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后,风口就又不一样,有人说他不务正业,有人说他为国为民,反正众口不一。

等最近几年范仲淹在赵祯的支持下,五次庆历新政,口碑瞬间飙升到了极点。

特别是赵骏和范仲淹经常把政绩推到赵祯头上,结果就是天下百姓无不感恩戴德,民间对于赵祯的评价可谓是有加无已,不少地方都有人为他立生祠。

归根到底,百姓心里有杆秤。这些年来范仲淹的改革不一定惠及天下所有人,但一定能惠及天下大部分人。

大部分都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变化。

从前苛捐杂税严重,生活贫困潦倒。如今赋税减少,生活蒸蒸日上。不一定很富裕,总要比以前饿死人强了太多。

因此这种改变大部分百姓都看在心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