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选书网>惊悚>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边(1 / 2)

第364章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边

十月四日,范仲淹抵达了宋国北京大名府,随即开始调动整个河北路的军队,把平时驻扎在河北路各州的禁军集中起来,向边境开赴。

狄青秘密前往河北渤海县,调集河北滨州海军、山东登州海军,两支海军舰队总共三万余人,扬帆出海。

与此同时,早在九月底,西北方向的宋夏战争,也已经接近白热化阶段。

九月下旬,大宋的军队势如破竹,一路攻城略地,杀到了西夏占据的邈川城下,以及西夏本土地盘的卓啰城外。

卓啰城外景泰眺望着远方,西北到了晚秋初冬时节居然下起了小雪,雪中夹杂着小冰雹簌簌地扑面而来,打在人的脸上又很快化去,变成了丝丝缕缕的雨滴。

明明是中午时分,天色却宛如傍晚黄昏之时,阴沉沉的看向远端却犹如在看一片灰蒙蒙的烟雾。

然而这十余枚炮弹虽然几乎没有造成伤亡,可吓人啊。

可再是小钢炮也得二百多斤重,爬到几百米高的山上简直是想让人死,宋军累个够呛才在半山腰。

“是。”

“应该是用的西夏人的火炮,东山那边也传信回来说按好了。”

他们的背上统一背了火枪,马腹两侧吊着子弹袋,左侧腰间悬了一把环首刀,右侧腰间有一个枪套,枪套里面装的是手枪,也就是明清时期火铳,属于步枪的改良版,适用于近距离射击。

“对面也停了,估计跟我们遇到的问题一样。”

看着城中房倒屋塌,看着炮弹镶嵌进城墙里,看着近在咫尺的死亡,城内的所有西夏军都忍不住两腿战战。

&t;divcassntentadv>很多人抬起头看着炮弹落入城内,都慌不择路抱头鼠窜,生怕炮弹落到自己身上。

但宋军分得太开,除了几个倒霉蛋以外,伤亡可以用忽略不计来形容。

但如果装在山上的话,射程会大大增加,打个几公里绰绰有余。

此时山下景泰见山顶的火炮压制似乎已经有些懈怠,大抵也知道情况,就说道:“继续向前压进。”

“炮送上来了没有?”

光消灭的西夏军就有上千人。

斥候过来向景泰报告道:“城内的西夏人几乎没有多少抵抗,他们全都逃走了。”

“快了,已经到半山腰了。”

“监押,炮管太烫了,弟兄们怕炸膛。”

白色的烟雾从两侧山峦噌噌直冒,山峦上十余枚铅弹在空中划过一道绚烂的弧线,落入了城内城外。

西夏军的大炮瞄准的方向是南方的宋军营地,然而他们没有宋军的那种小钢炮,导致两千多斤的大炮转向极为困难,灵活度大大降低。

火枪和火炮在与冷兵器为主的西夏人面前,确实是占尽优势。

虽然灵活性很差,可总比从山下往山上运送火炮要快得多。

王士允回头问。

王士允有些嫌弃地看了眼西夏军的铁火炮道:“这破炮,射速那么慢,还那么危险,西夏人也就只能造点破铜烂铁了。”

山顶上到处都是西夏人的尸体,被冲上来的宋军用子弹打成了筛子。

他们作为经验丰富的炮兵,在校场上什么火炮都训练过。

说实话,远程火炮想打中人非常困难。除非敌人数万大军排列出无边无沿的阵型,闭着眼睛随便打也能打到。

可宋军的小钢炮属于野战炮,造价成本比较低,因此一军五千人就有六十门,景泰带了一万多大军过来,小钢炮就有一百多门,足够形成火力压制。

很快山顶上的火炮就开始艰难地调整方向。

“告诉他们,让他们立即把威远炮运到山上安装起来。”

之后就是第三轮,第四轮。

宋军的炮兵火力对城内已经进行了压制,卓啰城上的西夏军被轰得抬不起头,正是骑兵靠近的时候。

冷兵器时代才要抱团,火器时代抱团就是找死。

战马先是徐徐往前,随后最前面的骑兵开始加大马力,催动战马加速度,将士们一路向前猛冲,他们分散在广阔的平原土地上,周围数公里范围内没有任何一名骑兵紧挨着。

果然趁着山上宋军炮兵暂时哑火的阶段,西夏人仓惶组织起反抗,城头的火炮开始进行反击,向着城外轰鸣发射。

“怎么这么快就按好了?”

山峦上的西夏军被击破之后,城中的西夏军就变成了困兽之斗,此刻景泰骑在马背上,身上穿着厚重的棉衣,不是那种黑色或者绿色麻布套着的衣裳,而是外面裹着丝绸绒服,身后还有披风招展。

但眼下宋军冬季服装统一穿红色麻布棉衣,头戴一顶绒笠子,身上也无甲胄火器时代铁甲几乎也没什么作用,穿与不穿没区别。

很多西夏人已经被火炮压制得抬不起头,城头上的阻力几近于无,宋军骑兵可以轻松到达城下,不管是用梯子爬上去,还是炮击城门,都能轻松破城。

后世对于步炮协同有句口号叫:“炮兵轰、炮兵轰,炮兵轰完了步兵冲;步兵冲、步兵冲,步兵冲不上炮兵轰”说的就是标准的步兵和炮兵之间的战术关系。

大概七八分钟后,随着西山的火炮轰鸣作响,大宋打响了对卓啰城的第一炮。

传令兵随口问了一句。

紧接着在一分多钟后,宋军第二轮火炮来袭。

传令兵就传达了他的指令。

从最开始的铜炮到后来的钢炮,大宋的火炮其实都尽量以安全为主。

“报,敌人北逃!”

“是。”

如果从高空俯瞰的话,就会看到宋军的队伍徐徐向前,距离卓啰城已经不足三公里,在这個位置基本上就属于火炮在城池上射击的极限距离,若是平地则约一公里即可。

熟铁炮生产成本低,可炸膛率太高,特别是宋代铁器含硫过多,导致炸膛率比明代松锦之战25的比例还高。

景泰站的位置是卓啰城东面的一个小山坡,山坡上瞭望手用望远镜正在向两侧山峦观望。

因为西夏国力弱小的缘故,即便举国之力也只造了二百多门火炮,毕竟一门火炮光造价就得五百多贯,再加上其余杂七杂八的费用总计成本接近一千贯。

传令兵立即从腰间取出号角,呜呜吹响起来。

城下的宋军马上开始举枪对城上再次进行火力压制。

西夏人的火炮技术还是差的太远。

一旦敌人从身后来袭,炮兵阵地就变成了一个活靶子,很快就被宋军一路穷追猛打,连破数座山顶的营垒。

有些炮弹打偏了,没有打入卓啰城里,有些则直接撞在了城墙上,其中小部分落入城中,引得一阵鸡飞狗跳,惊吓不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选书网